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優勢與意義

2019-12-02 07:27舒玲
名匯FAMOUS 2019年2期
關鍵詞:高校黨建工作

舒玲

關鍵詞:微黨課;高校黨建工作;意義探索

結合當下時代環境,“微黨課”教學方法的應用可彌補傳統黨建工作照本宣科的不足,并以生活實例開展黨建工作,在教學思維與教學模式上皆進行了創新,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并將其與自身的實際生活相融合,在陶冶高校學生高尚情操的同時,也可行之有效地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

一、“微黨課”教學特點概述

“微黨課”作為新時代背景下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通過微博、微信等現代工具并在互聯網的幫助下深入了解黨課教學要點,具有“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特點,可行之有效地推動高校黨建工作開展?!拔Ⅻh課”在教學中可通過引入真實案例探索黨建工作重點,從而有效地提升黨建工作的效率。相對于冗長的理論課教學,“微黨課”講學模式更具吸引力和時效性。在實際黨建工作中,“微黨課”對于講學人員要求較高,需要具有較強的信息素養,能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有效信息,并將其以適當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從而可最大限度地發揮“微黨課”的積極意義。

二、“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意義

分析目前現狀可知,高校學生在參加黨建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因而其在聽學過程中注重積極表現以爭取入黨機會,在黨建中缺乏自主性。而“微黨課”教學形式可通過講述對學生實際生活影響較大的社會事件喚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自發地進行自我提升。與此同時,面對當下教學環境的多元化發展,“微黨課”的教學形式也能彌補傳統黨建工作方法中講學模式僵硬的不足,可有效提升黨建工作與時代主題的契合度。

除此之外,“微黨課”的實行可在現代化教育的大背景下與院校保持同步發展,并可從黨建工作主題中提煉出精華內容,通過現代化平臺宣傳黨的路線與方針,將共產主義的共同理想與社會中的小事件聯系起來,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意義,更好地實現自我成長。與此同時,“微黨課”將黨建工作生活化,可較好地拉近高校學生實際學習生活與理論知識的距離。

在此基礎上,“微黨課”的實行有利于黨建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提升。由于“微黨課”教學形式交互性較強,例如教師在設計講稿時可通過多媒體信息平臺進行資源整合,此外,“微黨課”的推廣使得教學資源在宣傳形式也有了新的突破,從而為黨建工作人員的自我提升開創了新的道路。

“微黨課”的推行也促使黨建工作多元化發展,如當前云黨課信息平臺,其中包含多個主題的“微黨課”,如“社會主義‘有點潮”,“馬克思靠譜”等,其主題極具吸引力,同時也體現出黨課主題的多元化發展特點。

三、“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優勢

(一)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實際

在原有的傳統黨建工作基礎上,理論性教學占大部分內容,實踐活動以參觀當地人文建筑為主,雖有成效,但不利于加深學生對黨建主題的理解,難以發揮黨建工作的積極意義。而“微黨課”是在深入了解當代學生特性前提下所提出的一種教學形式,講學者可將與大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案例作為黨建工作的載體,這樣一來可促使學生將黨建工作與生活相聯結。并且,在現代交流工具的幫助下,講學者可實時更新教學案例,避免黨建內容與實際生活脫軌。

(二)提升黨建工作的靈活性

“微黨課”教學形式以互聯網為載體,其工作靈活性較高,在高校有關人員的協助下,可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使得黨建內容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教學內容的完善。而黨建工作具有復雜性,尤其針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在培養政策及培養方法上需要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例如在學生成為入黨積極分子時,因個人主觀因素中途放棄,這種情況的出現會影響黨建工作的秩序。而“微黨課”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內容可降低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使得黨建工作在靈活中保持其秩序性。

(三)教學方法更具趣味性

以往的黨建工作在學生心目所建立的形象是肅穆而沉重的,而“微黨課”通過將黨建工作與現代化工具相連接,可讓學生在較為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黨建知識。如在學習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時,講學者可引入社會標榜人物作為實際案例,引導學生向先進代表學習。又如在一次微型黨課大賽中,其主題為“十三五話擔當”,而一個參賽選手的講稿題目為《放下》,這極大地吸引了觀眾的興趣。在擔當與放下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高校黨建工作中,教師可引用主題與演講題目相矛盾的形式設計“微黨課”講稿,在矛盾中體現出講學的趣味性。

