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院體花鳥畫中的“格物致知”

2020-01-26 05:48姜易藝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程式

姜易藝

摘 要:臨摹宋代花鳥小品,遵循其嚴謹繁復制作程式是現今學習花鳥畫的必經之路,但在如此快節奏的現代化社會中生活的人們已難能體會“格物致知”的嚴謹與精微,如今不愿接受約束,追求西方所謂的“自由”的呼聲越來越高。文章尋求“格物致知”在宋代院體花鳥畫中的體現,進而引出宋代院體花鳥畫是如何體現“格物致知”的精神,從而促使自身審視自我的創作狀態。

關鍵詞:宋代花鳥畫;程式;“格物致知”

一、“格物致知”與宋代院體花鳥畫的程式

“格物致知”最早出現于《禮記·大學》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雹購倪@段話中可以看出作為八目之首的“格物致知”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雖然因其沒有做更多詳細論述,后人對此爭議頗多,但從此句可以看出由外向事業到內向修養再到外物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中,“格物”是這一循環系統的根本?,F今對“格”的解釋為“推究、探究”②;而“致”有“推極、求得”之意③?!案裎镏轮奔词侵笍氐琢私馐挛?,將事物的原理法則一一推究明白,從而總結為理性知識,獲得淵博的學識。

程、式皆為法也④。前人總結經驗使其發展成程式,其目的就是便于后人學習,“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作理論,即是說藝術創作來源于師法自然,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夠自動地成為藝術的美,對于這一轉化過程,前人所總結鋪墊的程式便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才會有“師古”⑤這一說法。宋代花鳥對程式的要求近乎苛刻,從觀察、寫生到構思與構圖甚至是用筆和賦色都有著嚴謹的程式,需要以沉靜平和的心態來面對每一個環節,而這種近乎修行的作畫狀態正是“格物致知”的生命精神。

二、“格物致知”在宋代院體花鳥畫中的體現

宋代院體花鳥畫的寫生強調師法自然,對物形、物理求真求準以達到“格物之精”。畫家為了便于觀察花鳥的生長狀態,而疏鑿池沼,蓄養花鳥⑥;或捕捉草蟲,“籠而觀之”⑦。以“寫生”著名的趙昌每日清晨繞欄諦玩,對花調色寫生⑧;畫獐猿極致臻妙的易元吉為切身觀察猿狖獐鹿游湖入山百余里⑨。宋代花鳥畫家畫花果草木時對四時景候、陰陽向背、筍條老嫩、苞萼后先,皆求把握準確;畫飛禽走獸時對結構細節更是要求嚴格,“自嘴至尾足皆有名,而毛羽有數”⑩,務求生動逼真。

《畫繼》有記:“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結實,喜動天顏,偶孔雀在其下,亟召畫院眾史令圖之。各極其思,華彩爛然。但孔雀欲升藤墩,先舉右腳,上曰:‘未也。眾史愕然莫測。后數日,再呼問之,不知所對,則降旨曰:‘孔雀升高,必先舉左。眾史駭服?!??輥?輯?訛“孔雀升高,必先舉左”的規律絕不是觀察一兩次便可以下結論的,這是通過長期觀察積累方能得知,宋徽宗研究事物之精微令人嘆服。又有一則記徽宗賞月季云:“徽宗建龍德宮成,命待詔圖畫宮中屏壁,皆極一時之選。上來幸,一無所稱,獨顧壺中殿前柱廊栱眼斜枝月季花。問畫者為誰,實少年新進,上喜賜緋,褒錫甚寵。皆莫測其故,近侍嘗請于上,上曰:‘月季鮮有能畫者,蓋四時、朝暮、花、蕊、葉皆不同。此作春時日中者,無毫發差,故厚賞之?!??輥?輰?訛宋徽宗對于月季的觀察著實細微,筆者家中亦有月季,曾因此則典故而著意觀察,月季花受日照及溫度影響的確易變,而且有些月季是似天鵝絨一般的表面,不同光照不同角度顏色亦是不同。蘇軾曾曰:“山石竹木、水波煙云,雖無常形而有常理……以其形之無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謹也”。?輥?輱?訛這里的“常理”包涵了物理和人意,是合客觀規律性與合創作目的性的統一。宋徽宗通過長期的觀察而把握事物的“常理”正是“格物致知”的體現。

南宋理宗時期,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譜》序中曰:“余于花放之時,滿盱清霜,滿肩寒月,不厭細徘徊。于竹籬茆屋邊,嗅蕊吹英,挼香嚼粉,諦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瓐D寫花之狀貌,得二百余品?!彼尾室苍f自己“辟圃以栽,筑亭以對”梅花,這足以證明宋伯仁寫生梅花注重親身觀察與實際體驗,而宋伯仁的作品《梅花喜神譜》,相比之于梅花畫譜,更像是記錄宋伯仁格物思想過程的“格梅譜”。

三、“格物致知”對現代工筆花鳥畫的意義

宋代院體花鳥畫中的“格物”并不是追求簡單的形似,而是通過對物的細致觀察將繪畫內容、程式語言與主觀情思高度統一加之“內自省”的思考方式以求“得物理,致吾知”。正因這種體現在繪畫中的對事物本體生命強烈的再現熱情與精細不茍的“格物”態度、潛心體悟的求理精神相融合,宋代院體花鳥畫既寫實又包含了畫家們的主觀情思,繪畫認識方式及認識目標也由“形似”升級到“形神兼備”。形神兼備的宋代院體花鳥畫使人醉心于其營造的充滿生機的花鳥世界里,“格物致知”的精神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精神對后世都有著深遠影響。

