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戰之歌

2019-12-19 11:57文丨
遵義 2019年24期
關鍵詞:務川湄潭攻堅

文丨■ 秦 嶺

創客企業生產線場景(趙永章 /攝)

遵義,在山一方,似乎很遙遠,遠到幾千年,遠至地老天荒的長寂和廣袤無邊。

但是,自古以來,貧窮像一座高聳的斷崖,橫亙在我們面前。曾經富甲一方的“黔北糧倉”,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即便多姿絢麗的風光,似乎也掩飾不住那一抹貧窮底色。

由于特殊地形地貌特征,遵義尚有九個縣處于武陵山片區和烏蒙山片區。2014年,國家將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武陵山、烏蒙山片區所在的務川、正安、道真、湄潭、鳳岡、桐梓、習水、赤水8個縣市被列為貧困縣。省級貧困鄉鎮116個。2014年建檔立卡,遵義尚有重點貧困村871個,貧困人口92萬。

在武陵山、烏蒙山深處,是一雙雙渴望走出深山的大眼睛。曾幾何時,我們仿佛聽到山間那一聲聲急切的呼喚,依稀看見那些掙扎的身影,渴求生存的生命。一次次的叩問,撞擊著我們心底良心;一聲聲的呼喚,撼搖著我們的責任底線。

花茂兒女唱新歌

打起鼓、敲起鑼,歡歌笑語迎親人,花茂兒女唱新歌!

2015年6月16日,陽光明媚,花繁葉茂。

花茂村群眾興高采烈,翹首以盼。下午4時許,習近平總書記神采奕奕,蒞臨這鄉愁濃濃的土壤,走進革命老區,親切看望他夙夜牽掛的貧困群眾??倳涀咴卩l愁小道,走在田間地頭,走進農民家里,在農家院里和群眾親切交談,笑語歡聲,山水同樂??倳浉吲d地說:“怪不得大家都來,在這里找到鄉愁了?!?/p>

習總書記牽掛老區人民,在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來到花茂村,為貧困群眾送來黨中央的溫暖。在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4年來,花茂村統籌推進精準扶貧,打造高效特色農業,發展農旅一體,產業生態融合,人與自然融合,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眾過上富裕日子。全村1345戶,870戶貧困戶破舊房煥然一新,一幢幢嶄新的黔北民居分布于村村寨寨,通村油路四通八達。村民們早已脫貧致富,過上了小康生活,人均收入近2萬元。這個曾經“出行難、看病難、飲水難、增收難”的四難村,如今到處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找得到鄉愁。

深秋的早晨,我們迎著和煦的朝陽來到花茂。四處田疇,稻谷飄香,瓜果遍地,一派欣欣向榮。村民王治強的紅色農家小院,生意火爆,游客絡繹不絕,人們洋溢著甜蜜的笑意。

王治強,這個昔日的窮人,20多年前為生計所迫外出廣東、貴陽打工,歷盡艱辛,找了些小錢。而今回鄉創辦“紅色之家”農家樂,生活從此發生巨變。4年前,總書記走進他家,在他家院子里與村民拉家常、促膝談心,暢談脫貧致富之道。紅色之家紅遍全國。

王治強說,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領袖,還牽掛著地處邊遠山區的貧困群眾,走到我的家里,讓我想都不敢想,這可是千年等一回的幸福事情啊,叫我一輩子都難忘。

沿著鄉愁小道漫步走過,迎面微風吹拂。一座座嶄新的黔北民居映入眼簾,小青瓦、坡屋頂、穿斗枋、轉角樓、雕花窗、白粉墻,優雅別致,獨具特色。

村支部書記、黨的十九大代表潘克剛說,4年過去了,花茂今非昔比,都是中央的扶貧政策和總書記的親切關懷,給我們帶來了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灏l展現代農業,實施土地流轉,建立了楓香蔬菜現代高效農業園,成立了專業農業合作社,致力于農業、旅游、文化融合,開辦了40多家鄉村旅館、10多家農家樂,農民收入翻了番。

潘克剛愉快地回憶起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給總書記匯報花茂村變化的情景,心里充滿自豪和幸福??倳浄浅jP心花茂的旅游發展。他說,鄉村旅游要持續發展,注意飽和度,不能家家戶戶都開農家樂,家家開就要虧。土陶工藝是純手工的,這很好,越土越好,但也要從工藝方面去提升品質,爭取市場……總書記說完又問潘克剛,農民的生活怎樣?那幾名留守兒童的父母回來沒有?潘克剛都一一作答。潘克剛受花茂群眾所托,給總書記送去了群眾自拍的一張花茂最近的照片??倳浉吲d地看著照片,親切說道:真是風景如畫,很漂亮!

