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護理實踐能力的規范化體系建設現狀

2020-03-01 04:44蔣曉紅覃海森譚益冰葉澤兵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24期
關鍵詞:災難災害救援

蔣曉紅,覃海森,譚益冰,葉澤兵*

(1.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廣東 廣州 510317;2.廣州市中醫藥大學護理教研室,廣東 廣州 510504)

1 國外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護理實踐能力的規范化體系現狀

對于自然災害和嚴重突發事件的地區醫療救援工作,先進國家都予以高度重視,美、德、日等國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完善的醫療救援區域中心。形成了一個反應及時和高效能的緊急醫學救援裝備機制和體系。

1.1 美國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護理實踐能力的規范化體系現狀

YEYan等[3]報道,在美國“9.11事件”以后,該國對緊急醫學護理學予以了高度重視,建立了聯邦災難心理衛生服務和緊急事件處理系統,并在學校設定了有關課程,以此提升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素養。聯邦政府對緊急醫學隊伍急救知識及技能極為重視,在各地區建立了醫學救援培訓基地。通過循環培訓法來不斷提高全聯邦的應急救援能力。

美國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護理實踐能力培訓內容包括[5]:①護士了解并參與當地或國家緊急事件的規劃和實施響應計劃,并參與隨后的災難演習和繼續教育。②護士評估災害現場(站點)是否存在災難受害者。護士通過分發和指導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設備來保障救援人員的安全。③護士在護理實踐活動中的參數范圍內工作,包括轉移、評估、分類和治療受害者,并作為通信鏈接描述現場和接收機構之間以及邊界內的個人和患者群體的狀況、接收醫院自身訊息。④護士參與策劃和實施受害者及其家屬的災難疏散和住宿計劃。⑤護士為受害者提供個性化身心護理,同時確保解決長期護理問題,以減少事件對社區、州、國家的影響。

1.2 德國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護理能力的標準化體系現狀

德國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與其他發達國家緊急救援隊伍有顯著的不同,其原因在于具有專業醫學救援知識和技能的志愿者為該國緊急救援隊伍的主體,志愿者規模達到180萬。其法律中明確規定,所有年輕人都要服兵役,假如沒有,則一定要服消防役或民防役,而且還要成為應急救援工作的志愿者持續六年。使所有公民都具有保護他人的責任感,踴躍參與應急救援培訓、宣傳和一系列應急救援實踐,作為應急救援體系的主體。

為了持續提供合格的應急救援人員,規范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護理實踐能力,德國設立了專門的培訓機構對應急救援志愿者進行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只有經過持久嚴格的專業化培訓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應急救援志愿者。培訓通常包含兩個環節:其一是培訓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其二是展開模擬訓練。所有的志愿者組織都具有自身的培訓課程和體系。比如,該國的技術救援署具有八萬多名的救援志愿者,近九層志愿者分布在668個地方救援小組中接受基礎培訓,剩下的一層THW技術救援者在轄區兩所培訓學校內指導專業培訓和實踐救援培訓。以上措施的有效實施可以保證緊急醫學救援隊伍的護理實踐能力。

1.3 日本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護理實踐能力的規范化體系現狀

1995年阪神地震后,日本政府在全國建立了完備的災難醫學救治體系。災害護理學的相關研究在探索基于證據的方法論和護理理論架構上取得了深入發展。

日本提出災害護理的結構主要有三點[6]:災害或突發事件之前的準備工作、緊急應對和恢復重建的長期工作。①災害或突發事件之前的準備工作即提升了護理教育的重要性,還制訂了應對大規模災害時的應對指南。②緊急應對要求相關人員接納病人,確保住院病人的安全,而且還要給予生活方面的援助。③恢復重建的長期工作包含了幫助和關懷受災人員,使他們盡快恢復健康生活和地區社會重建等內容。

日本同樣具備自身完整的災后救援系統,也就是自衛隊和紅十字會,而且在創建之初就將相關的救援培訓與實踐教學內容納入到了教學計劃內。不僅將災害護理學納入到高等護理的基礎教育中[7],而且,急救醫學會護理分會設定了810個學時的應急教學培訓課程,以此來培育專業的急救護理專家[8]。

