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電影產生與發展的動力學分析

2020-04-07 03:35蘇冠元劉寶云
傳媒論壇 2020年3期
關鍵詞:微電影動力學新媒體

蘇冠元 劉寶云

摘 要:以手機為主要代表的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原有以大眾傳媒為主體的傳播格局,人人可以成為媒介信息的制作者、傳播者。以視頻為主要傳播內容的“微電影”應運而生,并且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爆發性的增長。微電影能夠在自媒體時代爆發性增長的原因有哪些?本文試圖從傳播環境動力、心理學動力、設備與技術動力三方面對該問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微電影;新媒體;動力學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3-00-02

一、引言

以手機為主要代表的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原有以大眾傳媒為主體的傳播格局,“去中心化”和“碎片化”是這一傳播環境的主要特征?!叭ブ行幕笔莻鹘y媒體對話語權的掌控逐漸喪失,人人可以成為媒介信息的制作者、傳播者?!八槠钡挠|媒方式催生以“微小”為主要特征的媒介信息形式,“微博” “微信”成為自媒體時代主流的媒介和交流工具。手機使傳播的媒介真正實現了隨身移動,移動網絡是媒介隨時在線,每個人都有可能信息傳播主體。在這一系列動因下,以視頻為主要傳播內容的“微電影”應運而生,并且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爆發性的增長。

由于微電影作為網絡原生發展的迅速性和草根性的特征致使學界對于其概念的研究相對滯后,也存在諸多的爭議。在對微電影研究的“眾聲喧嘩”中,為微電影定名是微電影創作和研究中首要解決的問題,需要在研究之初有明確的界定,這樣才有利于研究的開展和產業的發展。有人根據早期微電影與廣告宣傳的密切關系把它定義為加長版的廣告片,尤其是諸如“綠箭”口香糖之類的微電影廣告,制作公司會剪輯較短的廣告片投放版本和較為完整的微電影版本更加固化了這一認知。這一觀點有失偏頗,雖然微電影在起步階段確實與廣告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早期凱迪拉克的《一觸即發》和佳能的《Leave Me》,但是隨著微電影制作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投資主體的日漸多元化,微電影的諸如宣傳題材類、故事情節類、科學普及類等不斷出現,廣告已不再是微電影的唯一宿主。

有人認為,微電影無論從技術條件和專業標準上都無法與電影相提并論,微電影只能算作是一般的短視頻,沒有辦法歸為電影的行列。我們認為不能以制作水準來衡量是否成為電影的標準,應該以作品是否具備電影作品的一般要素為標準。

二、新媒體的發展為微電影的產生與發展提供傳播環境動力

新媒體的互動性的特征加強了信息傳播的傳播效果,在新媒體技術營造的真正意義上的互動空間中,信息傳播的雙方的溝通實現了地位的轉化,信息的傳播和接受雙方的位置不再固定,信息是在傳播和反饋的過程中產生。微電影在視頻網站或者個人空間的上傳只是作品創作完成的初步階段,受眾通過“彈幕”、評論等方式對電影的質量和作者形成反饋,這種反饋具有即時性特征,尤其是“彈幕”的出現,使原有的單純對作品或者作者形成的反饋變成了受眾之間的社交空間,受眾之間除了交流對作品的感受之外,加入了大量的個人化的情緒和言語表達,雙向的反饋機制變成了多向的反饋機制。

新媒體傳播的即時性特征極大地縮短了信息傳播的周期,信息傳播者可以和受眾之間產生即時的傳播和反饋。信息一經上傳,互聯網的終端可以迅速獲得,尤其對于微電影類的視頻信息,省去了主管部門的劇本備案和樣片的審核環節,可以更加便捷的實現傳播,更快的速度到達受眾。即時性是新媒體的重要特征,也是微電影得以迅速傳播的媒介基礎。

個性化也是新媒體的重要特征,這導致大眾傳播的經典理論的失效。各種社交媒體、微博、短視頻網站的風起云涌,徹底改變了傳統媒體的格局。以某種原因形成的群體化的受眾的特征越發明顯,受眾群在互聯網上的關系不再是單純的集合,而是帶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尤其是以字節跳動為代表推出的諸如“今日頭條”等手機終端,基于受眾個性化的需求應用推薦引擎技術,根據受眾的興趣、區域等多個維度進行個性化的信息編輯和推送,推送的內容不僅包括狹義上的新聞,還包括了視頻、音樂、購物、游戲等在網絡自媒體環境下蓬勃發展的應用型資訊。通過對用戶的個性化分析,收集受眾的網絡社交行為、網上閱讀習慣、手機終端所在的地理位置、受眾的職業和年齡等必要條件,挖掘出受眾個性化興趣。通過社交行為分析,5秒鐘計算出用戶興趣;通過用戶行為分析,用戶每次動作后,10秒內更新用戶模型。個性化的傳播環境呼喚個性化的藝術作品,微電影憑借其制作門檻低、成本小、制作周期短的特點,及時完成創作并在自媒體空間發布,滿足不同受眾個性化的需求,使手機互聯網的受眾對這種新興的業態情有獨鐘。

