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大學生通識選修課《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教學思路

2020-02-22 15:59葉發體
山東紡織經濟 2020年3期
關鍵詞:民族服飾服飾文化服飾

徐 昕 ,葉發體

(1.廣西民族大學民族研究中心,廣西 南寧 530006;2.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廣西少數民族人口眾多,其中有11個世居少數民族,即壯、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豐富的植物資源和多樣化的氣候地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飾文化。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族群認同和文化價值觀的表達。而學校教育則提供了平等看待多元文化傳統的平臺。

如今因民族文化傳承場域的變遷和家庭場域的消隱使得學校開始擔負起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服飾作為一種外顯的符號,表達著群體意念和審美意識,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越來越多的地方高校將地方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列入通識選修課程,是區域特色文化傳承的最佳途徑。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辨識各民族的服飾及其發展脈絡,體味服飾技藝的艱難傳承,理解服飾的文化表征,培養學生對地域歷史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1 現狀

服裝史是2003年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服裝設計和工程專業的主要課程,是藝術設計(服裝方向)與服裝設計和工程兩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1]。一般有國內外兩部分內容。其中中國服裝史部分是從時間角度分析服裝發展的變遷,培養學生現代服裝設計的理念,會涉及到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內容。

為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關于“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的要求,伴著發展地方經濟和傳統文化保護的呼聲,不少地方高校根據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辦學思路,將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融入到藝術設計的相關專業中。廣西的高校對此也做了很多成績。比如廣西藝術學院的重點學科“設計學”下設置了民族服裝與服飾研究的方向,強調民族藝術元素與設計教育融合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也將民族服飾文化要素融入相關設計專業。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將廣西少數民族服裝應用設計列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等等。

當今,對回歸鄉土的向往以及多元文化的推崇,人們對民族服飾有了更多的期待。2017年3月12日國務院同意并發布了由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制定的《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確定了“振興傳統工藝”的重大任務。民族服飾文化屬于傳統工藝,由技和藝構成。在地方高校,開設民族服飾文化的通識選修課,旨在通過高校的教學、科研平臺,普及推廣、深化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讓民族服飾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對承續民族精神,保持文化特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并努力構建承擔未來傳承使命的學科體系。

2 教學設計

與服裝設計專業的基礎理論課“服裝史”不同,地方高校選修“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課程的學生來源更廣泛,程度不一,更多的是非設計專業的學生。因此學校應根據自身所處民族地區特點,以地方文化為根基,來進行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講授。

2.1 服飾本體的突出

既然服飾是課程內容主體,所以在講授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時也要注重其學科系統性,要讓學生不僅僅了解當代的民族服飾風貌,也要了解服飾的歷史積淀,從歷史的角度回看服飾的繼承與發展,交流與融合。

首先從服裝學的角度,介紹少數民族服裝的造型、結構、色彩和材料,讓學生結合相關的圖片和文字材料,通過對大批作品觀賞的基礎上,從繁雜的支系服飾形象中,提煉出典型特征,形成對各民族服飾的印象。

其次,從歷史學的角度,在描述某一服裝現象的同時,將服裝發展的脈絡串接起來。在備課時收集大量的考古學、美術史、文學史、宗教史等相關知識來豐富拓展教學內容,以歷史畫卷形式增添故事性及豐厚感,引導學生加深學習印象,增強對服飾藝術的領悟和理解。

在講述少數民族服飾時,要進行不同區域、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服飾對比,這樣更容易形成歷史的縱深感和服飾特征的輪廓化。當講解廣西隆林花苗女子服裝時,系于其裙前長度在膝蓋以下的刺繡圍腰,是“蔽膝習俗的遺留”[2],可以將其與服裝史中上衣下裳形制結合起來論述。服飾古制在學生腦海里就會有直觀的印象,而不再是空洞的詞條和抽象的概念;廣西南丹白褲瑤女子百褶裙腰頭兩端有系帶,穿著時從腰后向前圍裹,繞體一周。這種一片式的結構,還見于廣西三江的侗族,云南丘北的花苗等等。同時還可以和明清兩代流行的襕裙進行聯系。如《清俾類鈔》載:“襕裙,自后圍向前以束腰”[3];講述廣西南丹白褲瑤女子夏服時,要詳細介紹其形制:前后兩塊布在兩肩處縫合連接,無領無袖,穿上后兩塊布自然披落在前胸和后背。后背的彩色絲線繡有瑤王印。依據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認為“用兩幅較窄的布對折拼縫的,上部中間留口出首,兩側留出臂。它無領無袖,縫紉簡便,著后束腰,便于勞作……其名稱應叫‘貫頭衣’”[4]。同時結合早期貫頭衣的形制,如西雙版納的布朗族即將一幅布對折,其中剜一洞,即可穿著??梢钥闯鲐烆^衣的發展脈絡。將這些互相聯系,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打開眼界,將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相同或類似的服飾形象聯系整合,從而增強對知識點的識記。同時學生也對民族服飾的歷史價值有所認識,認清民族服飾的“活化石”作用。

