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非遺從遼寧走向世界
——非遺傳承人、外研非遺網創辦人高山的“非遺”之路

2020-03-24 12:23
僑園 2020年12期
關鍵詞:鐵嶺非遺文化遺產

“研究外來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短短十二個字,承載了外研非遺網創辦人高山二十余載的創業熱情與執著追求。每天他都在思考和踐行如何通過非遺網讓非遺“活態傳承”。經過20年的努力,“外研非遺網”被商務部、中宣部、財政部、文旅部、國家廣電總局評為“2019-2020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走進非遺空間,賡續文脈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優秀文化最好的載體,是歷史的“活化石”,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截至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名錄共收錄了來自117個締約國的470個項目,中國列入40個項目。這40個項目有:昆曲藝術、古琴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桑蠶絲織技藝、南音、南京云錦織造技藝、宣紙傳統制作技藝、侗族大歌、粵劇、龍泉青瓷、中國朝鮮族農樂舞、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呼麥、中醫針灸、京劇、帆船水密艙壁制作、中國木版活字印刷術、中國皮影戲、中國珠算、二十四節氣等。截止2019年,中國已公布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72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087項。截止2010年11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共有近87萬項,進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非遺項目有7萬多項。2020年12月17日晚,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0年1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新增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很明顯,世界和中國都更加重視非遺的保護,因為每一項非遺背后是其百年歷史、三代傳承的傳奇。

如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的活起來、活下去,做好“活態傳承”,高山作為中榛閣榛子炒制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帶著思考與使命,在2016年建立了非遺網。

非遺網誕生在遼寧,是國內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品類展示交易平臺,是遼寧省重點跨境電子商務項目。英文域名www.feiyiw.cn、www.feiyiw.com,中文域名www.非遺網.中國。非遺網開通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體育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間醫藥、民俗十大類目,現已經建立了非遺大數據庫,完成了8萬非遺傳承人數據錄入、信息編輯和網上店鋪建設工作并實現了中英文雙語版面。2019年“外研非遺網”被商務部、中宣部、財政部、文旅部、國家廣電總局評為“2019-2020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非遺網的成功離不開各級政府和海內外朋友的支持,非遺網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4年參展國內最大的文博會——“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2018年、2019年參展“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參展“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17年還參展了世界最大的圖書展——“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2018年參展俄羅斯葉卡捷琳堡“中俄博覽會”,2019年參展世界最大的電子消費展——“美國拉斯維加斯CES電子消費展”等,業務范圍遍布眾多國家,且已在10個國家設有聯絡站或辦事處。非遺網參展的目的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020年,非遺網與浦發銀行、鐵嶺日報等單位建立了4所非遺空間,用來完成“研究外來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使命。

葫蘆燈雕刻 蔡春華

外研非遺網“五個一”工程和“四大輔助工程”

經過4年的發展,外研非遺網已經初步建成非遺“五個一”工程:即一網、一校、一館、一店、一園。

一網:外研非遺網,現擁有8萬非遺大數據,5000種非遺商品,網站不僅是電商平臺,也是信息平臺,更是2萬項非遺技藝的展示平臺。

一校:外研非遺培訓學校,現有學員4000余人,26個課程體系,課程包括:書法、美術、音樂、珠算、剪紙、撕紙、雕刻、陶藝、舞龍舞獅、腰鼓、威風鑼鼓、旗袍等,2016年學校被評為國家級“敬老文明號”“僑之家”。

一館:外研非遺博物館,建立于2017年,現有館藏作品5000余件,2018年外研非遺數字館工程全線啟動,引進AR/VR技術,非遺融合科技后“活”了起來。

一店:外研非遺網體驗店,2019年10月1日在鐵嶺落地運營,500種日常非遺美食、技藝產品與大家見面?!百彿沁z年貨,續文脈傳承”,體驗店連續4年舉辦了“非遺年貨節”。

一園:外研非遺產業園,啟動于2017年,現入園企業30余家,促進城區文化產業集聚、鄉村振興。園區帶動就業800多人,也帶動了鐵嶺縣李千戶鎮柴家堡村榛子產業扶貧。

為了保障非遺網“五個一”工程,外研非遺網還建立了四個輔助工程。

1.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高峰論壇:論壇每年一屆,現已舉辦兩屆。

2.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行活動:世界行已經完成韓國、德國、俄羅斯、阿聯酋、美國之旅。

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行業展會之一。2019年1月8日-11日,外研非遺網協非遺大數據融合語音新科技,首次在美國開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集中展示和體驗,成為CES展會“科技+文化”的一大亮點,吸引了眾多觀眾。本次展出,外研非遺網展示了其開放、齊全的4萬大數據庫資源,著重中英文介紹了中國的40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字、視頻、音頻,并攜帶了60余種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3.外研非遺藝術團:2016年,外研非遺網建立了26個非遺社團,包括太極拳社團、剪紙社團、舞蹈社團、旗袍社團等,豐富的活動讓鐵嶺非遺火起來。