三、微電影產生與發展的心理學動力

在經典的大眾傳播學的研究視野下,電視、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在信息的傳播過程中起著絕對的支配作用。它們是大眾傳播的信息源頭和傳播通道,它們的“絕對中心”的地位決定作為受眾的普通消費者只有無條件、單向度的接受媒介信息,雖然可以通過熱線電話、讀者來信等途徑進行有限的反饋,但是這種反饋在絕對權威和強大的媒體面前顯得極其羸弱。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傳播生態的格局,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尤其是自媒體的蓬勃發展,使每個受眾的發言權回歸到自己的手中,在眾聲喧嘩中擁有了自己發聲的通道。傳統媒體占絕對統治地位的發言權受到了來自自媒體領域空前的挑戰。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已經是信息的制作和傳播的成本降至極低,只要自媒體的內容過硬,可以實現輕松的傳播受到接受者的追捧,自媒體時代給了每個人“五分鐘”的表現機會。

新媒體時代傳播的“去中心化”現象凸顯,傳統媒介環境下的大眾媒體絕對話語權受到了來自新媒體的挑戰,傳統的電視、報紙、廣播的中心話語體系崩潰,主流的話語權喪失,話語權回到了受眾的手中。在新的傳播結構中,信息制作與發布的話語權不再只是掌握在少數的大眾媒介手里,大眾媒介的“話語中心地位”被極大地削弱,傳播者的固有身份被幾何級倍增的自媒體的發布者所取代,傳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不再固定,獨立的自然人可以瞬間實現信息發布者和信息接收者的身份轉化,“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在發布信息的同時接受信息,并迅速實現反饋,尤其是“彈幕”等反饋機制的出現,更加速了信息的傳播閉環的形成,傳播、接受和反饋可以同時進行。新媒體的這種互動機制給了受眾極大的自由度,他們可以對海量的信息展開檢索,自由接受興趣點相關的信息,信息的接受由原來的“被動挨打”變成了“主動出擊”,實現接受信息的自由,極大地增進了主動掌握信息及信息來源控制的自主性。

自媒體語境下的傳播“去中心化”致使諸如電視、報紙、廣播的衰落,也使傳統的門戶網站開始改變,不再是固守經典傳播學的傳播方式,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開始向“私人訂制”的方向轉變。媒介的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真正實現了多樣化,受眾的手機界面不再是“千機一面”,誰都有機會在手機的虛擬世界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愛好,張揚自己的個性,并得到媒體的及時反饋。用戶成為自媒體時代的“王者”。微電影就是在這樣受眾尋找網絡空間中的自我的過程中發展起來,他們舍棄影院電影的宏大主題,把鏡頭下移,對準“小人物”、“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寫身邊事,拍身邊人,以小人物命運的起承轉合,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這也應和了新媒體時代傳播權威失效,“去中心化”的大趨勢,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也都有可能成為微電影的導演,微電影成為表達和表述的工具。

移動網絡帶寬的擴容使受眾對于新媒體終端的媒介接觸變得空前的便捷,受眾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即時獲取信息,碎片化的觸媒時間導致了碎片化的接受習慣,通過自媒體終端獲取信息變得不再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碎片化的接受心理催生了微時代的來臨,微博、微信、微電影都是為了適應日益變快的生活節奏和碎片化的接受心態。媒體的內容和傳播方式隨受眾的接受心理做出調整。當媒體發現受眾沒有更多的時間接受長度較大的視頻就主動做出改變,用更短的時間、更集中的主題、更精彩的敘事探索微電影存在的可能。使受眾在新媒體環境下養成的新的接受心理得到最大形式的滿足,流量經濟學的引導,流量對于商業價值的轉換,成為各大網媒和制作機構追捧微電影制作的強大的驅動力。