此外,從交流的角度講述中華傳統服飾的融合豐富,促進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理解民族文化,增強學生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意識。胡服騎射是民族服飾融合的典型范例,促進了中原華夏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融合。周錫保先生認為“趙武靈王改變服飾,當時亦有影響他處者,也給服飾起了不小的影響”[5]。壯漢文化的交流,導致壯族服飾的變化。宋以后壯人的左衽衣改同漢人的右衽衣[6]。清代白山司(今屬馬山)壯人“平日皆跣足,遇年節及喜慶宴會,男著襪履,女躡花鞋,悉以布為之”[7]。湘西的苗族女性自清代雍正“改土歸流”之后,服飾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如將原來穿的紅裙改為褲子,愛用類似云肩的披肩裝飾。[8]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也使得不同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也是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的。

第三,從工藝學的角度。少數民族因地制宜,發展出獨具特色的織造、印染、刺繡以及銀飾制作等服飾工藝,這些屬于“傳統工藝”的一部分,“具有歷史傳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主要使用手工勞動的制作工藝及相關產品,是創造性的手工勞動和因材施藝的個性化制作,具有工業化生產不能替代的特性”[9],其間蘊含了豐富的地方性知識。壯族的竹籠機通過竹編花本實現了花紋的循環操作,體現了傳統機械的精妙;苗族、侗族的亮布工藝使用薯莨、紅辣椒、雞蛋清和捶打,體現了獨特的染整工藝;廣西南丹白褲瑤的粘膏染,所使用的防染劑即為當地獨有粘膏樹的樹汁。工藝是服飾美實現的基礎,了解、關注工藝的制作流程,才能更深刻認識服飾的價值。分析傳統工藝蘊含的豐富科技內涵,有助于使之成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泉源和文化發展的有機力量,從而能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0],傳承和豐富發展手工技藝。

2.2 文化背景的強調

服飾的發展變化歷史,是生活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服飾由于地理環境、經濟、民俗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具有顯著的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作為一種文化特質,是一個地方性族群文化社會在歷史上形成的一種自我形象的定位[11]。雖然現代化侵襲,但是原生態的文化作為一種潛存的意義結構仍然構架著人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引導學生將這種服飾的差異性帶入到文化的語境中進行解讀,才能更好深化學生對民族審美、民族心理等的理解,也避免過重強調服飾的細節特征,避免程式化地講述,從而造成過多知識點的識記。

民族文化的滲透,豐富了教學內容,但是要明確背景內容在各章節滲透的具體切入點。要根據教學重點,選擇相關的具有代表性、影響性的視頻影像或是圖片進行多媒體教學,通過示范、講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主動的學習與研究中去,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講述融水苗族服飾時,筆者選擇了“坡會”這個切入點。坡會是苗族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節日,是一個在村外田邊、山坡或河灘舉行的交際和娛樂性節日[12]。坡會綜合了各種苗族文化元素,它包含的各文化成分之間有較強的內在邏輯性和關聯性。為了教學內容緊湊,在“廣西故事”(苗族坡會)的基礎上,以苗族姑娘阿霜作為單線剪輯。重點突出苗族女性的盛裝、銀飾,服飾的交往功能以及當代苗族姑娘對傳統服飾的看法。通過這樣的內容編排,學生可以在真實語境中了解到民族服飾,具有代入感去思考相關問題。

