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科康復護理在髖關節置換術后的臨床效果

2020-03-29 03:13劉志平
透析與人工器官 2020年4期
關鍵詞:髖臼置換術髖關節

劉志平

(贛州市南康區第一人民醫院外科,江西贛州341400)

髖關節置換術是通過人工髖臼以及人工股骨頭組成,以往使用的髖關節是由金屬組成,但這種方式造成的并發癥較多,現階段使用的頻率較低〔1〕。目前使用的髖關節髖臼是由低強度的模量金屬構成,通過研究人工髖關節的設計和類型,其中最為主要的是股骨頭的直徑以及髖臼面的骨固定〔2〕。這種髖臼寬厚并且直徑較小,在使用過程中對于頭臼的摩擦力較小,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患者產生的局部反應力也會較小。實施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產生的不良風險事件包括人工髖臼的松動、脫位等,或者患者的高分子聚乙烯面存在磨損之后造成的局部反應〔3〕。髖關節的置換是將人工制作的假體,其中包括患者的股骨部分以及髖臼部分,通過骨水泥以及螺絲釘的使用,將其固定在患者的正常骨質上,取代患者的病變關節,對患者的關節正常功能進行改善和修復,是現階段一種較為有效的手段〔4〕。這類手術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主要應用于老年患者,其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為了避免患者出現不良風險事件,對患者輔以有效的護理,有利于患者的預后效果,提高治療質量。本文以骨科康復護理為核心,以實施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為客觀研究對象,適用分組統計方法,對以下內容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由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并按照相關標準予以開展,其時間為2018年1月-2020年6月。根據患者的入院時間予以分割,收集60例實施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采用數值隨機法,將其中30例立為實驗組,其余30例設為對照組。實驗組的男女性別比例值為0.29∶0.71;患者的年齡值為50~85歲,平均年齡值為(67.05±1.23)歲;患病至診療時間為1.3~7.2年之間,平均時間為(4.25±1.09)年。對照組的男女性別比例值為0.67∶0.33;患者的年齡值為51~83歲,平均年齡值為(67.01±1.22)歲;患病至診療時間為0.9~8.9年之間,平均時間為(4.90±0.13)年。兩組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中,組間差異存在均衡性,P>0.05,可作公平比較。納入標準:(1)本研究收集的60例患者經由本院專業醫師診治,均為實施髖關節置換術患者;(2)研究前,患者本人及家屬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者及其家屬無精神類疾??;(2)患者及其家屬無視力、聽力障礙;(3)患者無特殊疾病。

1.2 方法

實驗組患者實施骨科康復護理,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患者的術前護理以及術后護理〔5〕。首先,對患者進行術前護理干預,患者在入院治療之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患者進行適當的溝通,對患者的病情以及病史進行了解,對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6〕。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態予以正確的評估,根據患者的不同狀況,有針對性的指導患者,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問題予以耐心解答,引導患者樹立良好的治療心態〔7〕。對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護理干預,患者手術結束之后,護理人員要引導患者進行枕平臥位休息,髖關節始終保持外展屈曲位,雙腿間放置軟枕,患肢予以抬高,預防患者的水腫,患者在麻醉結束之后,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例如肌肉伸縮訓練〔8〕。手術結束2~3 d后,可以進行適當的張力訓練,并且訓練之后要予以冰敷20 min〔9〕。對照組患者實施基礎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日常生活護理,并對其進行基本的健康教育〔10〕。

1.3 觀察指標

(1)研究兩組患者的各項時間指標維度變化,對比兩組患者的飲食恢復情況、下床以及住院時間,時間越短,護理效果越好。(2)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維度,患者的顯效以及有效的例數占比越高,治療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所得數據的統計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時間指標維度對比

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后,實驗組的各項時間指標維度變化與對照組存在較大差異,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時間指標維度對比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有效性對比

不同護理方式干預后,實驗組的總有效例數為28例(93.3%),對照組的總有效例數為20例(66.7%),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存在較大差異,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有效性對比〔n(%)〕

3 討論

髖關節置換術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治療髖關節病變末期的方法,對于患者的病灶切除以及疼痛減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患者的關節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主要方法是通過手術將患者因各種原因導致的股骨頭以及髖臼損壞進行人工髖關節替換〔11〕。因此,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有利于患者的預后效果,通過對患者進行一定程度的康復訓練,對其治療效果予以優化,縮短患者的下床時間,降低患者不同風險事件發生率〔12〕。本研究通過將60例實施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予以分組,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后,對其各項時間指標維度變化以及護理干預效果維度對比,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實施骨科康復護理有利于患者的預后,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優化作用,能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髖臼置換術髖關節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鏡治療:不是良好的治療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髖關節手術史的全髖置換術與單純全髖置換術比較
使用金屬骨小梁髖臼和組配重建柄對伴嚴重骨缺損的松動人工髖關節進行翻修的治療結果
人工髖關節翻修術中髖臼骨缺損的重建方法
髖關節創傷性骨關節炎患者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效果對比分析
半髖關節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創傷性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
髖臼周圍截骨術中包容程度對Perthes病患兒術后療效影響的研究進展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門員髖關節損傷與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