而反觀近年各大工筆花鳥畫展,其創作狀態可謂蔚然大觀:一些工筆花鳥畫創作的技法精細嫻熟,場面宏大,似乎昭示著中國工筆花鳥畫創作炫技時代的到來,但許多畫作不過是照片再現或寫生稿的放大充實。這已失去了藝術創作的意義——境非心造,便不能使觀者得到其精神,要達到神形兼備就更是遙不可及了。并且“學院派”對各種繪畫門類吸收借鑒的同時,“做”的痕跡卻越發不可收拾,移花接木、照葫畫瓢使得工筆畫創作成了一鍋“夾生飯”,不知所謂的技法失去其表現力,顯得失“度”和無“趣”,“格物致知”的思想幾乎消磨殆盡。然而隨著世界和社會的環境激變和不同文化的摩擦碰撞,“格物致知”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照搬已有的經驗只會使藝術創作落入俗套,甚至淪為“行畫”。

形神兼備的宋代院體花鳥畫是中國花鳥畫中的瑰寶,其法度嚴謹精微,文化底蘊博大深厚,學習宋人“格物”之嚴謹、法度之森嚴能使人領略到古時青燈苦讀的沉穩與靜美,不失為現如今快節奏生活的一片世外桃源——這既是一種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亦可以擺脫浮躁的創作狀態。當代快節奏的生活、目不暇接的圖像、效果各異的藝術品無時不在沖擊著受眾的視覺,從而影響著其生活態度?!耙灰钩擅薄皹s獲大獎”等都在挑戰著眾人本已不安的情緒與內心。宋代花鳥畫中嚴謹而沉靜的程式與“格物致知”的思想似乎在用一種久遠的語言訴說著那遠離的話語,盡管是那么的低沉和微弱。然而正是這種近乎修行的狀態卻能使實施者在其中找到一種寧靜的空間,“大音希聲”正是宋代院體花鳥畫的另一種聲音。擺脫浮躁的創作狀態,潛心體悟“格物致知”的精神,將求理尋真與主觀情思相結合,靜心“修行”,方能利用千百年前沉淀下來的藝術精華充實自身的創作。

注釋:

①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3頁。

②《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鄭玄注:“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薄掇o?!?,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495頁。

③《禮·大學》“致知在格物”,朱熹注:“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薄掇o?!?,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402頁。

④程,法也?!对姟ば⊙拧吩唬骸胺讼让袷浅??!薄掇o?!?,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145頁。式,法也,模范也?!稌ふf命》:“百官承式?!薄掇o?!?,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077頁。

⑤言效法古昔也,《書·說命》:“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薄掇o?!?,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026頁。

⑥“嘗于長沙所居舍后疏鑿池沼,間以亂石叢花……蓄諸水禽,每穴窗伺其動靜游息之態,以資畫筆之妙?!薄缎彤嬜V·易元吉》,盧輔圣編《中國書畫全書·二》,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版,第394頁。

⑦“曾云巢無疑工畫草蟲,年邁愈精,問其秘傳,云巢笑答:‘自少時,取草蟲籠而觀之,窮晝夜不厭,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復就草地之間觀之,于是始得其天?!绷_大經:《鶴林玉露》,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43頁。

⑧“每晨朝露下時,繞欄檻諦玩,手中調彩色寫之,自號寫生趙昌?!狈犊b:《東齋記事·卷四》,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36頁。

⑨“嘗游荊湖間,入萬守山百余里,以覘猿狖獐鹿之屬,逮諸林石景物,一一心傳足記?!薄缎彤嬜V·易元吉》,盧輔圣編《中國書畫全書·二》,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版,第393頁。

⑩“韓若拙,洛人,善作翎毛。每作一禽,自嘴至尾足皆有名,而毛羽有數,政宣間兩京推以為絕筆?!编嚧唬骸懂嬂^》,盧輔圣編《中國書畫全書·三》,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頁。

?輥?輯?訛?輥?輰?訛鄧椿:《畫繼》,盧輔圣編《中國書畫全書·三》,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版,第297頁。

?輥?輱?訛蘇軾:《東坡易傳·卷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頁。

參考文獻:

[1]辭海編輯部.辭海[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傅熹年.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3[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3]盧輔圣.中國書畫全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

[4]陳炎.中國審美文化史[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

[5]劉道廣.中國藝術思想史綱[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09.

[6]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7]孔六慶.中國畫藝術專史:花鳥卷[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8]徐書城.中國繪畫斷代史:宋代繪畫[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9]李來源,林木.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

[10]俞致貞.工筆花卉技法[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

[11]盛天曄.宋代花鳥[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1.

[12]馬嘯.宋畫匯珍[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2.

[13]張東華.格致與花鳥畫[D].中國美術學院,2010.

[14]羅大經.鶴林玉露[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5]范縝.東齋記事[M].北京:中華書局,1980.

[16]蘇軾.東坡易傳[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17]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3.

作者單位:

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

猜你喜歡
程式
董維松《民族音樂結構型態中的程式性與非程式性》文獻綜述
程式的養分
學術寫作程式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殃怪與禳解:壯族麼經所見禁忌文化研究
淺談在贛劇歷史中表演藝術的發展
漢畫像石圖像:程式與秩序
戲曲導演藝術特征分析
廣汽傳祺增程式電動車型首發
戲曲音樂的“程式”再思考
淺談中國戲曲形式的程式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