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婁立峰與官倉的“一千零一夜”

2019-12-19 11:57文丨陳玉蘭
遵義 2019年24期
關鍵詞: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全鎮

文丨■ 陳玉蘭

世界500強企業在一個鄉鎮投資?別不信,這可是真事。2018年10月25日,在桐梓縣官倉鎮,世界500強企業綠地集團舉行盛大的開工儀式,擬投資25億元,打造多業態的康養旅游小鎮。

世界500強企業為何看上了官倉?因為官倉生態秀美、田園豐饒,基礎牢實,民風淳樸,辦事高效。這一切的背后,還有一位官倉群眾交口稱贊的領頭雁——官倉鎮黨委書記婁立峰。

自2014年10月上任以來,婁立峰帶領全鎮4萬多群眾,擼起袖子,大刀闊斧搞建設、抓產業,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官倉速度”。不到4年時間,一個“臟亂差”的鄉鎮,蛻變為全省明星鄉鎮。

黨建引領全面發展

2014年10月,身為全省100個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的官倉,排名全省倒數第4位,示范園區面臨被取消。新任官倉鎮黨委書記的婁立鋒說,這份特殊禮物分明是在向他發起挑戰。他決意改寫現狀,迅速著手抓黨建,強干部,轉作風。

“干部作風是發展的首要保障,作風要從領導抓起”。當年,官倉鎮首次實行上班簽到制度和“一線工作法”,要求班子成員在一線指揮、問題在一線解決、作風在一線轉變、干部在一線培養,中心工作實行每日一調度、每周一匯總、每月一考核……要求干部做到的,班子成員必須率先做到;要求班子成員做到的,婁立峰必須率先做到。

與此同時,婁立峰廣泛調查研究,分析鎮情,本著“一切為了群眾”的出發點,他提出“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園、戶戶農家樂、人人奔小康”的發展路徑,以脫貧攻堅為統攬,以園區建設為抓手、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群眾增收為核心,統籌抓好“民生保障、基礎設施、信訪維穩、項目服務、安全生產、招商引資”六項工作,千方百計確保農民增收致富。

沒有雙休日、節假日,忘我工作。哪里有硬骨頭,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婁立峰不知疲倦的身影。

頭雁領陣雁群,鐵紀鍛造鐵軍。在婁立峰的率先垂范和帶領下,整風肅紀的官倉干部,盡銳出戰,對標發力,攻堅克難,不斷書寫官倉發展大事記——2015年,為引進企業入駐,7天里完成3085畝土地流轉和場地平整;2016年,桐官二級公路7公里征地拆遷,為時1個月;2015年,完成300余棟黔北民居改造,僅用了60天……

憑著這股敢叫官倉換新天的拼勁兒,3年時間里,官倉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修建通村、通組、連戶公路500余公里,實現村村通油(砼)路,組組通硬化路,95%的農戶通連戶公路;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黔北民居改造,棚戶區改造,古村落保障,易地移民搬遷,兩居工程改建……人居環境極大改善,人人有安全住房、部分群眾住上別墅;產業結構調整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精。上海綠地、陜西富林、貴州金澤地等40余家省內外企業相繼入住。全鎮耕地近七成被流轉,發展蔬菜1.2萬畝,經果林3.7萬余畝,花卉苗木0.5萬畝……組建專業合作社59家,種養殖大戶217戶。實現四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從6.4%下降到0.6%。農業園區從2013年排名倒數第4上升到2017年在全省432個園區中排名26位。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6574元增加到2018年15000元。

一串串數據,一串串驚嘆號,記錄著驚人的“官倉速度”。

為搞好鄉村治理,促進鄉風文明,婁立峰開展禁賭整治,通過多種評選活動“和諧家庭、孝順兒媳、模范公婆,優秀離任村干部,優秀退休教師、優秀退伍軍人、致富帶頭人……”引導廣大群眾講文明、樹新風。倡導尊老愛老,每逢重陽節,為全鎮高齡老人過集體生日,婁立峰當場向老人們匯報全鎮發展情況,并為他們祝壽,希望他們發揮余熱,助力新農村建設。每逢除夕,他總要去敬老院陪老人們過節,從未缺席。把娃娃培育為建設官倉的生力軍,讓文明習慣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行為規范中,并通過“小手牽大手”帶動家長,喚醒人們共同美化村莊的責任意識,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僅僅4年,官倉環境由“臟”變“凈”,產業由“弱”變“強”,建成方圓138平方公里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風景如畫,步步是景,花香滿園碩果豐,率先實現農業基本現代化和統籌城鄉發展,農旅一體化讓許多群眾都吃上了香噴噴的生態“旅游飯”。國家級衛生鄉鎮、全國無公害蔬菜基地、全國法治示范村、全省先進農業示范園區、全省十佳美麗鄉村、遵義市名城先鋒黨組織等多塊金字招牌向官倉接連飛來。

