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古詩分類教學研究

2019-12-04 04:06劉月珍
考試周刊 2019年80期

摘 要:文章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古詩分類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認為古詩詞分類教學研究應堅定地站在兒童立場上,為促進兒童的古詩學習而分類并構建相應校本課程。重視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讓學生在組詩的充分學習中,通過比較、歸納、探究規律、積累并運用的過程,讓學生的審美感悟、思維品質、文化建設與傳播等核心素養不斷得到發展。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小學古詩校本課程;古詩分類教學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社會和教育事業在不斷發展,語文課程將更加突顯以人為本的學科核心素養的作用。語文教育強調要讓學生:在運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感受文化美,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感知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時代的發展狀況和人的文化修養被語言文字的運用所體現:語文課程應該引導學生自覺繼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語文課程應該引導學生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華;語文課程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與傳播。

教育部組織編寫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比例大幅度增加,彰顯了對傳統經典的重視。如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小學古詩分類教學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研討視角。

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下,進行古詩詞分類研究,在如何分類、分類教學的策略等方面展開探討。我校嘗試開發古詩分類拓展校本課程。

古詩詞是語言文字的瑰寶,古詩詞分類教學的研究要立足于兒童視角,為幫助兒童進行古詩學習而分類,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具體的題材分類,也可以按相應的學習策略、典型的意象進行分類等。以兒童學習活動為中心,是分類教學策略的重點,除了遵循兒童學習單首古詩的基本規律以外,還應特別重視讓學生充分學習、感悟組詩,通過比較、歸納、探究規律,積累并運用。

一、 課程目標:指向語文核心素養,傳承經典民族文化

我們明確了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為“指向語文核心素養”,以“生本”“語用”兩大核心理念為抓手,深度開發小學古詩分類課程,旨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提升學生審美創造、文化理解與傳承能力。

我校古詩課程開發的總體目標:立足于兒童自身獨特的視角和方式,設計方案,確定內容,創編教材,指導學生在歡愉中閱讀古詩,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提升閱讀古詩的能力,感受經典文化的魅力;在感悟古詩的層面上,進行藝術創造表現(課堂古詩創作實戰),開拓學生文學創作匯編的思路,強化學生關于詩詞大意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審美感悟、思維品質、文化品鑒與創新等綜合語文核心素養逐漸得到全方位鍛煉。

二、 課程內容:落實語文閱讀理解,拓展古詩校本課程

(一) 古詩校本課程的作用

1. 探究古詩內涵,提升思維發展

小學語文教材中關于古詩的學習單元課程,經常以列舉一到兩首古詩為例,如此的課程設置對學生的全面古詩學習素養的塑造是有限的:

第一,其列舉的古詩案例較少,不利于學生全面學習各類型的古詩及相關寫作風格等知識;第二,單一特定的古詩風格和類型不利于培養學生全面的古詩詞學習情感和品鑒能力。例如“童趣詩歌”中《小兒垂釣》《牧童》等單一、分散式的出現,不僅不利于學生系統地學習童趣詩歌的相關知識,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童趣詩歌學習情感、激發學生的童趣詩歌學習感悟。若教材在課程設置上能批量地將某一風格的詩歌進行分類,用于教學,讓學生真正浸入到相同的一類詩文中,比較辨析、深入探究其內涵,這對古詩學習的效果提升大有幫助。

2. 縱橫突破展開,理解傳承文化

小學語文教學整體大綱中,以時間、作者等因素為線索,將古詩分層別類地安排到每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如此的課程體系一方面不利于學生總結能力的鍛煉,另一方面力圖通過背誦來激發學生的古詩詞理解力也是事倍功半。而背誦積累是古詩學習的重要評價指標。中華詩詞浩如煙海,要想大量閱讀積累,必須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和方法。如果我們能縱橫突破展開,精心安排分類排列,以“群組”方式呈現,則有助于學生發現其中關聯,讓背誦積累更為輕松,也更能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 指向閱讀方法,建構運用語言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是語言建構與運用。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審美感悟與創造、思維發展與提升、文化傳承與吸收,都是在學生個體建構運用語言經驗發展過程中得以實現的?!耙詫W為中心”的課堂,其重要目標便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分類整合后的古詩資源,更加彰顯古詩學習方法和路徑的共同規律,蘊藏了學生學習“秘鑰”,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不斷的合作學習中自主地進行共同點和差異點的總結及分析,總結同類古詩詞中的知識點和學習方法,分析不同類別詩歌中的共處和差異性,從而舉一反三。

(二) 古詩校本課程分類視角

1. 專家學者的分類視角

①按題材分類:常見分類有山水田園詩、托物言志詩、詠史懷古詩、贈友送別詩、借景抒情詩、怨詩、羈旅行役詩、邊塞征戰詩、談禪說理詩等。②按主題分類:觀點一將詩歌分為歲月、生命、愛情、別離、仕途、憂愁、隱居、軍旅、懷古、玩樂十大主題。觀點二將中國古代詩歌劃分為秋怨、春煩、悠仙、黍離、生死、惜時、相思、懷念家鄉、懷古這九大主題。