(四)組織形式上得以創新

“微黨課”依托于新時代背景下的多媒體技術,其信息渠道得以擴展,相應的黨建工作在組織形式上也有了創新。相對于傳統多媒體環境,黨課無需集中于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學生可通過微博微信平臺參與黨課教學,并可利用當下流行的交流方法自由討論。分析當下“微黨課”教學的應用可知,其可以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地實施黨建工作,黨建工作的組織形式突破傳統單一封閉的模式,通過信息技術,可全面提升黨建工作的真實參與度。此外,其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也加強了教師之間的聯系。通過信息平臺,教師在觀看教學視頻反觀自身不足的同時,也可學習其他教師的長處,其組織形式更傾向于全民性。

(五)黨建工作的對話性得以加強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微黨課”受眾范圍也得以提升。一方面,“微黨課”語言的通俗易懂,大學生能更好地接受黨的教育,在理解的基礎上,可與老師進行對話,老師也可通過了解學生所反饋的信息進行黨建工作的個體化教育。另一方面,在此過程中,學生主體性地位得以強化,在黨建工作方法及觀念發生轉變的同時,學生可感受到社會對自己的尊重,從而更好地體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層含義。

(六)黨建工作的時代性得以體現

“微黨課”通過多媒體技術將黨建教育工作進行了“碎片化”,將黨建工作融入于大學生的碎片時間之中,這一點是與時代特征相呼應的。當下時代背景中,人們生活日趨高速發展,個體自由時間被學習乃至工作分割成大小不同的碎片,“微黨課”的實行是順應時代要求之舉。而大學生受社會影響,對于“碎片信息”的接受能力更強。相對于覆蓋性教學,“微黨課”精華型教學更符合時代要求。

四、“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實踐應用

(一)提升學生的黨性修養

在進行黨課教學時,教師可分析生活瑣事中所隱藏的黨性,提升學生黨性修養。此外,在學生出現思想認識錯誤時,教師可通過“微黨課”進行旁敲側擊。如部分學生功利心過強,在社會行為中體現出暴躁、情緒失控等行為,教師可對此設計一堂“微黨課”,通過學生之間的自由討論以及引導,以思想教育為輔助,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想修養將逐漸加強,從而實現黨建工作的最終目的。

(二)引導黨建工作有序地進行

在高校中,黨建工作需要高校各個部門進行配合,在提供相關資料的同時,也需統一黨建工作的步伐?!拔Ⅻh課”教學形式由于更具靈活性,其可通過多媒體形式進行黨課教學。如在“微黨課”平臺,其具有強大的檢索功能,學生可自主性選擇微黨課主題,并且“微黨課”主題后有關于課程的簡介,這種教學模式,可避免多人管理的矛盾糾紛,從而引導黨建工作有序地進行。例如,云黨課信息平臺中包含“研政治思想”“知黨章黨史”等相關主題,學生可針對自身不足進行信息檢索,并通過課程簡介了解“微黨課”梗概,提高學習效率。

(三)促使黨建工作具化性發展

“微黨課”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價值觀、黨的思想等核心內容通過生活來表達,這有利于學生將理論聯系實際,從而促使黨建工作具化性發展。在此過程中,講學者在設計講稿時,應當遵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原則,即教師需要充分了解人的認知規律,以此為講稿結構的中心原則由淺及深地剖析社會實踐,并且需要教師找尋教學切入點進行展開,如近幾年交通事件頻發,若要以此進行“微黨課”的教學,則應該找尋鮮明性的實際案例,并從社會管理為切入點進行探討。

五、結語

綜上所述,“微黨課”將生活元素與政治教育相結合,講學者可突破局限,較為靈活性地進行主題演講?!拔Ⅻh課”中,學生可通過信息平臺進行聽講,與此同時,網絡平臺可較為完整地保留歷史評論信息,學生可通過評論信息展開對黨課內容的思考。此外,黨建工作有關人員也能通過信息平臺引導輿論正確發展,避免自由言論過激引起糾紛,擾亂黨建工作秩序。

猜你喜歡
高校黨建工作
藝術院校大學生功利性入黨動機透視與矯正策略分析
淺談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構建
新媒體視閾下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思考
規范黨員退出機制讓大學生黨員能進能退
高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建設創新探究
全媒體環境下高校黨建工作機制創新研究
高校黨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研究
從提升科學水平角度分析高校黨建工作
微時代語境下創新高校黨建工作方法探析
高校海外歸國教師黨建狀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