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境外經貿合作區融入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

2020-02-19 12:04陳雪旭
現代營銷·經營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東道國融入

摘 要:境外經貿合作區是我國與東道國實現互利共贏的合作平臺,對雙方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對當地的融入情況來看,合作區在促進就業、增加稅收和改善民生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通過分析合作區的發展現狀,探究合作區進一步融入當地所面臨的挑戰,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促進合作區保持穩健發展態勢。

關鍵詞:境外經貿合作區;東道國;互利共贏;融入

境外經貿合作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對外投資新模式,為我國企業抱團“走出去”搭建起重要的橋梁。自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合作區數量持續增加,區域分布范圍更為廣泛。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我國企業在46個國家在建初具規模的113家合作區累計投資366.3億美元,入區企業4663家,上繳東道國稅費30.8億美元。園區的建設發展促進了當地稅收的增加,同時也在解決就業問題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截至年末,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已超30萬個。不難看出,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對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帶動作用。從區位視角來看,超七成合作區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區所在地大多為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其具有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勞動力價格較低、自然資源豐富等特點。從產業視角來看,合作區主導產業通常是我國發展較為成熟且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產業,相對于東道國而言具有比較優勢,易于實現產業互補。合作區的發展與東道國的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為推動合作區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東道國產業升級,合作區應積極融入東道經濟社會發展之中,打造“雙贏”的發展局面。

一、融入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

(一)利于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合作區可持續發展

境外經貿合作區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重要載體,合作區融入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于推進與落實“一帶一路”倡議起到加速器的作用,符合“一帶一路”倡議“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我國與東道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合作區突出強調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秉承合作共贏的理念,也利于推動自身的長遠發展。

(二)利于提升勞動力技術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大部分合作區所在地具有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成本低的

區位優勢,但也存在勞動效率低、勞動力技術水平不達標等問題。合作區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通過加強對員工進行專業化的技能培訓,使得問題迎刃而解,推動東道國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作為產能合作的平臺,將我國發展優勢與東道國產業需求相結合,實現資源優勢互補,促進東道國產業轉型升級。

(三)利于加強聯系紐帶,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我國企業對于東道國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相對陌生,對相應的法律法規也缺乏系統了解,甚至還有部分地區居民對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存在誤解,這就使得合作區在投資建設的過程中面臨阻礙和存在較多潛在的風險。只有將合作區發展與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使雙方之間聯系紐帶逐漸增強,促進雙方共同進步,共享發展成果,才能消除當地相關疑慮,贏得本地居民的認可,從而利于降低合作區運營風險。

二、融入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挑戰

(一)主導產業與當地融入不足

我國企業“走出去”不僅是為了尋求與開拓海外市場,轉移過剩產能,更重要的是與東道國進行產能合作,與當地產業發展需求相對接。從合作區內產業和東道國產業視角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一是,合作區主導產業定位不清晰,與當地產業發展結合度不足;二是,合作區內入駐企業之間關聯度不足,不利于產業鏈的形成與發展。部分合作區對東道國實際產業需求缺乏深入了解,使得當地發展優勢沒能得到充分利用和發揮。從園區類型來看,加工業園區所占比重最大,主導產業多為紡織業、服裝業、機電、建材、木材加工等我國傳統優勢產業,產業結構仍以中低端產業為主。

(二)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

合作區基礎設施的建設程度關系到合作區的招商、生產、運輸等,因此我國企業“走出去”起先需要著手解決的就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在區位選擇上通常偏向于市場潛力和貿易互補性較大的發展中國家,但這些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通常較為薄弱,且合作區所在地往往距經濟發展中心區域較遠?;A設施不足加大了企業開發成本,影響了合作區與外部的聯系,制約產業轉型升級,對于合作區融入當地經濟增加了難度,影響合作區的發展。

(三)東道國企業參與度不高

當地企業無論是在對市場的了解程度或是與政府部門的溝通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優勢。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入園投資建廠,合作區內入駐企業數量逐漸增多。但是從入園企業來看,東道國企業數量往往占比較低,合作參與度不高。以越南龍江工業園為例,截至2018年末,園區入駐企業共45家,主要來自于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而越南本地企業僅為1家。隨著合作區的深入發展,當地企業參與度顯得極為重要,合作區與當地企業合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政策建議

(一)加強合作區產業規劃定位,促進產業融入

首先,合作區需明確主導產業定位。在合作區規劃初期加強對當地市場考察調研,分析當地的發展現狀和與我國的產業互補性,并積極主動與當地政府協商溝通,充分了解東道國相關的政策制度、產業需求和發展規劃,促進合作區產業融入;其次,規范合作區招商,使相關配套產業逐漸完善,促進產業集聚;最后,合作區應做到“未雨綢繆”,需為合作區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雙方的產業合作也將向更高水平邁進。合作區應打造出自身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加強科技創新,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發展。

(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從園區內和園區外兩個視角來看:一是,加快園區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園區道路、水電、通信網絡等與當地基礎設施相對接,保障園區正常運營。二是,加強園區內空間規劃布局,促進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一些園區已建成如排水、排污、發電等基礎設施工程,如:泰中羅勇工業園、越南龍江工業園、中印經貿合作區等園區內配套設施相對完備,在園區規劃布局方面值得學習借鑒,當然也需因地制宜。隨著園區產業集聚效應的顯現,園區內企業數量和員工人數逐漸增多,為園區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也尤為重要。除此之外,在合作區的發展之中牽頭企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要統籌園區建設發展,為入園企業做好相應的服務,同時在融入當地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方面也要起到模范帶頭效應。使園區入駐企業之間相互配合,發揮合力的作用,共同為園區在東道國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三)加強合作區宣傳力度,推動招商合作本土化

加大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在東道國的宣傳力度,大力吸引符合園區發展要求的當地企業入駐。充分利用本土企業在當地的發展資源和影響力,從而推動園區招商進度,加強雙方之間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本土企業“向導”的作用,利用其對當地文化、風俗、制度、法律法規的了解和與當地政府以及其他管理機構的溝通優勢,幫助企業將當地文化融入日常管理之中,從而避免文化沖突,克服“水土不服”的難題。同時,合作區在規劃建設時,可采用與東道國有實力的企業聯合開發建設的模式,能有效降低合作區運營風險,推動本土化戰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1]沈銘輝,張中元.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一帶一路”上的產能合作平臺[J].新視野,2016(03):110-115.

[2]祁欣,楊超.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若干問題探討與建議[J].國際貿易,2018(06):30-33+66.

[3]鄒昊飛,杜貞利,段京新.“一帶一路”戰略下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研究[J].國際經濟合作,2016(10):41-45.

[4]洪聯英,張云.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與企業“走出去”戰略[J].國際經貿探索,2011,27(03):48-54.

[5]張寅.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現狀研究[J].中國商論,2018(22):66-67.

[6]張金杰.中國境外經貿園區發展面臨的機遇、挑戰與經驗總結[J].經濟縱橫,2018(07):52-58.

作者簡介:陳雪旭,女,江西省新余人,溫州大學商學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經濟與國際化。

猜你喜歡
東道國融入
跨國公司在東道國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國別差異
外商直接投資對區域內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
東道國不同所有制類型企業競爭力變化對跨國公司總部策略的影響
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直接投資影響因素分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作用
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經濟全球化下的跨國公司本土化研究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跨國公司對東道國國家競爭力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