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辦有活力的海島鄉村教育

2020-03-18 16:40陳青松
知識窗·教師版 2020年1期
關鍵詞:鄉村教育創新

陳青松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對海島等教育貧困地區提出了攻堅要求。雖然經濟發展、地理位置、城市化發展等因素導致海島學校陷入發展困境,但是改變教育模式、改革育人理念成為同質同類學校實現自我救贖的主要途徑?;诖?,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提出“活力教育”理念,從學校理念、學生成長、教師發展三個方面入手,希望實現海島小學教育的變,拉近海島與城區之間的教育差距。

關鍵詞:海島學校? ?鄉村教育? ?創新

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边@句話完美地詮釋了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發展。對于一所學校來說,它的理念、思想都影響著學生的生命成長和發展。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文化的陶冶,在于人格的發展……學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員的影響將更為生動,更為持久,含有更多的文化意義?!被谶@樣的理解和認識,海島學校應從自身實際出發,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地區文化,創辦有活力的海島鄉村教育,拉近與城區教育之間的距離。

一、立足學校根本,提煉辦學理念,探尋海島教育有效模式

進入21世紀后,海島教育陷入了困境,受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優秀教師、優質生源更多地流向城區,本地老教師大量退休,年輕教師數量急劇增加。面對師資生源不斷弱化,以及教師結構迅速年輕化的趨勢,海島學校必須結合當地“海納百川,勇立潮頭”的獨特海島文化,秉承學?!盎盍ι倌?,茁壯成長”的傳統,創辦有活力的海島鄉村教育。

與此同時,面對遇到的教育困境,海島學校必須革新傳統的“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填補漏洞式的管理方式,逐漸轉變為“找到優點—放大優點”這種揚長避短式的管理方式,充分發揮年輕教師和學生的蓬勃活力,滿足他們對成長的渴望。

“活力”在字面上的理解是指旺盛的生命力,是身體活力和精神活力的統一,身體活力表現為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習慣良好等,精神活力表現為積極樂觀、自信主動、思維敏捷等,兩者的統一是一個人能夠長遠發展的活力因子。因此,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以“明德、啟智、開容”為校訓,確定了“以人為本,舒張生命”的辦學理念,提出了“活力校園、陽光少年”的辦學目標,著力創辦符合時代要求的海島教育模式的學校。

二、關注學生發展,優化教育途徑,保障海島學子健康成長

1.構建活力課程體系,夯實活力教育基礎

如圖1所示,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以“活力”為核心素養,做實國家課程,做優拓展性課程,構建“身體鮮活、思維靈活、性情快活”三大課程群,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選擇,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同時,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實施個人開發課程和團隊開發課程相結合、大小課程相結合、長短課時相結合,讓師生在課程的土壤上快速成長。

不僅如此,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還建立了以“自主有效”為教學導向,開展“30+10”“當堂練寫”等教學研究,發揮活力課堂在活力教育中主陣地的作用,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2.創設活力評價模式,引領學生發展導向

評價決定教育發展的方向,活力少年評價是基于學科角度和德育角度的統一,注重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統一,以德行、智慧、健康和閱讀為評價內容,以學生自主申報、同伴監督、師長考核為評價方式,引導學生爭當活力少年,不斷發現自身的優點,實現自我的活力成長,如圖2所示。

3.深入活力環境營造,促進活力文化生成

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的長遠發展建立在“閱讀”和“運動”兩個方面的工作上,為了奠定學生長遠發展的基礎,學校提出“唯使運動強少年,唯有書香能致遠”的口號,使運動場和閱覽室成為師生最好的朋友。

通過“每天鍛煉一小時,每周三至四節體育課,每月一次小型活動,學期一次大型賽”的運動工作實現三個目標,即第一,運動鍛煉、健康身體;第二,堅持六年運動、樹立健康意識;第三,由技進乎道,形成良好的運動精神。經由“每天閱讀半小時,每周一節閱讀課,每月共讀一本書,學期一次小測試,學年一次大展示”的閱讀工作,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在閱讀中對話世界,進一步完善自我。

三、著眼教師成長,創新培養模式,促進海島教師良好發展

教師決定學校的發展,一支積極向上、合作共進的活力教師團隊,是學?;盍Πl展的保障。

1.明確教師發展方向,建立教師發展愿景

近五年來,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新增青年教師五十余人,他們鉆研業務的能力強,具有較好的發展空間。根據青年教師這一特性,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已開展一系列培養工作,以凸顯青年教師獨有的特性。

根據教師的不同教齡、職稱、能力等情況,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建立了校級骨干、教壇新秀、名優教師、高級教師四級梯隊,以幫助教師找準定位,明確發展方向,實現學校的培養意愿和教師自我發展意愿相結合,引導教師主動發展,活力成長,從整體上實現了教師的目標性和計劃性發展,從個體上建立了符合教師自身需求的個性化發展,調動了教師成長的積極性。

2.構建教師研訓平臺,實現教師有效成長

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的教師呈現年輕化趨勢,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但是他們往往缺乏自主性,導致傳統的校本教研模式易受行政干預,容易任務化,而不是針對教師存在的問題著手研究。通過名師工作室的建立,定期聘請專家來學校指導,為教師業務的發展提供指向性;常態化的教師輪訓制度定期會組織教師參加千課萬人、現代與經典等高端教學峰會,拓寬了教師的業務范圍;建立“鶴小學堂”學習模式,由校內優秀教師發揮榜樣力量,定期開展學習、文化、娛樂沙龍等活動。通過研訓層次化、個性化的這些舉措,成功打造了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教師整體和個體的內在發展空間。

此外,為了改變當下培養模式對海島教師的不合理性和局限性,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與其他兩所同質同類學校共同組建了鄉村教師共生發展聯合體,它不再局限于領導機構指定的單向培養模式,而是建立在S-I-S(學?!炭蒲袡C構—學校)情況下的三元培養模式,通過合作形成共生效應,有效實現了資源共享,形成了有針對性的設計培養方案。同時,通過一校一研訓特長項目的模式,以及研訓聯合體的實施,滿足了教師自身培養的需求,實現了學校與學校、教師與教師的持續發展。

3.建設教師梯隊模式,促進教師有效發展

梯隊建設不是簡單地把教師分成優秀教師、普通教師等隨意的幾類,而是通過教師目前的發展狀態進行區分。從個人能力來看,基本功扎實的教師不需要參加強化基本功之類的培訓,教學水平不足的教師也不需要學習一時難以掌握的教學模式;從業務水平來看,目前教師的水平情況能分成可評選縣名優教師、近五年可評選高級教師、教壇新秀參評教師,從而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指向性目標。

自從實施活力教育以來,在教師方面,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第一次有了市級教壇新秀(現有縣級教壇新秀12人)、第一次有了縣級骨干、縣級名師(現有3人)、第一次有了高級教師(現有2人)、第一次有了市級、省級課題(現有立項13項);在學生方面,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取得了全國手球錦標賽亞軍,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每年市、縣各領域(文藝、科技、運動)比賽中獲獎人次均超過百人;在學校方面,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獲得了中央文明辦頒發的鄉村少年宮學校、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中國手球傳統學校、中國圖書館學會頒發的中國最美校園書屋,以及其余省市級榮譽9項等好成績。

多年取得的成績豐富了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的文化內涵,為學校實現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內驅力,為實現學生、教師、學校的活力成長注入了動力,也證明“活力教育”是海島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鄉村教育創新
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認識論根源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鄉村教育治理的困境與突破
陶行知鄉村教育思想及現實意義
民族地區鄉村教育要重視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