2 我國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護理實踐能力現況

國內緊急醫學救援體系主要由以醫院為主體,由院外急救、醫院急診和ICU三部分組成,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以往主要依托現有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展開,由衛生行政部門掌管轄區內緊急救援力量,這些力量來自于專家庫。一旦出現災害或緊急突發事件,則從專家庫內調出相應的成員構成緊急救援力量,同時確定指揮員。這樣的運行機制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建立起來的,這樣的救援力量具有分散、功能單一和彼此互不管轄的特征,只能對城市內某一個小型的突發災害事件進行急救,無法對大規模群體傷亡事件進行急救,完全缺乏相關的訓練和戶外實戰經驗,常常在實際應急救援中表現出裝備不齊全、場面混亂、多方指揮以及救援不當等現象。目前國內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護理實踐能力的現狀如下。

2.1 災難工作準備不足

相關研究對來自13個省份38家醫院共139注冊護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護理人員具備給災區人民提供有效的災害護理知識的能力[3],但其中部分護士沒有為災難工作做好準備[9]。同時,參與調查的護士對緊急醫學救援所需的技能要求認識有誤。Yan[3]調查研究發現護士強調三個最重要緊急醫學救援技能分別為:心肺復蘇、包扎止血固定以及應急管理。但相關研究表明[9]靜脈置管、生命體征觀察和監測以及大規模傷亡分類應為三項最重要的技能[10]。在我國的緊急醫學護理培訓中,以上技能并未得到重視。同時,護理人員認為心肺復蘇是一項基本技能,然而在現實災難中,通過心肺復蘇對受害者的復蘇可能很少。護士在災區的護理更有可能集中在照顧將要生存的人身上,而不是那些危重病人和垂死者。這與護士缺乏關于災難救援經驗和標準化護理培訓密切相關。所以,在緊急醫學救援護理實踐能力規范化培訓中,應模擬具體災難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2.2 心理護理不足

目前我國緊急護理培訓并未對災后心理護理干預進行規范化培訓,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將災后心理護理干預置于重要的位置,并采取相應的心理輔導以及社會支持,必要時協助受災人群申請心理醫生治療。相較于災害的物理影響,災害對災民所造成的心理影響更具破壞性、更長久[11],嚴重影響災民重新進入社會群體中,因此,亟需將災后心理護理干預列為緊急護理培訓的重要內容。然而在和平年代,絕大部分護理人員均無目睹或接觸災難的經驗。在災難發生的情況下,緊急醫學救援隊的護理人員出現壓力和悲傷情緒也是正常反應。因此,我國緊急護理規范化培訓也應對緊急救援護理人員進行自身心理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適應能力。

2.3 社會資源調控能力不足

雖然突發事件、意外傷害不可避免,但是我們仍然能夠通過提高公眾以及醫務人員的救護常識以及應急能力,達到挽救病員的生命,提高救治率、治愈率,減少傷死率、傷殘率。但現實情況是缺乏豐富的公眾應急知識和救生安全教育知識學習渠道,實操應急技能完全缺失,公眾作為首個目擊者的急救效能明顯弱化。雖然醫務人員專業的救死扶傷者,但是,在條件完備的醫院救死扶傷與在災害現場救死扶傷是完全不同的,災害或突發事件現場條件惡劣,而且缺乏醫療資源,面對混亂的災害局面,醫務人員因為缺乏實踐經驗和相關的專業知識常常不知所措,在災害處理上過于盲目,從而導致產生額外的損傷。

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及醫務人員應急救治能力,盡可能的規避和減少傷亡,是全社所認同的。然而,目前我省尚缺乏對公眾及醫務人員進行針對性應急技術培訓的基地。因此,建設緊急醫學救援培訓基地勢在必行,有助于對緊急醫學救援人員進行實踐能力的規范化培訓,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應急素質,對全社會積極應對各種突發災害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猜你喜歡
災難災害救援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的警示及應對
雷擊災難
緊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推動災害防治工作實現新跨越
災難報道常見問題及反思
災難來臨,我不怕——科技館一日游
地球變暖——最大的氣象災害
救援行動
話說“災難和突發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