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詩代書
——宋代親情詩中的家書意象

2020-01-17 15:07
河西學院學報 2020年6期
關鍵詞:代書家書親情

張 小 花

(甘肅中醫藥大學定西校區,甘肅 定西 743000)

宋代社會經濟繁榮,人員往來頻繁,讀書求學、上京趕考、輾轉各地作官、貶謫遷徙、外出經商等原因,使社會的流動性較之前代大大增強。家書作為家庭成員之間互通信息,交流情感的載體,也隨之在宋代進入了繁盛時期。除書信體家書之外,以詩代書、以詞代書、以物代書、以書(書法)代書、以畫代書等各種特殊的家書形式也極為豐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親情詩中以詩代書的現象。

一、親情詩源流及其中的家書意象

親情詩是中國古代詩歌創作中的一個重要母題,其主要內容是描寫親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生活信息溝通,抒發彼此的關心問候或勸慰告誡。親情詩寫作的情感基礎和倫理基礎是中國古代根深蒂固的“家庭”觀念,即以血緣關系和婚姻關系建構起來的世代共同生活的家庭聚居體。儒家社會所有的人倫關系都可以被由親到疏、由近及遠地納入到這一系統中。在這樣的社會生活環境中,親情被納入詩歌的寫作范疇順理成章。

親情詩的書寫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其中的部分篇章因為描寫家庭生活、愛情婚姻生活或抒發對親人的懷念,而被學者定為親情詩加以關注和研究,如《小雅·棠棣》《邶風·凱風》《小雅·蓼莪》等。漢代的《古詩十九首》中也有不少描寫親情的內容,如《明月皎夜光》《行行重行行》等。東漢末年詩人夫妻秦嘉、徐淑的互答詩詞情感真摯,辭采華美,是親情詩中的精品,而且具有明確的“家書”意象,即通過詩歌的形式與家人進行情感和信息交流。到了魏晉時期,寫作親情詩和親子詩的詩人大大增加,名篇輩出,如陶淵明的《命子》《責子》,左思的《嬌女詩》等。唐代是親情詩的興盛期,不僅數量大大增加,而且詩歌的內容也更加豐富,藝術感染力更強。很多親情詩都可以看作用詩歌體式寫就的家書,如李白的《秋浦寄內》、白居易的《寄江南弟兄》、孟浩然的《入峽寄弟》、韋應物的《寄諸弟》、崔融的《塞上寄內》等。其中很多詩歌的題目中明確指出“以詩代書”,如權德輿的《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病中寓直代書題寄》等。由此可見,親情詩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從單方面抒情發展到親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家書意象變得十分普遍。

到了宋代,用詩歌的形式在親人之間傳情達意已經成為時代風尚。舉凡送別、節日、祝壽、生子、家中重大事務等,統統被寫入親情詩。流傳至今的親情詩數量眾多,筆者檢索《全宋詩》,發現親情詩的數量多達兩萬多首。許多詩歌情感真摯動人,藝術感染力強烈。家書意象是宋代親情詩的一大特點,用詩歌形式傳達家書中難以言表的復雜情感;借用敘事詩的創作手法在親情詩中安排家族事務;用借景抒情、夸張想象、烘托渲染等詩歌寫作技巧豐富并深化作者內心的感受。這是親情詩的家書意象在寫作對象、詩歌內容、情感表達等方面的突出特點。

二、親情詩的寫作對象

宋代親情詩的寫作對象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家族成員,父母、叔伯、兄弟、姐妹、妻妾、兒孫、子侄,以及姻親戚里,這與家書的寫作對象幾乎重合。從寫作對象的數量分布上看,兄弟之間的親情詩數量最多,其次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再次是長輩寫給侄子、外甥、叔伯、舅舅等親屬的,這與宋代家書的情況相吻合。