四、新媒體設備為微電影產生與發展提供的技術動力

數字影視的拍攝設備、后期制作設備及視頻的傳播技術的跨越為微電影的制作和傳播提供了直接的內驅力。數碼攝影攝像設備的價格逐漸走低,成像質量穩步提升,使原來只有專業人士才有機會接觸的影視前期拍攝設備的門檻逐漸降低。數碼相機的視頻拍攝質量可以比擬專業的影視制作設備,而購置成本卻有著天壤之別,這為微電影在草根影視愛好者中的流行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隨著專業級鏡頭在手機上的嫁接和依靠優秀的算法實現完美的成像水平,手機也成為拍攝微電影的利器,甚至有些專業導演也青睞于手機微電影的制作。手機的價格低廉、攜帶方便、成像日趨完美,成為廣大業余影視愛好者拍攝微電影的設備。

目前,具有視頻采集、轉化、剪輯功能的軟件層出不窮,影視后期制作的技術已經走下神壇,一些入門級的視頻制作軟件以其易操作、剪輯特效良好的特性在廣大視頻制作愛好者中廣為傳播。愛拍、瞄影工廠、拍大師、閃電音頻,蜜蜂剪輯作為入門級視頻制作軟件以其功能強大、操作簡便、功能良好受到較大的歡迎。以“風靡全球的視頻剪輯神器”為宣傳口號的瞄影工廠對入門級的視頻制作者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為滿足手機終端的剪輯要求,同時發行PC版本和App版本,具有“千萬特效,無限創意”的功能,其多種預設的特效可以實現一鍵操作,且效果出眾。利用豐富的濾鏡和蒙版效果,讓視頻脫胎換骨,即使沒有視頻制作的基礎和經驗,也能實現眾多的特殊視頻效果。擁有海量片頭、標題、字幕和片尾特效,可以實現專業級的標題制作和字幕特效。預設有上百種轉場效果,可以實現無縫銜接多個視頻和圖片素材,還具有慢放、倒放、移軸、綠幕摳圖等特殊效果。這些功能基本可以實現操作的一鍵實現,可以滿足視頻業余制作者的基本要求。對于視頻制作有著較高要求的人還可以提供高階視頻剪輯功能使制作的視頻更加專業。作為專業視頻制作軟件類Premiere級別的軟件在微電影制作公司還是主流。這些梯隊化的軟件生態結構為不同層次的微電影的制作提供技術支持,降低了電影制作的門檻,推動微電影產業的爆發。

五、結語

微電影產業作為在自媒體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業態能夠迅速發展,得益于傳播環境動力、心理學動力、設備與技術動力的共同作用。新媒體的飛速發展為微電影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傳播環境的外在動力。新媒體的互動性的特征加強了信息傳播的傳播效果,新媒體傳播的即時性特征極大地縮短了信息傳播的周期,新媒體的個性化等都為微電影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外在的傳播動力。新媒體時代傳播的“去中心化”現象凸顯,受眾開始擁有了話語權,微電影成為自媒體發聲的一種形式。微電影用更短的時間、更集中的主題、更精彩的敘事完成創作。使受眾在新媒體環境下養成的碎片化接受心理得到最大形式的滿足。數字影視的拍攝設備、后期制作設備及視頻的傳播技術的跨越為微電影的制作和傳播提供了直接的內驅力。在這三股動力的共同驅動下,微電影產業得以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龔丹韻,石川.微電影:為草根文化開一扇門?[N].解放日報,2011-12-03.

[2]隋巖,李燕.論群體傳播時代個人情緒的社會化傳播[J].現代傳播,2012(12).

[3]劉新業.試論微電影產生及發展的時代背景[J].傳播與版權,2016(7):80-81.

[4]張超.淺談微電影的產生原因以及發展趨勢[J].經濟研究導刊, 2012(25):188-189.

[5]杜桂丹.新媒體環境下微電影的產生及發展策略[J].電影文學, 2016(19).

[6]王乃考.“微電影”的產生、涵義與特征[J].新聞天地月刊,2018(2): 107-108.

[7]艾雯.中國微電影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D].河南大學,2013.

[8]張浩泉.微電影——電影創意的新動力[J].科技傳播,2015(5): 185+191.

猜你喜歡
微電影動力學新媒體
低汽氣比變換催化劑動力學研究
低汽氣比變換催化劑動力學研究
用動力學觀點解決磁場常見問題的研究
以微電影《調音師》為例談中國微電影在敘事上的改進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利用相對運動巧解動力學問題お
“微電影”的作用研究及傳播意義
國外微電影的“力量”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