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現狀調查

2020-03-12 09:08陳紅林徐淑貞黃志玲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對比翻譯閱讀

陳紅林 徐淑貞 黃志玲

摘? 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是培養文化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寫作教學是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手段。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要為學生傳播中華文化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教師一直致力于找到高效的教授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策略。在找到和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之前,本文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到高中生在平時學習中,一是很少翻譯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二是很少閱讀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文章,三是很少對比中西文化與風俗,四是很少觀看外國人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視頻,導致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缺乏足夠的輸入,寫作時表達不出,更別說傳播中華文化了。針對本研究的調查結果,筆者提出四個教學策略,分別如下:1.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翻譯滲透策略;2.中國傳統文化讀寫結合滲透策略;3.中西文化與風俗對比滲透策略;4.基于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傳統文化滲透策略;翻譯;閱讀;對比;外國人眼中中國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147-03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簡稱《課程標準》),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拔幕庾R是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蓖瑫r,《課程標準》中也強調了文化意識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所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培養文化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語寫作教學不僅能體現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也是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手段。但是通過查閱文獻和從教學實踐中了解情況,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對中國文化的認知比較薄弱;教師教學中重點關注歐美國家的文化習俗的了解和滲透,卻不知道怎樣在教學實踐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因此,筆者想通過本次調查研究,讓教師更好地了解高中生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的現狀,以便找到合適的教學策略,增強學生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培養學生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

一、調查的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采集信息,具體研究設計及過程如下:

1.問卷編制

筆者從五個維度編制問卷,并進行了初測和修訂,這五個維度分別是學生翻譯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的情況,學生閱讀中國傳統文化相關文章的情況,學生對比中西文化與風俗的情況,學生觀看外國人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視頻的情況,學生有關提高中國傳統文化寫作的建議。

2.對象選取

按照分層取樣和隨機取樣相結合的辦法,選取了廣州市第八十九中學高二和高三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4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55份。其中,高二學生為132人,高三學生223人。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 學生翻譯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的情況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尤其中國的成語詩詞等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翻譯也是學習英語重要途徑。吳育斌和溫惠良(2019)認為英語教師可以在句式練習的時候盡可能多地帶領學生翻譯一些有關于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句子,一方面深化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養成在英語作文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寫作意識。楊小輝(2018)認為教師可以布置經典古詩的翻譯任務,在不設定標準翻譯答案的基礎上,讓學生發揮想象力進行詩句的解讀及翻譯,而后結合學生的翻譯進行中英文效果的比對,感受古詩的魅力,嘗試反觀英語環境當中對這首古詩意境的了解。為此,本研究首先調查了學習翻譯中國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的情況。

從表一可知,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英語表達非常熟悉和比較熟悉總共占被調查人數的32.1%,而54.65%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英語表達不太熟悉,還有13.24%的學生完全不熟悉。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對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表達非常不熟悉。

具體來說,很少練習中國成語和古詩翻譯占被調查人數的51.83%,經常和偶爾練習的只占21.41%,而還有26.76%的學生從未練習過。同理,經常和偶爾練習中國常見地名和物品翻譯的學生占被調查人數的33.52%,很少練習的占56.62%,從未練習的占9.86%。由此可見,學生之所以不熟悉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英語表達的主要原因還是練習太少了。

除此之外,70.14%的學生認為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英語表達對寫作的幫助非常大和比較大。27.32%的學生認為有一點幫助,只有2.54%認為沒幫助。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增加練習的頻率可以很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2.學生閱讀中國傳統文化相關文章的情況

陸大慶(2017)認為閱讀屬于一種高效的輸入方式,對學生獲取豐富的語言材料有著積極的作用。譚凱尹(2018)認為通過讀寫整合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精準獲取信息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通過對語法正確、表達地道的篇章的模仿,把閱讀活動的輸入轉化成書面的產出,實現知識的鞏固。 因此,本研究針對學生閱讀中國傳統文化相關文章方面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從表二可知,經?;蚺紶栭喿x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英語文章的學生占被調查人數的29.3%,61.41%的學生很少閱讀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文章,甚至還有9.30%的學生從未閱讀過。那么49.58%的學生從試卷中獲取閱讀資源,從課內和課外的書籍中獲取的學生只有12.39%,從老師的補充獲取的學生占29.30%,從網絡中獲取的學生8.73%。

數據說明,超過半數的學生很少閱讀,主要原因還是他們閱讀資源受限,主要是從試卷中獲取。因此,老師可以在學生閱讀資源方面下功夫,深挖教材,多補充相關資源。同時,在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源的同時,可以深挖內容,詞匯和句型,因為41.13%的學生認為相關文章的內容可以運用于寫作當中,34.93%的學生和17.75%的學生分別認為相關文章的詞匯和句型可以很好地運用于寫作當中??偟膩碚f,63.35%的學生認為閱讀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英語文章對英語寫作的幫助非常和比較大,只有32.11%的學生認為有一點幫助,2.54%的學生認為沒有幫助。

3.學生對比中西文化與風俗的情況

馬莉(2011)強調在英語文化教學中加強中外文化對比,不僅能使學生直接了解母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之間的異同,而且能加深對母語文化的理解。她還提到要深挖教材中中國傳統文化,并且延伸和拓展教材,提升本族文化在文化學習中的地位。孟瑞平(2017)指出英語教師必須要有意識讓學生理解傳統文化與英語語義系統的差異,以及英漢文化因素的差別,從而學會表達,而不是生硬地照搬翻譯。為此,本研調查了學生對比中西文化與風俗的情況,具體調查結果見下表:

從表三可知, 42.54%的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和風俗的不同比較熟悉,將近相同比例的40.85%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和風俗不太熟悉。根據第二個問題,72.96%的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對于中西文化和風俗的了解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風俗。同時,23.94%的學生和66.76%的學生不太同意和完全不同意只學習西方文化而不學習中國文化的說法。說明學生都意識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風俗的重要性,而且19.72%的學生和44.51%的學生認為對比中西文化與風俗對寫作的幫助非常大和比較大,也有33.80%的學生認為有一點幫助,也就說明通過對比中西方文化和風俗的還是非常有助于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所以教師可以廣泛運用這種方法教授學生中國傳統文化,提高相關話題的寫作。

4.學生觀看外國人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視頻的情況

從外國人的獨特視角審視和認識中國文化,帶給學生了全新體驗,使其能夠用外國人的思維方式重新認識自己熟悉的中國文化,深刻的理解了國外人的思維方式,打破了學生的中文思維,建立起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讓其英文寫作更加接近于母語英文作者。因此,本研究主要通過調查學生觀看相關視頻的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具體情況見下表:

從表四可以看出,50.14%的學生很少觀看外國人介紹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英文視頻,自然而然沒有積累,所以54.65%的學生不能用到視頻中的詞匯和句型了。但是63.38%的學生和24.23%的學生認為外國人跟中國人眼里的中國傳統文化區別比較大和非常大,這里體現著思維的差異,了解外國人的思維方式,非常有助于我們學好英文。同時,調查也發現,25.92%的學生和43.38%的學生認為觀看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視頻對寫作的幫助非常大和比較大。通過上面調查數據可知,很多中國學生寫出來的東西太中式化,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接觸的原汁原味的外國視頻資源相對較少,這也提醒老師們需要多給學生提供相關視頻,音頻資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

5.學生有關提高中國傳統文化寫作的建議

為了給教師提供更加明確的指導,本研究也讓學生提出了有關提高中國傳統文化寫作的建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常做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短語和句型翻譯

(2)閱讀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新聞報刊和文章

(3)學習的課文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

(4)積累背誦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詞匯、句型,表達

(5)了解中西文化差異

(6)觀看帶英文字幕的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視頻、電影、紀錄片,新聞報道

(7)多寫多練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作文,學習和背誦相關范文

從學生的建議來看,學生提出的建議跟我們的調查的幾個維度內容高度吻合,第1點和第2點與本調查研究第一個維度翻譯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的情況相吻合,第3點與第4點與第二個維度閱讀中國傳統文化相關文章相吻合,第5點與第三個維度對比中西文化與風俗相吻合,第6點與第四個維度觀看外國人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視頻相吻合。最后學生還是提出希望能多寫多練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作文,學習和背誦相關范文。

三、調查總結及策略的提出

綜合本次調查各維度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發現,過半數的學生認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有必要,對寫作有幫助,但是他們面對的最大困難是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語言輸入太少,主要體現如下:

1.對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表達不熟悉,比如成語,詩詞,中國常見地名和物品翻譯都不太熟悉;

2.很少閱讀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英語文章,而且文章來源主要是試卷;

3.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風俗;

4.很少觀看外國人介紹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英文視頻,英文表達的思維很難形成。

寫作是一種語言輸出的方式,前提是有足夠的語言輸入?;诒敬握{查研究,筆者提出了以下四個滲透策略的設想:

1.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尤其中國的成語詩詞等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第一個滲透策略是采用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翻譯滲透策略,旨在讓學生對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2. 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是試卷,學生主要通過閱讀的方法來獲取信息,為了讓學生有優質資源可獲取,所以第二個滲透策略是采用中國傳統文化讀寫結合滲透策略,讓學生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增強學生的獲取信息的能力;

3. 自課改以來,跨文化研究已經取得豐碩成果,資源相對豐富,通過中西文化習俗的對比,知曉兩種文化的不同和相同之處,為他們的跨文化交際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所以第三個滲透策略是中西文化與風俗對比滲透策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4.近年很多外國學者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他們研究的視角是否與中國學生不一樣呢?所以第四個滲透策略是基于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的滲透策略。旨在讓學生觀看外國人拍攝的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視頻,讓他們在寫作中能換位思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為寫作內容的豐富以及表達的地道性奠定基礎!

四、結語

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要為學生傳播中華文化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教師一直致力于找到高效的教授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策略。在找到和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之前,本文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到高中生在平時學習中,一是很少翻譯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二是很少閱讀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文章,三是很少對比中西文化與風俗,四是很少觀看外國人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視頻,導致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缺乏足夠的輸入,寫作時表達不出,更別說傳播中華文化了。

針對本研究的調查結果,筆者提出四個教學策略,分別如下:1.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翻譯滲透策略;2.中國傳統文化讀寫結合滲透策略;3.中西文化與風俗對比滲透策略;4.基于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的滲透策略。本次調查為我們教師如何有效提高學生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寫作提供了一些基本依據,由于時間和研究方法所限,后續會根據四個策略開展課程安排和設計,通過教學實踐去驗證效果。這將是筆者后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45

[2] 陸大慶. 讀寫整合策略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教研爭鳴,2017(12):157

[3] 馬莉. 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21-24

[4] 孟瑞平. 傳統文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體現的策略[J]. 考試周刊,2017(7):91-91

譚凱尹.讀寫整合策略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8(10):35

[5] 吳育斌、溫惠良. 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9, 664(08):96-97

[6] 楊小輝. 中學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入[J]. 文教資料, 2018, 805(31):239-240.

【注:本文系天河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小課題《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研究》調查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9X019)】

(作者單位:廣州市第八十九中學,廣東? ?廣州? ?510000)

猜你喜歡
對比翻譯閱讀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的發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馬洛與陶淵明田園詩的對比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小議翻譯活動中的等值理論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