但親情詩與家書的寫作對象也有一些明顯的差異,宋代文人寫給妻妾的家書幾乎絕跡,寫給母親、姐妹、女兒、孫女或其他女性親屬的書信也寥寥無幾。而親情詩中這一類的詩歌則不在少數。如王安石寫給姐妹、女兒的詩歌共17首,有《寄虔州江陰二妹》《寄朱氏妹》《自州追送朱氏女弟宿木瘤僧舍明日度長安嶺至皖口》《別鄞女》《示四妹》等,但王安石寫給她們的書信則無一存留。黃庭堅送別出嫁的妹妹也寫有《寄別陳氏妹》等詩,但家書則寥寥無幾。

宋代是教育十分發達的朝代,許多官宦家庭的女子都接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不僅飽讀詩書,而且能寫詩填詞,她們與家族中的男性親屬和丈夫互相詩詞唱和,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因此宋代文人也創作了不少的寄內詩,如歐陽修的《班班林間鳩寄內》《行次壽州寄內》;梅堯臣的《往東流江口寄內》;蘇轍的《雪后小酌贈內》《春日寄內》;賀鑄的《初見白發示內》;張耒的《在告家居示內》《十月十二日夜務宿寄內》;陳著的《憐貓示內》《示內》;王洋的《冬節日疾作不能親祀事但具禮不拜戲作示內》;蘇颋的《春晚紫微省直寄內》;劉兼的《江樓望鄉寄內》;陳子全的《軍中寄內》等詩。這些寄內詩是宋代文人士大夫與妻子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他們給妻子的家書則沒有留存下來。同樣,寫給家中女性成員的書信也極為罕見。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書信與詩歌兩種不同的文體導致文人對它們區別對待的結果。詩歌是古代的正統文體形式,正所謂“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保ā对姶笮颉罚┰姼枰阅殏魃竦恼Z言表達作者豐富難言的情感與想象,對于情感的表達得心應手。相對于詩歌,家書則顯得瑣碎通俗,它的主要作用是傳遞信息,情感的交流往往隱藏在竹報平安、談論家族事務、教育子侄的字里行間。文人往往把詩歌看作自己的重要作品,收入文集認真保存,并刊刻流傳,家書則不被重視,在自己的文集中也不會收錄。甚至一些家書中因為涉及某些敏感話題,還遭到了作者的刻意焚毀,這在后文將詳細論述。

三、宋代親情詩的內容

宋代親情詩的內容十分豐富,上至國家大事,如時局變動、戰爭外交;下至生活百態,如婚喪嫁娶、養生保健,無不在親情詩中一一呈現。問候家中親人、通報彼此近況,抒發羈旅在外的思鄉情懷、訓誡家中子侄、交流治學心得,也是親情詩的重要內容。親情詩反映出宋代家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其中上演著生活百態,也記錄著文人的心路歷程和家族的發展興衰。

親情詩在內容上與家書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明顯的差異。問候親人、交代家事、情感交流是親情詩的主要內容。許多親情詩幾乎就是一封用詩體寫就的家書,如歐陽修的《班班林間鳩寄內》:

高堂母老矣,衰發不滿櫛。昨日寄書言,新陽發舊疾。藥食子雖勤,豈若我在膝。

又云子亦病,蓬首不加髴。書來本慰我,使我煩憂郁。思家春夢亂,妄意占兇吉。

卻思夷陵囚,其樂何可述。前年辭諫署,朝議不加乞。孤忠一許國,家事豈復恤。

橫身當眾怒,見者旁可栗。近日讀除書,朝廷更輔弼。君恩優大臣,進退禮有秩。[1]

這首詩長達五百多字,在寄內詩中比較罕見。詩歌的內容也極為豐富,有聽聞母親和妻子生病后的憂心焦慮,有對自己在朝為官近況的匯報,在這首詩的最后,詩人花了很多篇幅向妻子傾訴自己為官多年的理想抱負和宦海沉浮的無奈,字里行間流露出歐陽修對妻兒家人的掛念和對親情的珍視。再如王安石的這首《寄吳氏女子一首》:

