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課后習題,落實語用目標

2020-03-22 02:23鄭燕
教師·上 2020年12期
關鍵詞:統編版教材課后習題

鄭燕

摘 要:語文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而部編版教材中課后練習題的設計就著力于此。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增強語用意識,從“聽、說、讀、寫”四個維度挖掘語言增值點并巧妙地利用,以落實語文要素,促使學生語文能力的建構、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關鍵詞:統編版教材;課后習題;語用目標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7-02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4-0021-02

部編版教材課后習題作為編者意圖與思想的體現,著力于加強語言文字的運用,一般都是針對課文的相關內容設計的,與課文的內容緊密相連;同時也聯結著學生與文本、教師與文本,是學生了解文章內容的一個有效途徑,是教師備課及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依據?!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語文課標》)強調語感訓練要成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要在教學中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因此,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課后練習題,組織言語實踐,通過課后練習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適時地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有效地落實語用目標,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用課后習題,提升語言感受力

(一)讀一讀,獲得清晰的課文印象

朗讀是培養學生語言感受力最直接的途徑之一,其引領學生走進故事、觸摸語言直至去應用鮮活的文字。只有反復地讀、多樣化地讀,讀得充分、讀得深入,才能走進文本、解讀文本,領悟文本所要表達的中心及語言表達上的奧妙??v觀統編版教材的課后練習,可發現朗讀在每篇課文中都是居于首位的,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語文課標》的要求,是每個學段的目標,也是語用學思想的體現,更是發展核心素養的必經之路。但在以往人教版教材的課后練習中,編者僅簡單籠統地提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要求,沒有細致化地闡述應該如何讀、著重關注哪些詞、每一課的讀又都有哪些側重點等問題,都需要一一去摸索,去尋求答案。以《荷花》這篇課文為例,人教版教材中第一道課后題是“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還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統編版教材在此基礎上有了更加清晰、具體的表達,有層次性、有梯度性地使課后練習題的價值得以發揮,先是指導學生注意讀好四個詞語,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直至背誦。又如,四年級下冊《短詩三首》一課是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體會詩歌的韻味。四年級下冊《“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篇課文還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要求讀好人物的對話,編者的意圖顯而易見。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來感受人物的品質,這是對單元語文要素的突破,更是在巧妙之中凸顯語文課程的特點。

部編版教材的課后練習題就是以這樣精準的表達,將朗讀指導落到了實處,引發學生通過默讀、反復讀、有感情地讀等進入具體語境,使其把握課文情感,有效地積累豐富的語言,從而發展和提升學生的語言感受力。教師要做的即是以課后習題為依托與導向,創設多種情境,引導學生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讀得有滋味、有情趣。

(二)想一想,促進思維的多角度發散

讓學生立足文本,展開適當的品悟與想象,就可以使學生獲得初步而又真實的情感體驗,為其深入理解文本與探究語言形式搭建有效的平臺。統編版教材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課后練習的第二題提出了“讀詩句,想象畫面”的要求。對該習題中的“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邊朗讀古詩,一邊找出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并出示圖片,讓學生理解景物的特點,再在腦海中生成具體的畫面。通過想象這一動一靜的景色,學生感受到農民的忙碌及景色的可愛,教師再引導學生恰當地將自己的所想表達出來。四年級下冊《鄉下人家》課后練習題提出“朗讀課文,想象畫面”的要求,在激活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想象之后,教師可讓學生給文配畫及給畫取名,從而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下人家喜愛與贊美的感情。

二、解課后習題,增強語言理解力

(一)記一記,關注語感的敏銳度

言語實踐即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引導學生去觸摸、去感悟鮮活的語言文字。要想獲得精神的動態發展與語言的生成精彩,就需要一定的詞匯累積并進行必要的敏銳度訓練:若沒有足夠的詞匯,語言便失去根基與載體;若沒有必要的敏銳度,思想的發展也就無法與語言共融。統編版教材采用了豐富多樣的方式讓學生積累語言詞匯,包括朗讀、背誦。除此之外,還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通過對比、借助文本來感受表達上的秘妙,嘗試表達、訓練思維,從而提高其語言理解力與運用力。例如,三年級下冊《燕子》課后練習的第二題及第三題:

〇讀一讀,記一記,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愛的小燕子 光彩奪目的圖畫 曠亮無比的天空

〇找出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句,讀一讀,再抄寫下來

這兩道課后練習題都有明確的學習要求,一題是了解特殊詞組、短語的結構,積累并以此為范例,調動生活感知與知識儲備進行語言的再創造;另一題側重對優美語句的摘抄,實現語言的不斷積累。這些都意在引導學生進行字詞句的積累,豐富語言儲備,只有不斷地儲備,才能有量的增長,從而實現語言的有效輸出。因而,我們要正確把握這些課后習題所承載的編者意圖、恰當地理解其背后所蘊含的語言現象,再以此為例讓學生進行語言的練習,達到語用的目標。

