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祖信俗”千年傳承中華美德

2020-03-24 12:23
僑園 2020年12期
關鍵詞:媽祖漁民福建

曾幾何時,澳門還是一個漁港,明朝時稱“阿媽港”。故老相傳,早在千年前,媽祖信俗已經扎根澳門社區。

澳門的先民多以漁業為主,故敬奉媽祖為神。媽祖信俗起源于宋朝。相傳,媽祖原名林默娘,為福建蒲田人氏,平日里喜歡扶危濟困,樂于助人,因救助海難而受到人們的敬仰。人們立廟奉祀,奉媽祖為漁民之守護神。后經民間神化及歷代皇帝褒封賜號,媽祖信俗影響力逐漸覆蓋中國東南沿海及東南亞國家。

坐落在澳門路環島疊石塘山上的澳門天后宮,占地近7000平方米,是澳門迄今規模最大的廟宇。整個建筑按照閩南古建筑風格設計建造,并參照福建、臺灣等地媽祖廟的傳統規制布局,宮前有長達60余米的階梯,厚實華麗的牌坊式山門、漢白玉圍起的祭壇和由回廊連為一體的大殿、梳妝樓、鐘樓和鼓樓等。主殿坐西朝東,氣勢恢弘,樓臺宇頂雕龍飛檐,金色琉璃熠熠生輝。宮內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高達3米的媽祖塑像鳳冠霞帔,慈眉善目,儀態端莊。

媽祖文化不但蘊涵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在經濟日益全球化、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日益休戚相關的新世紀,弘揚媽祖的博愛和平、救危濟困、開拓進取、不畏艱險的精神,無疑是人類消彌爭斗、揚善除惡、共謀發展和福祉的最好教誨。

傳說,媽祖出生時已有特殊征兆:紅光滿室,香氣四溢,出生至滿月均沒有啼哭過,故取名默娘。媽祖自童年起即有預測天氣的異能,常于海難發生時前往救人,至29歲時于鄉間湄洲峰上羽化升天。其后每多顯靈,于海濱救人無數,于是沿海鄉民紛紛立廟祀奉,歷代君主都賜以頭銜,尊為天妃。直至康熙2 2年(1683年),福建水師施瑯攻打臺灣鄭克塽,因戰船擱淺,清朝軍人乃向天妃禱告因而脫險??滴醯壑篮髮⑻戾募訛樘旌?,此后“天后”成為中國及東南亞華人社會里漁民和所有航海者普遍的守護神,有些漁民更會把孩子和天后“上契”?,F今祖籍福建的林姓人士,多普遍認同媽祖是他們的祖先。

澳門是世界上惟一以媽祖命名的城市,媽祖文化的影響力可想而知。澳門之所以能形成今天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相互包容、融合的最適宜人類生活居住的地方,媽祖文化的教化力量不可小視。

澳門的媽祖信俗有著自己獨特的“媽祖傳說”,在本地居民的心目中,媽祖是他們最重要的“家長”,被尊稱“阿媽”。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誕(天后誕),水上漁民和陸上居民自發組織祭祀,酬神募捐,在媽閣廟前張燈結彩、祭祀請神,競投勝物,搭棚上演神功戲,故稱水陸演戲會。

如今,媽祖信俗已經從一種信仰、一種民俗,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向往和平、開拓進取的一份載體。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決定,將“媽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我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標志著以“立德、行善、大愛”為核心的媽祖文化正式成為全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猜你喜歡
媽祖漁民福建
中國這十年·福建封
十一月 福建黨史上的今天
那個夢
媽祖祭典
福建藝術戰“疫”
秘魯漁民的生態平衡智慧
宣揚漁民一家 鼓勵漁民互救 廣東省漁業互保協會竭力打造“漁民之家”
“萬國茶幫”拜媽祖
蟳埔媽祖安座巡香
“實驗與探究”的變式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