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任務共享的旅游管理專業移動課堂實踐教學方法探究

2020-01-11 08:44田祥利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

田祥利

【摘要】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應用理論知識到實際問題解決的重要途徑,如何改進模塊化和碎片化教學是當代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面臨的共性難題。在實踐教學資源利用率最大化要求下,移動課堂注重課程教學與專業培養目標有效銜接,探索任務共享驅動的新型教學方法,有益于整合教學資源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任務共享 移動課堂 旅游管理專業

一、問題提出

移動課堂是指通過學生走出傳統課堂環境,充分利用企業和社會資源,以場景置換、深度交流、案例研討等方式進行的一項實踐教學方式。它是一種體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統一的教學新模式,蘊涵著養成教育與學成教育并舉的教育課堂教學新理念。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earning)提倡“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其顯著特點是運用系列具有明確目標的任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主動進行學習與實踐,在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得到應用。然而,任務型教學法是基于不同課堂空間場所的單一專業課程應用研究,如何應用在同一課堂空間場所的多門課程成為值得探究的研究課題。

二、移動課堂實踐教學任務共享基礎條件分析

課題組經過近十年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移動課堂實踐,認為實現多任務共享的基礎條件包括教學資源投入約束、教學載體多樣和教學資源共享三個方面。

(一)教學資源投入約束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移動課堂實踐教學開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作保障,而高校的專業實踐教學經費投入是按照學生數量計算,教學經費投入是既定的。在教學資源投入約束前提下,學校為了整合資源投入進而提高使用效率,要求不同課程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相似性前往同一個實踐活動場所開展教學,避免過度分散而造成資源浪費。在教學資源投入有限和教學目標有效銜接的前提下,移動課堂就為不同課程實現在同一課堂空間場所提供了基本條件,進而需要探索多任務共享驅動的新型教學方法。

(二)教學載體多樣

基于大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得出大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的規律具有層次性,即隨著年級不斷的提升,其認知結構、認知技能和認知策略的能力會大致從低到高,依次提升,這就需要構建多樣性的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載體。以西藏民族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為例,旅游管理專業在實踐教學中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和財力建立起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咸陽禮泉縣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景區等多樣性專業實踐基地,并與其建立了良好長期合作關系,積累了眾多社會關系資源。移動課堂載體多樣性是滿足建構與旅游管理理論教學內容相匹配的場景需要,消解教學過程中內容抽象空洞、與實踐脫節等問題,促進學生在情景浸潤中進行討論交流、反思體驗等親身領悟。

(三)教學資源共享

1.實現移動課堂實踐教學載體概況資料共享。針對某一門專業課程,旅游管理專業不同屆學生去相同的實踐教學場所開展移動課堂教學,學生積累的實踐教學場所概況資源能實現共享。由于該實踐教學場所地理條件、行政區劃、歷史文化等基本概況在短期內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而這些資料由前屆學生搜集和整理完成,課程專業教師能實現積累資料共享。一方面,讓后一屆學生提前了解和熟悉移動課堂實踐場所概況,加深對其新課堂環境和學習情境認知度。另一方面,在后期完成課程任務過程中不用再去重復前期學生所做的工作,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2.實現移動課堂實踐教學任務資料共享。教學任務共享需要任課教師統籌考慮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培養目標之間的關系,找到不同課程之間的關聯關系和需要解決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共性問題,這是專業課程傳統課堂實踐教學所不具備的。專業課程傳統課堂實踐教學任務是分散且獨立的,任課教師僅僅關注本課程實踐教學任務,忽視了與專業培養計劃中其他課程的有效銜接。移動課堂教學是集中且關聯的,是基于同一實踐教學空間場所下開展的,不僅要關注本課程教學任務,還要與平行課程相銜接,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共享的教學任務。

3.實現移動課堂實踐教學成果共享。第一,教學空間相同背景下不同課程所形成的教學成果實現共享,專業課程能實現有效銜接,革除碎片化和分散式教學弊端。第二,實踐教學場所動態變化所形成的教學成果實現共享,傳統課程課堂教學形成的成果呈現分散且無序性,而移動課堂則可以根據實踐教學場所動態變化形成連續性教學研究成果。根據教學目標,專業課教師會根據同一實踐場所動態變化開展持續跟蹤調研并調整教學任務設計,進而形成動態連續性的共享教學研究成果。

三、任務共享教學方法在移動課堂實踐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課題組經過多年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探索,在對比分析單一課程實踐任務教學法與移動課程實踐共享任務教學方法差異基礎上,嘗試構建旅游管理專業移動課堂任務型共享教學法結構圖(圖1)。

(一)任務(Pre-task)導入階段

不同課程任課教師提前聯系校外導師,并根據課程體系、教學大綱、教學課時和實踐場所具體問題進行任務設計,校外導師可以是中高層管理人員、行業專家,也可以是高資歷的行業從業人員,設計出能夠共享的N個教學任務。共享的教學任務既能夠有效檢驗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結合移動課堂實踐場所的實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激發學生探求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欲望。任務設計完成后,由其中一位專業教師進行任務發布和前屆學生資料共享,明確學習目標及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二)任務循環(Task-cycle)流程階段

該階段主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小組同學研讀前屆學生的共享資料和利用網絡搜集整理動態資料,有的任務還需在教師指導下設計調查問卷和訪談大綱,并注重將校外導師引入課堂并通過深度訪談、小型座談會和分組談論等形式開展深入交流。一是學生能夠全方面獲得實踐場所地新進展資料,實現對現有共享資料補充和完善。二是增強學生溝通主動性和交際交往能力,重點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三是克服傳統實踐教學中的“走馬觀花”的弊端,引導學生思考現象背后深層次原因,提高研究問題深度。根據教學計劃進度,各項子任務由小組學生代表通過PPT向全班報告任務完成情況。

(三)任務聚集(Task-focus)階段

各項子任務完成結束后,采取小組自評或互評、共享教學任務任課教師整評、校外導師評價等多元評價形式,一是要充分肯定學生勞動付出,鼓勵學生在共享任務完成過程中表現出的展示自我和積極思考問題能力。二是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任務完成效果不盡相同,教師對完成出色小組和組長提出表揚和新要求,有利于學生更好成長。同時主動幫助任務完成不理想小組找出存在問題,督促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熱情。三是將學生完成任務資料歸檔整理并反饋給校外導師,綜合各方面指導意見進行綜合能力訓練,提出新方案或問題解決措施,通過完成任務學到的知識和形成的技能轉化成實際能力,增強專業服務社會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丹.基于行業標準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旅游景區經營與管理”課程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20,(9) :115.

[2]王瑾.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旅游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2) :65.

[3]余天.淺談任務型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8) :65.

[4]楊學燕.任務型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以《旅游心理學》教學設計為例[J].旅游學刊,2006,(S1),65.

基金項目:2017年西藏民族大學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移動課堂在西藏高校旅游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模式探索與應用創新”;2015年西藏民族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綜合改革項目。

猜你喜歡
旅游管理專業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中實訓課教學研究
基于協同創新理念的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實踐教學協同創新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施
旅游管理專業“3+3”中高職課程銜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本科旅游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思考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研究
中等職業學校旅游管理專業有效教學的實踐探討
關于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分析
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