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價值分析

2020-03-29 03:13劉艷平
透析與人工器官 2020年4期
關鍵詞:內徑多普勒置換術

劉艷平

(新余第四醫院功能科,江西新余336000)

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患者臥床時間長,缺乏運動, 極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下肢DVT患者的初期癥狀主要為下肢水腫、皮溫變化等,難以從外觀確診,但若未能及時發現并診治,血栓形成后脫落將導致肺栓塞等并發癥,極易增加治療難度,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早診斷下肢DVT有助于指導臨床及時開展治療,改善患者的預后〔1-2〕。近年來影像學技術發展快速,彩色多普勒超聲已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檢查探頭頻率高,圖像清晰,操作簡便,是DVT診斷中常用方法〔3-4〕。鑒于此,本研究將對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DVT的價值進行分析,以期為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DVT診斷方法的選取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我院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的60例患者,根據患者是否發生下肢DVT將其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獲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65.28±5.03)歲;其中行膝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股骨頭置換術分別為6例、19例、5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5.36±4.97)歲;其中行膝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股骨頭置換術分別為7例、18例、5例。與一般資料相比,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下肢DVT經下肢深靜脈造影檢查確診;②均為首次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③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④患者依從性較高,能夠積極配合臨床診治。(2)排除標準:①存在血栓病史;②血管內皮功能異常;③凝血功能異常;④動脈粥樣硬化。

1.3 方法

入選者均采用PHILIPS EPIQ5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探頭頻率為6~10 MHz,濾波為50 Hz,首先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對股靜脈進行檢查,然后改為俯臥位,對腘靜脈、脛后靜脈進行檢查,患者足部抬高且下肢肌肉放松后,對肌間靜脈進行檢查,隨后采用頻率7.5~10 MHz對患者股靜脈,用探頭自上而下掃描,觀察下肢血管周圍組織、管腔,記錄下肢靜脈內血栓部位、形態、大小等,通過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技術對血栓所在下肢靜脈側支血運進行觀察,檢查血管分叉部位及關節臨近組織,在檢測血流充盈度時,可以對肢體遠端的血管進行擠壓。

1.4 評價指標

(1)測量兩組股總靜脈(common femoral vein,CFV)、股淺靜脈(superficial femoral vein, SFV)、腘靜脈(popliteal vein,POV)等下肢靜脈內徑值。(2)觀察兩組CFV、SFV、POV下肢靜脈血流速度。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CFV、SFV、POV 內徑值

觀察組CFV、SFV內徑值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POV內徑值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CFV、SFV、POV內徑值對比(±s,mm)

表1 兩組CFV、SFV、POV內徑值對比(±s,mm)

組別CFV SFV POV對照組(n=30)8.86±1.21 5.32±0.70 5.92±0.57觀察組(n=30) 12.71±1.45 7.85±1.06 5.86±0.62 t 11.166 10.909 0.390 P 0.000 0.000 0.698

2.2 CFV、SFV、POV 血流速度

觀察組CFV、SFV、POV血流速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CFV、SFV、POV血流速度對比(±s,cm/s)

表2 兩組CFV、SFV、POV血流速度對比(±s,cm/s)

組別CFV SFV POV對照組(n=30)21.87±6.09 12.76±2.34 9.58±1.61觀察組(n=30) 8.24±1.36 4.98±1.16 7.03±1.15 t 11.964 16.316 7.059 P 0.000 0.000 0.000

3 討論

作為外周血管的阻塞性病變,DVT是人工關節置換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在手術過程中,手術器械導致局部創傷,將損傷靜脈壁;由創傷所致的應激反應將導致血液呈高凝狀態;術后患者臥床或制動時間長,患者血流緩慢,將導致下肢靜脈血流瘀滯;同時不適當體位或加壓包扎均將進一步擠壓靜脈,導致DVT形成〔5-6〕。下肢DVT發生率較高,發病早期癥狀不典型,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將出現血栓部位壓痛、突發腫脹、淺靜脈曲張等表現,血栓脫落將誘發肺栓塞,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威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發現并及時確診DVT顯得尤為重要〔7-8〕。

目前,血管造影、核磁共振等為診斷下肢DVT最可靠的方法,其中血管造影作為診斷DVT的金標準,但臨床上開展要求高,無法進行重復檢查,檢查費用昂貴,操作難度大,其作為有創檢查方法,無法適用于靜脈通道建立困難、過敏及組織器官感染者;核磁共振用于下肢DVT診斷中準確率較高,但由于其檢查費用昂貴且要求較高,患者接受度不高,均無法作為下肢DVT診斷首選方法〔9〕。近年來,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發展迅速,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診斷準確率不斷提高,其檢查費用低,無輻射,操作簡便,檢查圖像清晰度高,能夠對血管解剖結構進行觀察,且在檢查下肢靜脈血運時,能夠采用探頭直接觀察,這有利于分析血流動力學,對靜脈血管周圍病變進行觀察,對是否出現血栓進行判斷,并可為患者溶栓治療提供依據,評估治療效果〔10-1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局限性較小,且檢查結果不受下肢形態、肌膚表層瘢痕等影響,適用于對造影劑過敏、腎功能不全者〔12〕。

陳小燕等〔13〕研究指出,彩色多普勒超聲是DVT診斷的一種途徑,診斷DVT特異度、敏感度較高,可為DVT診斷提供影像學依據,并可為DVT治療效果評估提供可靠的依據。結果發現,觀察組CFV、SFV內徑值大于對照組,CFV、SFV、POV血流速度低于對照組。提示出彩色多普勒超聲用于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DVT診斷中能夠顯示下肢靜脈內徑值及血流速度,以便于臨床診斷DVT,為DVT的診治提供確切的影像學依據。但經臨床實踐發現,雖然彩色多普勒超聲用于下肢DVT診斷中效果較好且安全性較高,但無法用于震顫類疾病患者的檢查,且若患者過度肥胖或患肢水腫嚴重,可能會對檢查結果準確性造成一定影響;同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若加壓不當,極易導致栓子脫落,誘發肺栓塞,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應注意上述問題,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實際檢查中應精準操作,以促使檢查準確度得以提升〔14-15〕。本次研究也存在局限性,諸如研究納入樣本量較少可能會對研究結果準確性造成一定影響,故仍需經后續擴大樣本量研究以提升研究結果準確性,進一步觀察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DVT診斷中的價值,為下肢DVT診斷方法的選取提供依據,從而提升DVT診斷的有效性。

總之,彩色多普勒的超聲是診斷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DVT較為準確的方法,可通過觀察下肢靜脈內徑值及血流速度對下肢DVT進行診斷,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內徑多普勒置換術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鏡治療:不是良好的治療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髖關節手術史的全髖置換術與單純全髖置換術比較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效果對比分析
多路徑效應對GPS多普勒測速的影響
內徑千分尺示值誤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分析
超微血流與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腎臟病腎血流灌注中的應用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分析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21例
窄內徑多孔層開管柱的制備及在液相色譜中的應用
《多普勒效應》的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