伯姬不見我,乃今始七齡。家書無虛月,豈異常歸寧。汝夫綴卿官,汝兒亦搢紳。

兒已受師學,出藍而更青。女復知女功,婉嫕有典刑。自吾舍汝東,中父繼在廷。

小父數往來,吉音汝每聆。既嫁可愿懷,孰知汝所丁。而吾與汝母,湯熨幸小停。[2]

王安石的這首長詩是寫給長女的,她嫁與當時宰相吳充之子吳安持,這是一樁門當戶對的婚姻。但自女兒出嫁后,父女七年不見,女兒對父母和娘家親人的思念之情可想而知。王安石在詩中用女兒夫貴妻榮、兒女雙全的幸福生活勸慰她。之后告知她兩位叔父的生活近況,最后用自己和妻子平安無憂的生活寬慰女兒,讓她不必牽掛家中父母,在夫家好好生活。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見王安石這位“拗相公”溫和親切、舐犢情深的另一面。

宋代以文治國和科舉取士的政策使得教育十分普及,不論是世家大族還是貧寒之家都十分重視對子侄的教育,勸學、誨學思想也成為親情詩中的重要內容。宋詩中大量的《示兒詩》《誡子詩》《勸學詩》都是這一時代特征的反映。其中涉及為人之道、為學之道、為官之道等家庭教育的諸多方面。

蘇軾在被貶惠州時所作的《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詩中寫道:

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譬如飲不醉,陶然有余歡。[3]

這是蘇軾在晚年經歷了宦海浮沉和黨爭傾軋之后對人生經驗的總結,也是對家中子侄的諄諄教誨。程珌在《勉子侄》詩中寫道:

外物不足恃,翻覆百年間。唯有萬卷書,可以解我顏。男兒貴立志,達人得大觀。[4]

詩人希望子侄立志讀書、建功立業。王安石在《贈外孫》詩中也寫道:“年小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五車書?!保?]這些親情詩都強調了立志讀書的重要性。

宋代寫作《示兒詩》最多的詩人當屬陸游,共二百多首,其中最主要的內容是教子讀書和作詩之法,這也是最為后人所重視的部分?!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保ā抖棺x書示子聿》)[6]“功夫在詩外?!保ā妒咀舆y》)[7]等詩句早已成為后人學詩的準繩。此外,南宋時期許多教子詩中涉及理學思想的學習心得和體會,如洪咨夔在《示諸兒》中寫道:

道大兩儀小,身寡萬物眾,此心能砥柱,斯文即隆棟。

書從羲孔來,字字濟世用。愈窮理逾邃,如探無底洞。[8]

詩人用理學思想發端依然是為了勸學。許多教子詩中也涉及為官之道的內容,如楊萬里的《大兒長孺赴零陵簿示以雜言》:

汝要作好官,令公書考不可鉆。借令巧鉆得,遺臭千載心為寒。汝要作好人……高位莫愛渠愛了,高位失,丈夫老,則老官職不要討。白頭官里捉出來,生愁無面見草萊。[9]

楊萬里在詩中告誡兒子要“作好官”、“作好人”,不要因為貪戀權勢和高位,而招致身敗名裂的下場。

議論時政在家書中是一個重要的內容,但在親情詩中幾乎絕跡,這與詩歌的開放性和流傳的廣度有關。宋代發生的幾次“文字獄”事件在文人士大夫群體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北宋時有蔡確的“車蓋亭詩案”、蘇軾的“烏臺詩案”、文彥博之子文及甫的“同文館之獄”,以及后來的“崇寧黨禁”。南宋初年,“秦檜贊成和議,自以為功,惟恐人議己,遂起文字之獄,以傾陷善類。因而附勢干進之徒,承望風旨,但有一言一字稍涉忌諱者,無不爭先告訐,于是流毒遍天下?!保?0]其中涉及到詩歌的就有“茶陵縣丞王庭珪作詩送胡銓,坐謗訕停官,辰州編管……大理寺鞫太常主簿吳元美謗詩獄……李光以忤和議,謫藤州,守臣言其作詩風刺,再移瓊海。呂愿中又告光與銓作詩譏訕,乃又移昌化軍?!保?1]盡管上述事件的主要人物和被牽連者真正得罪的原因并非因為詩歌,而是執政者有意清除政敵,在他們的作品中刻意穿鑿附會,利用文字羅織罪名、打擊報復,但是這種做法卻給文人的精神和思想上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和壓力,使他們在作詩時不敢隨意談論時事。所以在家書中存在的這一內容,在親情詩中卻極為罕見。