往日的“窮窩窩”頓成媒體持續關注、廣而告之的“明星鎮”,漸漸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和典型樣本。婁立峰也因此獲得多項榮譽——2017年,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18年,全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19年,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

官倉鎮紅富士蘋果種植基地

傾情踐行群眾路線

沒有官倉百姓的支持配合,哪有官倉發展的今天。婁立峰說。在51歲的官倉鄉賢趙久剛看來,官倉群眾與黨委政府如此同心同德,離不開黨委政府對群眾路線的傾情踐行。

趙久剛所說的群眾路線就是婁立峰倡導的“八九不離十”的群眾工作法,即要求班子成員每人每年召開群眾會80場以上,讓九成以上的群眾認識,走訪所掛村十成農戶。

2015年以來,官倉鎮黨政班子成員帶著全體干部,不斷下到村組,開群眾會,和群眾一起拉家常、話發展。當年,婁立峰走遍全鎮每個村民組,召開268場群眾會。每場會上,他對群眾必有三問:對于鎮黨委政府和村支兩委,大家有啥意見和希望?家里有什么需要黨委政府幫助解決的問題?村里的基礎設施需要解決些什么?當天會后,針對群眾提出的諸多問題和訴求,立即召開鎮黨委擴大會議,相關相關村支兩委干部參加,鎮村干部集體研判。對于合理的訴求,一定給予解決,并明確專人辦理,專人跟蹤督查?!白龅郊兄?,事事有結果。就是要讓官倉群眾都曉得黨委政府是為大家辦實事的?!?/p>

精準掌握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心心念念解決群眾的難題。4年多來,官倉鎮累計召開群眾會6000余場,參會村民25萬人次。一場場群眾會,架起了官倉干群之間的連心橋,以婁立峰為首的官倉黨委政府日漸贏得民心。

2018年,因綠地集團啟動項目建設,400多所墳墓需要搬遷。為此,鎮里組織召開一場千人大會,婁立峰對老百姓談發展規劃,論長遠意義,講安置方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場會后,盡管征拆款尚未支付一筆,遷墳一事卻在20天內快速完成,有村民甚至打出標語——“不怕搬祖墳,就怕綠地干不成”。官倉群眾對黨委政府的擁護可見一斑。

“說給群眾聽,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群眾上手,我放手”,這是婁立峰的口頭禪,也是他和全體官倉干部為之身體力行的承諾。

“婁書記跟群眾打成一片,凡事親力親為。修產業路,他在現場;為了征拆開群眾會,他必定與群眾當面交心,讓群眾心服口服,積極配合政府搞發展?!?7歲的種植能手張元興說。家園巨變,生活日漸美好,官倉群眾對官倉黨委政府深深折服、擁護。

“我在官倉生活51年,婁書記是我所見的一任好書記,有魄力,敢擔當,帶出了一個清正廉潔、實干高效的團隊,把官倉的發展推向了一個高度?!?1歲的個體戶趙久剛深深感嘆。

官倉與婁立峰的“一千零一夜”說不完、道不盡。官倉群眾堅信,有干群的齊心奮斗,官倉的鄉村振興藍圖,將被描繪得更加美好……

猜你喜歡
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全鎮
建立黨委政府與商會常態化溝通制度問題研究
民意直通車:架起溝通百姓和黨委政府的連心橋
淺談班子成員分歧的類型、成因及分級管控機制
奇幻塔羅島之七
全鎮最小的人
渭濱區檢察院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
咬定目標抓“創建”全鎮面貌別樣新
班子成員間的共事準則
皇城二中“同課異構”演繹精彩
黨委政府重視 奠定堅實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