總書記的關懷,讓花茂群眾過上了好日子,花茂兒女時刻銘記于心,感恩于心,唱著新時代贊歌,闊步走在小康路上。如今,花茂村群眾思想境界更高了,視野更開闊了,他們向往遠方,向往更加富足的美好生活。

天降大任于斯人

治理貧窮,是當今國家重要的戰略舉措。習近平總書記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社會?!?/p>

2015年11月,黨中央出臺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作出了“同步小康,一個都不落下”的戰略部署。

這是一個大國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對世界許下的錚錚誓言。

天降大任于斯人。這個光榮艱巨的任務,落在遵義各級干部肩上。市委及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副組長的遵義市脫貧攻堅同步小康工作領導小組,構建“黨政領導、部門負責、群眾主體、社會參與”脫貧格局和“定點到鄉、幫扶到村、捆綁發展、整體推進”脫貧攻堅體系。緊接著,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發出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結集號,出臺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減貧摘帽的實施意見》。

遵義構建大扶貧格局,脫貧攻堅氣勢恢宏。市委、市政府高位領導、強勢推進;人大、政協齊抓共管,獻計出力;集團幫扶,上海援助,企業支持,社會參與;8個縣市成立8個戰區,黨政統帥,部門協作,把時代楷模黃大發精神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精神動力,以“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的信心和勇氣,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向貧困發起總攻。全市數萬名干部職工奔赴各個戰區一線,一場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大決戰在黔北大地打響。

新的長征,在遵義熱土上,演繹出一幕一幕精彩傳奇,奏響一出出勝利凱歌!

……

遵義脫貧攻堅,沒給全國、全省拖后腿。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將會如期實現,給全省帶好頭,交一份滿意答卷。遵義干部沒有辜負習總書記和省委的殷切期望,雖然還沒有最終取得脫貧攻堅全面勝利,但干部們用辛勤汗水、甚至鮮血和生命,換來了老百姓幸福安康!

市扶貧辦主任劉強告訴我們,在脫貧攻堅決戰中,遵義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赤水在全省率先打贏了脫貧首戰,代表貴州省通過了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率先實現脫貧摘帽退出。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于2019年11月12日至16日組織對正安縣開展貧困縣退出專項審查,通過專項審查,正安縣漏評率、錯退率、綜合貧困發生率、群眾認可度均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予以公示。至此,我市全部貧困縣實現了脫貧摘帽。

這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戰績,在遵義發展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滿園春色關不住

遵義產業發展,可以說“滿園春色關不住”。朝氣蓬勃,方興未艾。

市扶貧辦冷預春副主任說,遵義產業扶貧,在全省、全國都有一席之地,在幫助群眾脫貧致富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遵義暨是烏蒙山區,又屬武陵山片區,還是革命老區,三區疊加,非常特殊。解決區域性貧困,放在全國來看,措施、辦法、效果都前所未有。從2012年中央作出戰略部署以來,2015年提出精準扶貧,發展到現在,實現了從粗曠式、漫水灌式扶貧到精準式、集約式扶貧轉變。冷預春話語間充滿自信。

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組建專業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帶動數百萬群眾致富。從市扶貧辦提供的數據看,以湄潭、鳳岡為主的茶產業達到206萬畝;以播州、新蒲、綏陽為主的辣椒產業達到226萬畝;以赤水、習水、桐梓、正安為主的竹產業達到200萬畝,全市中藥材180多萬畝,農業產業總產值達到660億元?!耙豢h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基本形成。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63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000多個,家庭農場1500多個,發展訂單農業300萬畝。建成了道真藥業園區、正安吉他產業園區、務川綠色食品加工園區等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培育了赤水石斛、桐梓方竹、務川山羊、湄潭翠芽、鳳岡富硒茶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形成了茶葉、辣椒、中藥材、食用菌和生態家禽等五大扶貧主導產業;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與產業扶貧項目建立連接機制的扶貧人口達到30多萬。

豐收(丁思江/攝)