民族文化的融入,包括民間文學、信仰習俗、工藝技術、形式審美等內容,涉及民族學、歷史學、社會學、設計學、美學等多學科,打通了不同學科之間的壁壘和條塊分割,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同時滿足不同學生的求知需求:既滿足學生對“異文化”的了解興趣,同時可以深化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以及彌補“在地文化”的認知缺陷。

2.3 與日常實際的聯系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性中凝聚著許多新的靈感。通過課堂教學的引導和啟發,包括嚴謹的知識構架以及直觀的視覺體驗,拓寬學生知識面和眼界,培養學生對少數民族服飾的體悟和鑒賞,從而讓學生走出“民族服飾就是古舊傳統”的思想誤區。

可以通過一些知名設計師的作品,以及常見品牌的產品作為案例,將民族服飾與現代服飾做對比,講述某類服飾的特征以及時尚的發展趨勢,啟發學生從中發現認識美。在講述披裹衣式及貫頭衣時,引導學生總結這類服飾的特征即為面料樸素單純,寬松簡潔,利用腰帶的系扎,形成優美的垂褶,從而在平面衣料上形成立體感和韻律感。在追求返璞歸真的今天,這已成為當今服裝設計的一個潮流。雖然學生來源多元,但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生興趣,啟發學生運用立體思維方式,發掘美的素材,理解鑒別美,以及形成自我的意向表達能力,并運用到自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將本土的地方性知識和現代性資源融合起來。

3 “在地化”教學效果

“在地化”教育,即尊重“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認知基礎,將教育與生活、與地方、與當地生態聯系起來,將地方與環境貫穿于教育教學的過程語境中,使之形成主動式、參與式、倡導生態關懷并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盵13]對民族類大學來說,招收的很多學生大多來自民族地區。比如廣西民族大學作為面向全國招生的民族高等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將近兩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50%。因此地方高校,尤其是民族類高校,更應考慮自身實際,進行“在地化”特色建設,融入本土知識。

首先,民族服飾的學習,能夠系統深入地了解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的發展,也能更加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各民族服飾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體現中華文化的“多元”。而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服飾文化的交流交融,相互借鑒,相互關聯,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整體性及共同性。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把握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提和基礎。筆者所在的學校對此也非常地關注和重視。由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民委四部委聯合設立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為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和智庫平臺,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民族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重要手段。此次獲批為第一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的10家單位中,廣西民族大學是唯一一所獲得批準的地方高校。

其次,通過服飾為代表的民族文化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民風民俗,對各具特色的文化、習俗和認知傳統給以應有的了解和尊重,增強學生的文化包容,促進各民族學生的互融共通,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使學校教育沐浴在和諧文化之中。

第三,學生只有在了解文化的基礎上,才具有文化主體性:即對現代化的“自主的適應”。這既是對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相契合要素的挖掘與選擇,更是在本土文化與異文化相沖突之時,主動參與、學習與調適的能力[14]。在地化教育能深入到當地的生產生活實際中,讓學校與文化知識真正成為滋養鄉村社會振興的源泉。比如少數民族的服飾工藝是鄉村農耕文化的一個濃縮。鄉土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鄉村振興就要在繼承傳統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守住文化根脈,立足現實需要,珍惜文化資源,并且面向未來發展。

總之,民族化和特色化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霸诘鼗笨梢詾閷W校注入發展活力,彰顯學校的文化特色,打造良好的學校品牌,提高學校的聲譽?;谠诘鼗逃暯堑睦碚?,其目的是實現文化自信與協調共生的教育發展,從而為民族地區鄉村全面振興與長久發展提供堅實的智慧支持。

結論

服飾是“歷史文化遺產的描述者”[15],民族服飾作為活化石,相應地反映出歷史的層次性和社會生產力以及服飾的發展階段。大學生通識選修課《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開設,在服裝史教學的基礎上,教學設計應結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點,打破學科壁壘,培養學生尊重傳統和文化自信,也凸顯了學校的“在地化教育”特色。

猜你喜歡
民族服飾服飾文化服飾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代生活的運用
動物“闖”入服飾界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雪人的服飾
傳統茶元素與民族服飾設計的融合探討
甘丹頗章時期藏族服飾文化解讀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凈美雪頓·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裝與服飾文化展演活動盛大舉辦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