③按詩體分類:可將古詩劃分為古體、近體等類型。④按作者分類:可以根據作者的出生年代、生平事跡、性別、官銜階品等劃分。

2. 兒童立場的分類視角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更應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理解詩歌,去感悟詩歌,以兒童所思所想為中心,結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和思想情感去體悟,適時要關聯他們的現實生活,對古詩詞進行分類。一年有四季,組織兒童學習和四季有關的古詩,體悟古詩詞中“四季”的滄桑變幻和自然規律;佳節來臨,組織學生學習相關節假日的不同古詩,提升學生的詩歌品鑒力,感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分離時刻,組織學生學習相關離別風格的詩歌,建立詩詞與兒童認知的關聯,探尋“別”的內涵與情味,讓兒童學得輕松。

(三) 古詩校本課程的開發

依據學生古詩學習的多樣化需求,組織古詩考級,進而設立年級化校本課程。學校全面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將教研重點內容放在古詩課程的研討調整上(表1),在教研中,實現教學相長,提升師生核心素養。

低段教材的古詩篇幅短小,配有插圖,讀來朗朗上口,符合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注重激趣,誦讀為主,讓一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初步的、愉快的情感體驗,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美好精彩。

第二學段

第五組 春景

第六組 夏景

第七組 秋景

第八組 冬景

第九組 節日

中段教材的古詩較為簡短,以人物故事、學習方法為主,具有情節性,符合三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個性朗讀、用情演唱、創意表演、創編實踐、繪畫表現等不同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可以豐富自我的詩歌學習情感,感悟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妙趣。

第三學段

第十組 送別

第十一組 思鄉

第十二組 惜時

第十三組 邊塞

第十四組 愛國

高段教材的古詩哲理性和故事性強,符合五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文本篇幅稍長些,內容多元化。通過多元化學習方法進行誦讀,創新性的自我表達,提高文學品鑒力,提升學生的文化創造力。

三、 課程實施:探尋策略教學相長,開拓途徑實施課程

(一) 探尋古詩分類教學策略

1. 遵循古詩教學的基本規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明確提出了詩歌的學習要求,可以簡要概括為以下四個關鍵詞:誦讀詩文,把握詩意,展開想象,體驗情感。

(1)反復誦讀,疏通大意

課程教學目標要求“通過音調、韻律、快慢節奏等感受作者的思想心理和創作真諦”,誦讀是感悟的重要途徑,也是自我理解情感的表達和釋放?!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運用多種方式誦讀,在品味詩句、想象畫面、體悟詩情的過程中,讓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讀出自己個性的思考。

(2)鏈接詩句,建象潤言

隨著古詩詞學習的不斷深入,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學習和理解,想象古詩詞描繪的真實場景和表達的真實情感,進而和作者合二為一。因此我們要從誦讀詩文入手,關聯學生生活體驗,在想象畫面、體悟詩情的基礎上,激活畫面和詩句的認知鏈接。畫面的構造建立,潤澤了語言的情味詩意,對詩文的品味促進了學生聲情并茂地誦讀。

(3)查找資料,提供支架

我國的古詩詞在創作中經常喜歡“引經據典”,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中要善于自主進行資料檢索和知識積累,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知曉例舉故事的真實意義,作為學生對古詩情境體悟的“支架”,從資料中尋找豐滿“故事”的情節,體驗詩情。

2. 呈現分類教學的價值取向

(1)內容編排:單元組詩

將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組詩詞放在一塊,如將送別類、童趣類、季節類等組成相應的教學單元,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段里完成學習。這樣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閱讀選擇,更為學生習得互文、比照、連接等閱讀方法,提供了充足的學習資源。

(2)主要策略:比較提煉

古詩詞在分類比較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比較方法來進行??梢酝惐容^,總結出相關的相似點和不同點;也可以異類比較,總結出不同詩歌風格之間的關聯性。學生深入學習古詩的動力是在對比品讀中發現問題、形成認知沖突。在詩句的對比辨析中、在意象的品味體悟中,詩句有了明亮的色彩,有了溫暖的情感,有了鮮活的生命……如學習“送別”組詩,就可以提煉出詩歌中“柳”字,體會“柳”“留”諧音,“柳”的意象中寄托了作者不舍之情。學生透過詩文表面進入詩文背后,深刻體悟其情意,使得詩文誦讀富有鮮明的個性,富有震撼的力量,古詩的誦讀變得有聲有色、入情入境了。

(3)組織形式:落實“學程”

教學應該指向學生主動學習和學會學習。古詩詞分類比較的教學,無論是比較總結、歸納規律,還是知識拓展、不斷豐富積累,都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發性的學習活動組織。比較歸納中,教師要將學習問題轉化為有目標、可操作的學習任務,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同伴合作,深化理解,將思路、策略轉化成閱讀智能,有效落實學習進程。

(二) 拓展古詩課程實施途徑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我校課外還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推送學習古詩,比如圍繞語文教材中的相關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創造,把古詩創編實踐活動融入語文課堂。如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清明》等課文,讓學生獨立創作古詩,自主根據古詩大意進行表演,收獲豐碩成果。此外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學唱古詩歌曲,利用學校公眾號交流、展示學生佳作,微信推送古詩篇章,推出古詩微課。

總之,小學古詩詞分類教學要基于兒童的視野和心理出發,以兒童的所思所想為基礎,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兒童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樹立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想。

參考文獻:

[1]李亮.讓活潑潑的兒童在優秀傳統文化中成長[J].小學語文教師,2017:127.

[2]芮瓊,倪鳴.以“學”為中心的小學古詩詞分類教學[J].小學語文教師,2017:128.

作者簡介:劉月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誠平小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