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預后的影響

2020-03-29 03:13李立花
透析與人工器官 2020年4期
關鍵詞:延續性出院支架

李立花

(瑞昌市人民醫院介入室,江西瑞昌332200)

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硬化堵塞血管引起的心臟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是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法,能夠有效改善心肌供血,恢復冠脈狹窄或阻塞〔1〕。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科學、系統自我管理是保障冠心病患者治療質量的關鍵。因此,出院后的康復護理尤為重要。但是多數患者年齡偏大,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加之出院后缺乏有效監管和指導,增加疾病復發風險。延續性護理干預將院內護理有效延伸至患者所在社區和家庭,使患者在不同場所轉移間也能夠獲得科學有效的護理指導和干預,以保證護理連續性和延續性,從而促進患者康復〔2〕。本研究對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干預,以探討其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0月-2020年8月于我院接受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6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本研究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70.86±3.21)歲;合并高血壓12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癥6例,其他2例。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0.89±3.22)歲;合并高血壓11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癥7例,其他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診斷標準〔3〕;年齡≥60歲;患者知曉本研究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精神認知功能障礙致無法正常交流者;中途失訪者。

1.3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發放冠心病知識手冊,耐心講解冠心病的發病機制、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治療目的和注意事項;囑患者嚴格遵循醫囑服藥,密切觀察用藥不良反應,發現異常立即報告護理人員;出院后每周電話隨訪1次,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和干預。觀察組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1)住院期間護理。每周一開展健康教育講座,發放圖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冊,由冠心病專家采用PPT、視頻等方式詳細講解冠心病相關知識,重點介紹吸煙、缺乏鍛煉等對疾病的不良影響,囑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列舉疾病治療成功病例,幫助患者建立康復信心。(2)出院時護理。發放疾病自我護理手冊,囑患者每日嚴格記錄服藥時間、次數、血壓、血糖等指標變化;建立微信交流群并邀請患者加入,不定時以圖片、文字、視頻等方式發送冠心病術后相關康復知識,于每周五晚07:00-08:00在群內舉行在線答疑活動,由心內科專業醫護人員在線解答患者疑問,耐心詳細介紹各種藥物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將康復教學視頻上傳至微信公眾號,指導患者正確進行康復鍛煉;建立冠心病危險因素控制、運動鍛煉等相關冠心病知識百科專欄,便于患者自行搜索;在微信群內開展每日服藥打卡活動,定時推送康復提醒,囑患者完成自我監測,定期發送短信提醒患者來院復查。(3)出院后隨訪。每月上門隨訪1次,隨訪前3 d提前電話聯系患者,了解患者康復情況,親身示范血壓、血糖監測方法,檢查患者自我護理日記填寫情況;加強對患者家屬健康教育,囑其積極參與患者疾病管理工作;定期在社區舉辦冠心病術后康復知識講座,指導患者每日進行打太極、散步等有氧運動,行擴胸、抬腿及舒展上肢等放松訓練,根據患者身體情況適時增加運動強度及時間,運動過程中出現任何不適立即停止。

1.4 觀察指標

在干預前和干預后30 d后評價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水平、自我效能感。(1)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th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包括疾病管理(8個條目)、日常生活管理(12個條目)、情緒認知管理(7個條目)3個維度,共計27個條目,采用1~5級評分法,總分135分,得分與自我管理行為水平呈正相關。(2)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評估患者自我效能感,從患者對日常生活突發事件及各類難題的應對態度等10個項目進行評價,采用4級評分法評估,最高評分為40分,評分高則自我效能感好。(3)對患者出院后30 d內發生的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內再狹窄等不良心臟事件進行統計和比較。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CSMS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CSMS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CSMS評分中日常生活管理、疾病管理等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CSM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CSMS評分比較(±s,分)

疾病管理 日常生活管理 情緒認知管理組別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n=30) 12.36±3.24 23.19±4.52 24.13±4.59 30.28±5.16 13.64±3.12 19.82±4.20觀察組(n=30) 13.09±3.26 28.97±4.57 24.26±5.03 38.94±5.18 13.87±3.15 26.72±4.29 t 0.870 4.925 0.105 6.487 0.284 6.295 P 0.388 0.000 0.917 0.000 0.777 0.000

2.2 兩組GSES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GSES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GSE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GSE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t P對照組(n=30)19.84±3.26 23.87±4.25 4.121 0.000觀察組(n=30)19.92±3.29 29.91±4.43 9.916 0.000 t 0.095 5.389 P 0.925 0.000

2.3 兩組不良心臟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心臟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χ2=4.706,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心臟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病情穩定后多選擇回歸家庭和社會繼續休養,康復護理過程較為漫長,多數患者出院后由于癥狀改善、缺乏有效的監管,容易出現忘記服藥、未繼續堅持康復鍛煉等情況,增加支架內再狹窄等并發癥發生風險,嚴重影響患者預后〔4〕。常規護理僅通過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常會出現電話占線、號碼錯誤等情況,無法有效將院內護理延續至院外,造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較低,不利于術后康復。

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CSMS、GSE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不良心臟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患者經過延續性護理干預后,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有所提高,能夠減少不良心臟事件的發生。白璐等〔5〕研究結果表明,延續性護理應用于冠心病患者,能夠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與本研究結果類似。延續性護理的實施,能夠保證患者在不同健康照護場所均可接受到延續性、協調性的照護,住院期間通過健康教育講座、典型病例講解等多種措施進行健康宣教,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了解,充分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主動參與疾病管理工作,促進患者健康生活行為的建立和保持,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奠定良好基礎〔6〕。出院后通過微信平臺對患者進行動態跟蹤隨訪,不僅能夠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聯系,有助于護患關系和諧發展,還可在第一時間內了解患者康復情況,給予針對性指導和干預,糾正錯誤認知,保證護理準確性及專業性,有效規避生活中各種危險因素,從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水平〔7〕。延續性護理干預充分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要求,充分發揮社區和家庭資源,家屬參與康復護理工作,不僅能夠給予患者生活上的照護,還能夠滿足患者情感需要,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積極控制冠心病危險因素,使患者建立正確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做好冠心病二次預防工作,有助于改善預后〔8-9〕。每日服藥打卡活動的開展,能夠及時了解患者每日服藥情況,減少各種危險因素對身體的損害;患者通過微信也能夠相互交流、分享康復心得,獲得積極的同伴支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對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10〕。

總之,延續性護理干預在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確切,能夠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升自我效能感,對于改善預后具有積極意義,從而促使患者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猜你喜歡
延續性出院支架
支架≠治愈,隨意停藥危害大
延續性護理對宮頸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口腔CT支架的設計與分析
給支架念個懸浮咒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個月后復診結果分析
延續性動詞和非延續性動詞的用法解讀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煤礦回采工作面支架傾倒的分析與處理
非延續性動詞與延續性動詞之間的轉換
延續性動詞與非延續性動詞專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