盛夏八月,陽光熱烈燦爛。我們一行慕名前往湄潭采訪。

副縣長聶珍玉介紹說,湄潭素有“茶城、煙縣、糧倉、酒鄉”之美譽。先后被中央和國務院及國家部委授予“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生態縣”“中國茶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等殊榮。但是貧困依然是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2014年精準識別,全縣有5個貧困鄉鎮,64個貧困村,貧困人口12961戶43689人,貧困發生率10%。2014起全縣投入129億元脫貧攻堅,減少貧困人口35700多人,貧困發生率降到1.83%。

在市委發起脫貧攻堅大決戰之后,湄潭縣不甘落后,自我加壓,“六三合力戰貧困,共筑新路奔小康”。將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三位一體全面規劃,深化農村改革,創造了“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稅收制度“戶戶減負、均衡減負”、集體產權“四確五定”、入市改革“五明五定”等改革成果,被國家政策文件吸納并在全國推廣,創造了廣為人知的“湄潭經驗”,成為全國農村改革示范樣板。多年前,湄潭“四在農家”建設就風生水起,鑄造了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核桃壩村田家溝百姓自發組織起秧歌隊,唱出了《十謝共產黨》的肺腑心聲,歌聲傳遍大江南北。

湄潭變化翻天覆地,特別是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怪不得人們都說:到湄潭當農民去。

汪洋、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湄潭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予以高度評價,對湄潭脫貧攻堅早日小康寄予殷切期望。

在產業發展帶動農民致富奔小康方面,各地都在努力探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道路無塵野菊香

“路基全線貫通,接下來就可以搞路面澆筑了?!毖劭催M村的公路就要修通了,新蒲新區三渡鎮高峰村中心組村民激動萬分。再等一個月,全長兩公里的村公路就要通車,將徹底結束肩挑背磨的時代。

這條公路盡管不到兩公里長,但沿線山高坡陡,切割很深,一公里完全建在懸崖峭壁上,像一條彩帶從山崖飄過。這個組36戶人家,其中貧困戶有7戶24人,“組組通”大決戰為山區百姓帶來福音。公路的建設,縮短農村與城市距離,打通了通往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生活在大山的百姓長年受山河隔阻,出行難,運輸難,生產資料難運進,生活物資運不出,養頭大肥豬賣還得請四五個青壯年勞力抬出山來,光人工錢就要花去幾百塊,你說合算不合算?村民們無奈地說。

在脫貧攻堅大決戰中,遵義把交通引領、交通先行擺在重要位置,構建立體交通體系,提前實現縣縣通高速。崇遵高速、杭瑞高速貫通全境,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水路達1000公里航程,形成新舟機場、茅臺機場一市雙機場格局,穩步步入“高鐵時代”。遵義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全市交通投資850億元,完成通村公路、通組公路近萬公里,“地無三尺平”成為歷史。

走在鄉間、村落,公路四通八達,全部鋪了瀝青或水泥?!耙环镉暌环瑳?,道路無塵野菊香?!痹僖部床坏角缣煲簧砘?,雨天一身泥的爛路了。

進入新時代,遵義把組組通油路、縣縣通雙高速、縣縣通機場、通鐵路納入奮斗目標,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也納入規劃。四通八達、暢行無阻的新遵義交通時代指日可待。

“務川最大問題是公路問題,出行難制約全縣經濟發展,制約脫貧攻堅,制約群眾致富,尤其是這幾年務川發展養殖業,運輸是最大的問題?!笨h委書記楊游明如是說。

仡佬仡佬,開山劈草。這是在務川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務川,是遵義納入武陵山區貧困序列最具典型縣份之一,是中國仡佬族、苗族分布最多的縣,有將近20萬仡佬民族聚居這里,自古有“丹砂古縣”之稱,古時以盛產丹砂揚名。但是務川邊遠貧窮也遠近聞名,全縣13個貧困鄉鎮67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5469戶10.6萬余人,貧困發生率25%。通過幾年努力,減少了貧困人口76270人,還有2萬多貧困人口要脫貧,壓力巨大。尤其是交通問題,是貧困鄉鎮的痛,大多地處高山,偏遠閉塞,修路難,難于上青天。

道真把交通引領作為主要抓手。全縣投入數百億抓交通基礎設施,修建公路4000多公里,13個鄉鎮全部修建二級公路,已通二級公路11個,村組全覆蓋,鄉鎮大循環。最貧窮的務川,交通建設走在了前面。