4.非遺知識產權運營中心:2019年,外研非遺網建立了非遺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為非遺傳承人提供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讓傳承人作品和技藝得到保護。

平常之心,落地平常之事,非遺網的2020

2020年是外研非遺網不平凡的一年,“非遺春晚”“戰疫情”“非遺扶貧”“非遺直播”“非遺秋晚”“非遺云展”等各項活動井然有序。

1月,外研非遺網參加美國康州文化節和美國佛羅里達亞洲文化藝術節活動,舉辦了“愛我中華”2020年外研老年大學非遺春節聯歡晚會、“愛我中華” 2020年少兒非遺春節聯歡晚會和第三屆非遺年貨節。

2月,疫情開始后,外研非遺網積極配合鐵嶺市委、市政府的相關工作,全力開展抗擊疫情工作,積極聯系美國、日本、韓國、阿聯酋等國合作伙伴,采買口罩等防疫物資,并在非遺網發動“戰疫情”非遺作品創作倡議書,收到作品200余部。2月2日,利用抖音、新浪微博,發動學員制作“我為武漢加油、我為中國加油”微視頻活動,收到微視頻218部。外研非遺網在網上對學員普及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知識,傳播正能量,同時開展免費中醫中藥公益課堂、在網站上宣傳中醫“肺經”保健視頻和中醫養生文章。2020的春節,外研人用自己的行動為打贏“新冠肺炎”防控戰役貢獻了力量,用行動演繹外研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非遺人的赤誠本色。

3月,外研非遺網受鐵嶺市商務局委托,義務承擔了全市50余家復工復產企業口罩購置、分發、配送工作。

4月,外研非遺網先后開展4批次網絡直播課程教學,培訓主播200余人次。

5月,外研非遺網開展了“弘揚五四精神,向任輔臣先輩學習”主題活動。同月,舉行了“非遺網——抖非遺”慶六一直播活動,在直播期間,主播們通過在線講解、秒拍、銷售和送福利等多種方式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遞了優秀傳統文化。

6月,外研非遺網出資50萬元在鐵嶺李千戶建立了外研非遺產業加工基地和鐵嶺榛子博物館。同月,在文化遺產日,舉辦了“非遺夜宴”直播活動。

7月,外研非遺網和文旅集團在鐵嶺蓮花濕地建立“非遺空間”,接待游客8000余人。同月,外研非遺網與鐵嶺浦發銀行合建“非遺空間”,組織參加鐵嶺網紅購物節。

8月,外研非遺網在蓮花濕地舉辦

“盛世荷風·大美非遺”銀州區主題專場。同月,外研非遺館接待省人大調研、市人大調研、省婦聯調研等12次,承辦科技局、統戰部、團市委、社區等八家黨員活動日8次。

9月,外研非遺網亮相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現場,活力十足。9月22日,攜鐵嶺同心網絡服務團走進柴家村,體驗農民豐收節。

10月,外研非遺網舉辦了2020“鄉村振興·僑商有為”中秋聯歡晚會,承辦了“主播看遼寧-直播暖消費”非遺之夜活動。同月,在鐵嶺市宣傳部推薦下,參展了南京2020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參加了“深圳文博會”網上云展;開通了外研非遺網校,非遺直播開通。

11月,外研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業務全面展開。

12月,外研非遺網組織商家深入學習了商標法、民法典,并開展了大量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年末:2021外研非遺網第四屆“非遺年貨節”啟動,“購非遺年貨,續文脈傳承”,過大年、品非遺、貼對聯、掛燈籠、悅讀書、拍微視、看大戲等系列活動,讓市民感受到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融合之路,促進和合共生,非遺網的2021

外研老年大學社團

2021年,外研非遺網如何發展?高山說:“非遺是人類的寶貴遺產,促進非遺教育、非遺科技、非遺產品的融合發展是非遺網2021年發展目標?!薄把芯客鈦砦幕?,傳承中華文明”是外研非遺網的使命,“五個一”工程和四個輔助項目是外研非遺網的工作內容。這些工作的目的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世界和平。中國非遺背后的故事將逐步被世界人民所認知,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和智慧,將為促進世界和平做出中國貢獻。外研非遺網不僅要保護好中國的非遺,還要保護好世界各國的非遺,這需要各界人士的努力,包括《僑園》雜志,感謝《僑園》雜志,相信《僑園》雜志非遺??瘯O大促進百姓對非遺的認知和創新發展。外研非遺網也將進一步組織系列的傳承人及技藝培訓交流、宣傳推介和市場營銷,深度釋放非遺魅力,讓非遺“活”起來。通過科技和創新,實現非遺項目特色化、規?;?、商品化效果,讓非遺“火”起來,共同開創屬于外研、屬于中華民族的美好明天!讓非遺從遼寧走向世界。

猜你喜歡
鐵嶺非遺文化遺產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鐵嶺雷鋒紀念館
鐵嶺關
Tough Nut to Crack
鐵嶺關
文化遺產是“價值富礦”
“非遺”走進高校
官渡古鎮“非遺”聯展
文化遺產與我們的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