類似這樣“讀一讀,記一記”的課后練習題在低年級的教材中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在一年級下冊《我多想去看看》中,就要關注文本中反復出現的“(? ? )的(? ? ?)”詞組結構。學生要結合課后習題“讀一讀,記一記”中的內容,進行反復朗讀,在讀中理解這些短語,更要在讀中感受這些短語的運用,再進行實際的語言練習,拓展說一說這樣的偏正短語。如此,學生就可以實現從讀到記,從理解到內化,從內化到運用的轉變,在扎實地積累詞語的同時完成語言的實質輸出與創造,這凸顯了語言課程的實踐性。

(二)悟一悟,關注學習能力的梯度提升

眾所周知,部編版語文教材以雙線為結構,每一單元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及語文要素。但語文要素并不是憑借某一篇課文就可以實現的,而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分解到每一篇課文和語文園地中。這些語文要素在課文中最明顯的體現就是課后練習題,這些課后練習題兼具綜合性和梯度性,呈螺旋上升的態勢。教師將其巧妙地安排到教學中并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就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比如,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積累并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課后練習題的要求就呈現梯度上升的趨勢,先是《小蝌蚪找媽媽》中讓學生初步了解動詞的意思,接著是《我是什么》中讓學生感受動詞運用的準確性,再是《植物媽媽有辦法》中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動詞。

由此可以看出,課后練習題是落實語文要素及語用目標的重點,是課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忽略。語文教師要建立序列化概念,在研討教材的時候仔細揣摩其安排的特點,把握每道課后練習題的訓練著力點,如剝筍般層層分解、細細引導之后,才能推進語用目標的落實,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層層提升。

三、借課后習題,培養語言運用力

(一)說一說,促進感悟的個性化

語言運用目標顯性地融合于學生的“聽、說、讀、寫”將四種能力之中,其中“說”是學習書面語言的基礎性訓練,是語言運用的起點。這一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最為常見,卻也最容易被忽略。課堂中的“說”經常缺少具體的語境和任務要求,因而達不到具體的實效與目標。但這一問題很好地被部編版教材的課后練習題解決了。從說一個詞到說一句話,再到說一個完整的句子甚至一個較長的語段,它都以豐富多樣的形式作了明確的規定,幫助教師建立了語文能力培養體系,為學生提供了語言應用的平臺。特別是部編版低年級教材的課后練習題“讀一讀,說一說”就可以作為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重要材料,教師要善于利用,并恰當地發揮其語用價值。

比如,四年級下冊《飛向藍天的恐龍》的課后練習題則是給學生創設了具體的語境,讓學生當解說員,介紹恐龍飛向藍天、演化成鳥類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中形成獨立的想法,在梳理的基礎上再嘗試著結合課文內容,以及自己獲得的言語經驗與科學知識進行表達,在表達的同時,學生提升了思維的深度與廣度,也提高了語言的組織與運用能力,從而使語文的學習之路越走越遠。

(二)寫一寫,注重語言的多元表達

如果“說”是“寫”的先導,那么“寫”則是“說”的內化,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語言訓練方式,能幫助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而教材的課后練習中就有很多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題目,特別是“小練筆”,均體現了部編版教材加強語言文字的實踐性、語用性的突出特點。教師應該巧妙地挖掘利用,找準訓練點,促進學生獲得愉悅的練筆體驗,達到讓學生愛寫樂寫的課程目標。

比如,四年級下冊《貓》這篇課文課后練習的最后,編者安排了一個小練筆“讀一讀,體會這段話的表達特點,再照樣子寫一寫”。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反復地品讀,仔細揣摩語氣詞的使用,發現以“它”為首的同一句式的反復出現,體會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秘妙,并以此語段為憑借與支架,將領悟到的表達方法,順著自己的心思,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這是學生開始學習書面表達的重要途徑,因為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教師應注重多角度訓練、多元化評價,不可讓評價標準落入窠臼。接著,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后這一資源,進行有效的延伸與拓展,以點帶面,多種遷移,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積極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水平。

總之,課后練習題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語用目標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悉心解讀,在教學實踐中要明確編者意圖,弄清它所隱含的知識內容,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打造扎實、有序、高效的課堂,才能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趙 瑩.部編本語文教材練習系統的語用關照——以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7):228-229.

[2]陳鄭斌.活用統編教材課后習題,落實語用目標[J].新教師,2019(11):44-45.

猜你喜歡
統編版教材課后習題
聚焦教材“切入點”層層推進語用力
初中數學課后習題設計問題分析
以“課后習題”為抓手,有效突破語文“文本解讀”的重點難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