?

淺議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策略

2019-11-27 12:16陳為賢
讀與寫 2019年4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法治道德

陳為賢

(廣西藤縣濛江鎮第一初級中學 廣西 藤縣 543300)

新課改全面實施后,中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情況悄然改變,但由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深刻影響,許多道德與法治課堂一直籠罩在傳統講授中,灌輸式的陰影下,可謂“穿新鞋,走老路”,課堂缺乏生氣,學生感到無聊,甚至產生反叛心理,影響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質量。

1.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回歸于生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鑒于此,《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以初中階段學生已有的實際生活經驗作為出發點,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這樣一來,既能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進而自覺維持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所學的知識,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良好目的。

例如,在進行法律知識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帶入到法律中,如消費時買到了假的商品、寄快遞時發生了破損、丟失等情況,如何申請賠付等,這些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與接觸到的問題,帶領學生掌握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能夠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現自我保護。這樣的話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在教授學生誠信的重要性的時候,并且與學生產生互動,還能使學生感受到道德法律學習的實踐意義等。再如,在教學“維護消費者權益”時,創設了如下貼合初中階段學生現實生活的情境:去餐廳吃飯時,餐廳服務員提醒前來的顧客必須購買店內的礦泉水,卻不允許顧客自主攜帶飲用水,該餐廳服務員的做法顯然干擾了顧客自主購買商品的活動,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某廠家生產的米粉由轉基因谷物制作而成,卻并沒有在商品包裝上標明這一點,該廠家的這種做法顯然違背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這樣一來,公平交易權、知情權、依法求償權等等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就以最生動、直觀的形式呈現在了學生面前,學生無需死記硬背概念,只需要認真回憶平時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便能實現輕松理解與記憶,這在節省教師課堂教學時間與精力的同時,顯然大大保障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

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時,應將分散的學生個體組成小組的形式進行管理,避免出現沒有顧及到的學生,出現被遺忘的“角落”。

例如,在進行“人生自強少年始”課程學習時,該課程主要有三個部分,揚起自信的風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走向自強之路,自強不息是學生應該具有的重要品質,教師應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對課程的講解,教師設計問題,如你對自信的理解、如何才能使自己自信、自己的事情為什么要自己做,如何走向自強之路等。設定問題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這一過程中應鼓勵多個答案的產生,有助于學生思維的開闊,小組討論完成后,教師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解答,這一過程的討論中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也使課堂氣氛得到了活躍,同時激發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興趣,教師也可以設計小組競賽環節,將所學知識相關的問題進行辯證討論,設定反方與正方。例如,針對現在具有爭議的一個社會現象:老奶奶摔倒了該不該去扶的問題,正方應說出扶的原因,反方應說出不該扶的原因。經過雙方討論,針對結果教師進行總結,給出正確的觀點,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指導學生有正確的道德觀念,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是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還是應該義不容辭。教師通過與生活相結合,進行道德教育。教師也會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得到收獲,通過學生的小組探討,教師能準確知道每個學生在道德與法治教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性地進行解決,通過小組互助使學生學習效果倍增。

3.布置探究學習活動

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真正主體,教師則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指導者與幫助者,這就決定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僅僅將學生視作是儲存知識的容器,而應當在尊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基礎上,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布置與所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探究性學習活動,這樣既能使得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與關注,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學生憑借自主探究活動所得出的觀點,他們也會理解得更為深刻、透徹,這便在無形中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網絡交往新空間”時,筆者就為學生布置了如下一個探究性任務: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走進了千家萬戶。那么,網絡這一新型交往空間的出現,究竟是利是弊呢?請自由結合成討論小組,針對此問題進行探討。在學生小組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筆者并不直接給出他們結論,學生在各自小組中暢所欲言,盡情表達自我的觀點與看法。有的學生認為網絡交往空間的出現有很多好處,它使得眾多距離遙遠的人通過QQ、微信等新媒介便能實現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有效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距離;也有的學生認為網絡交往空間的出現產生了很多社會問題,像網癮少年的出現、壞人借助網絡平臺對交往對象進行敲詐、勒索等等;但也有的學生綜合了網絡交往空間的優勢與弊端,認為對待這一新興事物,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一味否定,而應當理性而客觀地正確對待……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既是他們深化對“網絡交往新空間”這一知識點認知的過程,更是他們發展自我探究能力、與人協調溝通能力的過程,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切實保障了學生的良性進步與發展。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和探究,重視對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培養,從而提高初中階段的學生德育水平和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法治道德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戰“疫” 法治為要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