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

2020-01-11 08:44劉忠心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個性化發展育人

劉忠心

【摘要】“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到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北京市少年宮)參加學生活動時特別強調的一句話。幾年來,我們時刻牢記習總書記這一囑托,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首善標準,健全育人體系,優化育人環境,促進校內外融合,努力為少年兒童學習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開展更多更好地教育實踐活動,促進他們成長成才。

【關鍵詞】學生活動管理中心 育人 個性化發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守好育人陣地

1.堅持正確辦學方向。中心有4塊大牌子3塊小牌子5項職能,與其他兄弟單位有一定的不同。我們在履職盡責過程中,牢記“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要求,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及北京教育大會精神,堅持黨對各項事業的全面領導,始終在事關辦學方向的問題上站穩立場。

2.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心始終奮戰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最前線。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創新舉辦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推動學生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鍛煉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積極構建德育體系,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中心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德育融入教學、管理、服務、保障等各個環節。

3.加強政治思想工作。中心不斷加強黨對各項工作的全面領導,重視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導全體教職工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強化理論武裝。關注師生所思所想,引導教師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到教育教學工作中。落實教育部“十項準則”要求,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引導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

二、堅持首善標準,辦好人民滿意的學生活動管理中心

1.堅持公益性基本原則。面向全市中小學生開發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課程,通過學生活動、教師培訓、教材開發推廣、科普活動進校園等各種渠道,為中小學校課外活動提供咨詢和指導,將教學活動成果輻射全市。開展“流動少年宮”活動,送教下鄉,將優質校外教育資源送到邊遠貧困地區。面向全市青少年舉辦常態化陣地開放活動、主題教育活動、自然教育活動,如最美宮娃娃、鐺鐺車專列、“迎接祖國媽媽生日”等,讓更多孩子免費享受中心的優質教育資源。

2.促進全市優質項目建設。制定出《北京市校外教育“三個一”優質項目評價標準》,推出北京市校外教育“三個一”活動,即通過“培育一批創新項目,建設一批特色項目,發展一批精品項目”,引導校外教育機構的改革創新方向。經過3年建設,最終評選出149項市級優質項目,并面向全市中小學校及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展示推廣,滿足全市中小學生對優質校外教育的迫切需求。

3.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加強國內外合作與交流,多次完成政府部門交辦的國際性、全國性學生交流活動,展示首都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果。著力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舉辦區域青少年創新創業展評活動,確立常態化教學研討交流機制,帶動周邊區域校外教育發展。對口支援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每年開展新疆、西藏、青海等地中小學生民族團結北京夏令營主題教育活動,促進民族團結。

三、健全五育體系,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1.發展學生興趣。有效利用和整合首都豐富的政治、文化、歷史資源,發揮北京市少年宮、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館60多年辦學優勢,加強藝術、科技、體育、美術等傳統小組教學工作,開設多層次、多類型、階梯式、融合化的課程,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需求;打造舞蹈團、手風琴團、管樂團、合唱團、朗誦團、乒乓球隊等品牌團隊,以學生演出、比賽等活動形式展示學生風采,將學生的興趣發展為愛好,將愛好發展為專長,進一步提高全面育人水平。

2.弘揚勞動精神。依托北京教學植物園,發揮好“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作用,面向全市中小學校開展植物科學、環境教育等相關學科綜合實踐活動,開設勞動課程,充分發揮勞動育人綜合育人功能。打造“中小學生植物栽培大賽”“綠色北京青少年體驗活動”等特色品牌,強化通識教育理念,將勞動教育、生命實踐教育、科技教育有機融合,培養學生勞動創造能力。

3.促進教、科、研融合。全方位支持教師建設優質項目,進一步完善教育活動課程體系,切實加強教學內容建設;支持教師開展“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反思教學行為、探索全面育人教育路徑。常態化組織公開課、教師基本功展評等教學研討交流活動,制定活動管理辦法,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保障。探索建立教育教學質量標準,針對教學組織、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制定指導性規范,穩步提升育人質量。

四、優化育人環境,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1.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統籌文化資源,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打造展現中華文化自信和首都文化魅力的文化品牌。舉辦各類藝術展覽,開辦家長課堂、公益講座,創造全員歸屬感,營造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I建校史館和圖書閱覽室,弘揚歷史傳統,提升人文歷史內涵,為家長和孩子提供第二課堂。

2.構建整體育人機制。最大程度發揮中心的各種育人因素、育人力量、育人影響的作用,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形成整體的教育合力。各個興趣小組、各項校外活動、各部門工作,首先是培養人,共同培養人。建立家長大講堂,引導家庭教育。成立學生藝術社團、綠色科技俱樂部等,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建立大型活動協調機制,引導各部門、全體教職員工參與育人工作。

3.創建平安校園。建立內部安全長效機制,定期開展師生自救、逃生和消防安全演練,開展教職員工、學員家長安全和法治宣傳教育培訓,做好社交平臺、自媒體和網絡的監督監管,將全員安全意識落實到教學、管理、服務、保障的各個方面。打造屬地聯合的一體化安全格局,密切與屬地消防支隊、派出所聯系,依托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持續強化安全防范,確保各類學生活動順利舉辦。

五、促進校內外融合,構建育人新生態

1.構建社會大課堂育人模式。發揮社會大課堂管理辦公室作用,鞏固、拓展、管理好全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開發優質課程資源,推動100萬人次學生接受實踐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開設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組織全市中小學生開展“四個一”活動(即組織學生分別走進一次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軍事博物館、抗日戰爭紀念館),以“一物一故事”征文征畫展評活動,促進中小學生探究中華傳統文化。

2.做好市級學生社團管理。組織管理好北京市學生金帆藝術團、北京市學生金帆書畫院、北京陽光少年藝術團、北京大學生藝術團、北京學生金鵬科技團,發揮好高水平學生社團示范引領作用。舉辦學生社團教師培訓、組織學生社團參加各類競賽、專業展示及夏令營活動,提升學生社團全面育人質量。

3.統籌管理全市學生活動。搭建全市學生藝術、科技和體育素養提升平臺,每年常態開展100余項北京學生藝術節、民族藝術和高雅藝術進校園、北京學生科技節、陽光體育聯賽等大型學生活動,保障千余所中小學校、100萬人次學生受益。

“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我們持之以恒長期堅持。今后,我們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外活動,創建人民滿意的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為優秀拔尖人才成長和培養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服務。

猜你喜歡
個性化發展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我們都是CEO”育人模式簡介
談體制化時代下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及對未來教育之路的見解
改善學校教育,促進青少年個性化發展
論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策略
民辦高校大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模式探索
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鼓勵學生個性張揚,培養創新素質
十年送刊路 十年育人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