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書育人,潤物無聲

2020-01-11 01:11王彥玲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德育小學語文對策

王彥玲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發展的一大目標,“德”是一個人自身素養的關鍵因素,一個人是否有優秀的道德品質會對其自身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培育學生的道德品質是教育的發展重點,而小學階段是孩子思想品德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圍繞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進行分析,首先,提出小學德育教學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當前語文教學的現狀;最后,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融入德育,提出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德育 對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觀的形成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一個懵懂無知的年紀,他們有強大的模仿和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正確的道德觀念,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品質、道理理解、道德判斷和道德運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健全人格發展。

2.有利于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當前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擁有專業技能的單一型人才,而是需要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其中個人的道德素養就是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可以促進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的交往,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在小學生處于白紙階段的時候,讓他們身上擁有濃厚的道德品質色彩和道德觀念色彩,會讓他們受益終身,同時也提高了新一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當前小學德育教育的現狀

1.校園暴力仍有發生

近年來,類似群毆、辱罵、持刀威脅等校園欺凌事件頻發。雖然我國教育部等九個部門聯合向“校園欺凌”已經亮劍,但是仍然無法從根源上杜絕此類事件發生,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學生道德教育的缺失。在應試教育的今天,學校把重點精力放在了主科教學上,德育好一點的是放到了輔修,有的干脆就變成了“自修”,當越來越多的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無疑為應試教育敲響了警鐘。在青少年的德育中,學校教育能給與的知識制式化的書本知識,父母能給與的無非就是苦口婆心的教誨。這時便迫切需要有人能夠通過有趣的實踐、從青少年的興趣點出發,為青少年準備定制化的德育教育服務,而社會組織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教師不重視德育教育的發展

許多教師都追求學生成績的提升,在課堂中注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知識點的教學效果,而在教育過程中忽略了德育教育的發展,影響學生自身的道德觀念的形成。在生活中,因為和父母的一點糾紛就選擇輕易放棄生命的現象仍有存在,這是什么原因造成學生選擇輕生呢?想必除了困境之外,自身的心理素質,德育狀況,也有一點關聯。這樣的情況也可以側面反應出德育教育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被重視。

3.學生德育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學生作文課堂的主體,是課堂教學的對象,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多學生在上德育教學課上的上課積極性不高,聽課走神。因此,沒有理解老師的課堂用意,導致德育教學的開展收效甚微。另外,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低也與德育教育內容形式過于單一有著必要的聯系。因此,豐富德育學習的形式成為提高學生德育發展一大關鍵。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的對策

德育是一個大范疇的概念,在教育走向多元化的今天,探索德育工作新模式,有助于推動德育教育營造新局面。如何促進德育與語文學科的有效融合,則成為一項富有意義的研究工作。以下是推動小學語文課堂融入德育教學的幾點對策:

1.引用英雄事例滲透德育理念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有一個懵懂的階段,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與未知,他們在聽到英雄事例的時候往往會覺得驚訝,并對英雄人物產生欽佩之情??梢岳脤W生的這一特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用英雄事例,推動德育教育的進行。例如,教師進行防疫知識專題隊課介紹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給學生講防疫抗疫中涌現出來的先鋒人物,比如對此次疫情防控起重要指導作用的鐘南山院士,可以給學生們說鐘南山院士的抗疫故事,在疫情爆發初期,很多人民都畏懼疫情呆在家中,而年邁84的鐘南山院士不顧自身安危,勇于重在防疫第一線,積極指導防疫部署工作,才讓中國能夠快速控制疫情,鐘南山院士是本次抗疫活動的一個重大英雄,激勵學生成長,向奉獻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先鋒們學習,致敬!引導同學們通過畫小報、編歌謠、送祝福、寫一封信等方式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樣的做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促進德育發展。

2.在詩詞名篇中滲透德育理念

詩詞歌賦、名篇古文之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讓學生能夠體會出詩詞意境,從而培養學生的聯想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清楚的明白詩詞中所蘊含的高尚道德情操。例如。在學習毛主席的《七律·長征》時,老師先解讀七律詩、對仗自然、工整的句式,再讓學生分享巧渡金沙江,再視頻展示飛奪瀘定橋,那艱險壯闊的場面,讓孩子們看到紅軍的“難”,繼而體會“不怕難”“只等閑”。老師引導引導孩子們解讀詩句的同時,更注重情感的培養,孩子們朗讀的氣勢,一次高過一次,這樣的詩歌教學,讓學生讀懂了紅軍不怕困難的心理狀態,更了解了紅軍那英雄豪邁的氣概。

3.借助輔助教學形式滲透德育理念

借助輔助形式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形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豐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經常借助多種形式的活動進行課堂教學,如繪畫就是其中一種形式,在語文課堂上也可以運用繪畫的形式結合語文課堂促進德育理念的滲透。例如,老師在執教二年級課文《假如》的時候,可以提前叫學生準備好繪畫紙和彩筆,在課堂上老師先帶領學生進行有情感的朗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其后讓學生畫出自己心目中大自然的樣子,而最后拓展延伸環節,讓孩子們看到無家可歸的小鳥、非洲及貧困山區的孩子的生活狀態,你將怎樣做,這樣的設計大大激起了孩子們的愛心,激發學生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欲望,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展出了自己的美好心靈,受到愛的教育。

4.引用論語故事滲透德育理念

《論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大代表,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它包含的仁義禮智思想,值得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可以引用論語故事和課文相結合,在適合的時機講述論語故事,進行課堂的德育教學,這樣的做法既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又能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5.教師要提高自身德育素養

教師是德育教學過程中的傳授者,因此教師提高自身的德育素養尤為重要。一是要學習德育綱要。語文教師要認真學習德育教育知識,把握語文學科五個德育特點和七個德育范疇,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定位,明確課程目標。二是要用好德育資源。語文教師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德育資源,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完善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提升語文課程德育價值。

綜上,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在于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于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力求做到這樣的善教者,根據自身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將德育融入教學活動中,不斷立足課堂,立美教學,進行德育教學,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幸福感,以便于讓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更好地生活,實現個人價值。

參考文獻:

[1]馬玉梅.淺談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16) :113.

[2]賈登雯.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20,(11) :94.

[3]李立沙.潤物細無聲——小學語文教學助推德育教育[J].科學咨詢,2020,(04) :215.

猜你喜歡
德育小學語文對策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診錯因 知對策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