四、宋代親情詩中的情感表達

情感交流是親情詩的重要內容之一,家書中的情感交流往往直接具體,用直白淺近的口語化語氣表達對家人的關心和掛念。如歐陽修在給長子歐陽發的家書中寫道:

急腳子回時,于張永壽處覓些止瀉和氣藥,要與翁孫吃。向迎子、婆孫道莫斯爭,翁翁婆婆憶汝?!薄杜c大寺丞發書》[12]

歐陽修在信中用日??谡Z叮囑兒子照料孫兒、孫女,尤其是結尾的“翁翁婆婆憶汝”,把一位老人對家中兒孫輩的掛念和關心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家書中的情感表達直接真摯,而親情詩中的情感交流則與之有明顯的差別。詩歌更加注重借景抒情、烘托渲染等技巧,借以加深情感的力度和感染力。

如孔平仲的這首《寄內》:

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后心。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13]

此詩語短情長,借景抒情,用沿途所見的風景述說別后凄涼孤獨之感,日暮時分,詩人行走在冬日風雪交加的深山之中,對妻子和家人的思念與旅途的孤寂躍然紙上,情感表達的深刻和豐富是家書所無法比擬的。再如劉兼的《江樓望鄉寄內子》:

獨上江樓望故鄉,淚襟霜笛共凄涼。云生隴首秋雖早,月在天心夜已長。

魂夢只能隨蛺蝶,煙波無計學鴛鴦。蜀箋都有三千幅,總寫離情寄孟光。[14]

詩人用“獨上江樓”、“霜笛”、“早秋”、“長夜”等意象烘托出游子在外的孤單無依,對于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呼之欲出。接下來詩人連用“蛺蝶”、“鴛鴦”等表現男女相思之情的意象表達對妻子的深情和思念。結尾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離情之長、之苦,三千幅的蜀箋也不能寫盡。詩歌抒情的特點使親情詩中情感的交流有了更豐富的內涵。王炎在《寄德瑩弟》中寫道:“秋風白發欺來日,夜雨青燈憶往年?!保?5]僅僅兩句就寫出了詩人對歲月流逝的無奈和往昔美好時光的眷戀。陳師道著名的《示三子》詩用白描的手法寫出了父子久別重逢的驚喜,對乍見親人的心理描寫細致入微。

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唒。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16]

元祐二年(1087),陳師道與分別四年的妻兒團聚,喜極而泣,這首詩用樸實無華的筆觸寫下了詩人當時的內心感受,至情無文,卻感人肺腑。這樣的情感在家書中是很難用恰當的文字準確表達的,但詩歌卻可以借助用典、夸張、渲染、烘托等手段,傳達出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復雜深厚的情感體驗。

宋代數量眾多的親情詩作為家族成員之間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其意義和價值不容忽視,家書意象是親情詩中最引人注目的特點。親情詩的寫作對象涵蓋了幾乎全部的家族成員,尤其是寫給女性成員的詩歌,彌補了宋代家書在這方面的空白。親情詩的內容也豐富多樣,問候平安、交流情感、訓誡子侄等都在詩歌中一一呈現,情感的表達也更加復雜深厚。這些特點都是家書意象在親情詩中的突出體現。

猜你喜歡
代書家書親情
清晨憶家書
一封家書
重讀“紅色家書”
見證人先于立遺囑人死亡,遺囑是否有效
孫女代書遺囑有效嗎
偽親情何以大行其道
一封遲到15年的家書
增進親情的項目推薦
代書遺囑,必須簽名
親情故事兩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