石朝鄉是全省20個極貧鄉之一,距離縣城40多公里,山高坡陡,道路崎嶇,一直受交通制約。鄉黨委政府班子痛下決心拔窮根、挪窮窩,下大力解決交通問題。在縣有關部門幫助下,從縣城修建至石朝快速通道,建成后,將把到縣城距離縮短至40分鐘以內。通組公路完成29條,123公里,公路暢達率達到96%,出行難的問題將徹底改觀。農村水安全、電網升級改造、“智慧石朝”通訊網絡覆蓋工程等緊鑼密鼓進行。

石朝今非昔比,正發生著巨大變化。金秋時節走近石朝,感受著這里發生的變化。曾經的荒山荒坡,如今已是瓜果連片。放眼望去,集鎮變靚麗了,公路修到村村寨寨,汽車開進了農家,處處欣欣向榮、活力迸發。

敢問路在何方?窮則思變,交通設施的改善,帶動產業發展,引領群眾致富脫貧。2013年,大漆村村民申海,外出務工回鄉,創辦了石朝鄉第一個農民合作社,即通盈香榧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全村400多戶農戶種植香榧。還引進了自己過去打工的老東家,江西萬年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生產,產加銷一條龍。農民不愁銷路,種植積極性空前,如今已發展香榧2萬多畝,帶動137戶貧困戶就業。2017年春節剛過,165名貧困群眾從公司領取了180萬元工資,樂開了花。

眾人劃槳開大船

脫貧攻堅路上,我們風雨同舟,一路同行。

遵義脫貧攻堅這件大事,牽動著山海相隔的上海。2013年,國務院明確上海對口幫扶遵義,滬遵兩地牢記總書記囑托,圍繞“中央要求、遵義所需、上海所能”原則,堅持“民生為本、教育為先、產業為重”方針,上海先后派出兩批援黔干部到遵工作,召開七次對口幫扶會議。累計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投入幫扶資金5.07億元,實施項目296個,成效斐然。

遵義綠水青山、纖塵不染,綠色產品風行天下。今年5月,遵義湄潭翠芽、鳳岡鋅硒茶等特色產品直銷上海。一片片清香四溢的茶葉,進一步拉近了山海相隔間兩地的距離,為兩地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人氣、財氣、商氣,激活了遵義農產品銷售、展現遵義魅力的一池春水。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白衿啡霚钡确鲐殔f作模式開啟了扶貧創新新未來。

上海市領導時時牽掛遵義老區。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分別率兩任市長楊雄、應勇,幾次風塵仆仆蒞臨遵義,深入習水桑木鎮、正安土坪、和溪鎮以及務川、湄潭、匯川農村、學校、產業園區、幫扶點考察,親切看望貧困戶,看望師生員工,看望扶貧一線干部。那一縷縷和煦的陽光,讓老區人民感到暖暖的。上海市3個區的鼎力幫扶,如虎添翼,為遵義脫貧攻堅錦上添花。

好雨知時節,潤物細無聲。全市人大、政協機關、國有和民營企業積極投入脫貧攻堅主戰場。

2018年3月,遵義市人大“脫貧攻堅、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正式開啟。人大代表獻計獻策,精準發力,不甘落后。

政協機關在這場大決戰中責無旁貸,大有作為?!鞍偾f行動”風行全市。數千名省市、縣政協委員主動投身于大決戰中建言獻策。

貴州茅臺集團幫扶道真,貴州信合聯社幫扶務川等等,體現了國有企業的大擔當、大作為。全市250多家民營企業參加到脫貧攻堅中來。民營企業的參與,不可或缺,成為最好助推劑。

攻堅路上,荊棘遍地。有的人永遠回不來了,與河山長眠;有的人雖然回來了,卻傷痕累累。

“不分晝夜,沒有周末,就是為了心中的那份執著。這一年,虧欠最多的是父母、妻兒和家人,等到打贏這一仗的那一天,我們再來彌補?!?/p>

督導組組長王凱說的這段話,在朋友圈中廣為傳播,悲壯而真切,讓我感動不也?!叭罕姴幻撠?,我們不脫鉤?!闭浅汕先f干部群眾有著這樣的一份執念,讓遵義扶貧大決戰之花處處綻放,碩果累累。(本文系長篇報告文學《決戰之歌》摘編)

猜你喜歡
務川湄潭攻堅
既要繼續攻堅 也要防止返貧
脫貧攻堅應及時清理“淤堵點”
湄潭茶園
鑒賞
貴州:航拍務川七柱山宛如巨大手掌
盛世仡佬 樂活務川
貴州湄潭:建管護運 四好通途 致富農村
“騎在羊背上的務川”
互助:“聯動”方能攻堅
更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