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研究

2020-04-10 06:50李丹
大學教育 2020年4期
關鍵詞:專業教育教育改革創新創業教育

李丹

[摘要]當前,我國高等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在經歷了由零散到系統的發展階段之后,正進入更加專業化、精細化的升級階段,然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的現象一直制約著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因此,有必要通過打造“三師”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構建“三業”結合的教育內容體系、探索“三法”結合的教學方法等措施加強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發展。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4-0032-03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中指出“高等學校必須將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當前,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是推進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督逃筷P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指出,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要在專業教育基礎上,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大力推進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當前我國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與專業教育結合不夠緊密。因此,研究探討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這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背景的要求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第一次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后,總理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其他多種場合中頻頻闡釋這一關鍵詞。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個報告指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于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認為“高校畢業生不僅僅是作為一名求職者的角色走向社會,還應該爭取成為一名創造者,引領行業的發展”。高校大學生作為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應當努力踐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社會創新創業的引領者。高等院校應當通過創新創業教育,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回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要求。

(二)這是提升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水平的要求

近年來,中國高等教育步入了大眾化教育階段,大學生就業難成為當前突出的社會矛盾,自主創業成為緩解就業壓力、提升就業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國著名高等教育學家潘懋元教授認為“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或創業精神和創業技能,恰恰是我國高等教育的薄弱環節”。為回應當前日益激烈的人才和創新能力競爭以及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等院校迫切需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中,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事業心、開拓精神、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對當下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的敏感度和認識深度,促進學生對人生及職業進行科學規劃,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等創業素質,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幫助學生克服缺乏創業意識、創造性,缺乏動手能力以及依賴性較強等缺點。

(三)這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的要求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過程中,要“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在國家“雙創”政策的引導下,2016年后,全國各高校均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社會各方對于創業實踐的支持力度也不斷加強,全社會尤其是大學生群體的創業意向強烈。慕尼黑大學所做的2015全球創業報告顯示,中國人的創業意愿達85%,遠遠高于全球55%以及亞洲76%的水平。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首份《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89.8%的在校大學生曾考慮過創業,18.2%的學生有強烈的創業意向。據統計,2016年登記的大學生創業人數達到61.5萬人。然而,在大學生創業熱情高漲的情況下,高等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并未能夠有效滿足大學生的創業需求?!吨袊髮W生創業報告》調查顯示,大學生中認為學校創業教育對自己幫助非常大的比例還不到20%。這說明高校創業教育還要進一步深化和專業化,以真正解決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的痛點和難點。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未深度融合的主要表現

(一)創新創業教育師資中專業課教師較少

據報道,目前全國已有20個省以省政府名義、11個省以教育部門名義制訂并向社會公布了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部分省市高校普遍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一些地方和高校建設了一批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實踐基地,各地面向大學生開展的創新創業賽事已達百余項。但是,許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和開展者,大多是思政課教師、學生處工作人員以及就業指導老師和輔導員等,專業課教師關注與參與的程度并不高,甚至有少部分專業課教師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并不屬于自己的工作范圍。專業課教師在大學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學生從學校進入社會的領路人角色。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專業課教師的積極參與,大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對今后從業應具備的實踐能力和素質的了解,這些信息的首要來源應當是專業課教師。

(二)專業課教學內容中創新創業內容較少

課程是高等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載體。大學教育中,學生所學課程的絕大多數是專業課,專門的創新創業專業課程所占比重并不多。因此,依托專業課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在規模性與經濟性方面具有較大優勢。然而,當前高等院校的許多專業課程中涉及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較少,存在著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兩張皮”的現象。學生在創新創業課程中學會了創新創業的方法,但如何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卻缺乏專業指導,也很難敏銳捕捉到本專業領域的創業熱點與機會。因此,在2015年6月2日舉行的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視頻會議上,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指出:“要努力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由‘兩張皮向有機融合的轉變?!?/p>

(三)專業教育教學方法創新不足

近年來,高校專業教育教學方法創新取得了重要進展,對于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角色扮演、智慧教學等教學方法的探索一直在進步。然而,就總體而言,許多專業課在教學方法上還存在著創新不足的情況,特別是體現創新創業要求的教學方法應用不足。一方面,對于既有的教學方法如何體現創新創業教育目的與要求的探索與創新還有待深化;另一方面,符合創新創業要求,體現創新創業特色,結合專業課傳授創新創業知識的新的教學方法并不多見,更未形成成熟經驗加以普遍推廣。

三、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徑

促進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應當從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

(一)打造“三師”結合的教育師資隊伍

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的過程中,師資隊伍建設是重中之重。要著力打造“專業教師+創業教師+創業導師”“三師”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叭龓煛苯Y合并不僅指這三類教師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中協調配合、有效互動,更是指鼓勵專業教師能夠同時承擔起“專業教師+創業教師+創業導師”這三種角色,既能講授好專業課,又能在專業課程中加入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同時還能夠擔任學生的創業導師。打造“三師”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是針對當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專業教師較少的情況,通過宣傳、獎勵、示范等方式,引導專業教師樹立創新創業教育意識,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二是針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戰性特點,通過邀請、聘任等方式積極吸引校內外產業界,特別是本專業領域具有豐富企業經營與管理實踐或者創業經驗的人士走進高校課堂傳授相關經驗并擔任創業實踐導師,實現專業課教師、創新創業課教師與創業實踐導師的有效配合與協調互補。

三是針對大多數高校教師沒有創業經驗,同時缺乏創業企業實踐體驗的情況,通過創業實訓、企業掛職、參觀考察等方式,加強對專業課教師創新創業技能培訓,提升專業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指導創業的能力。通過工作量和課酬獎勵以及榮譽稱號等方式鼓勵專業教師擔任學生的創業導師,通過完善科技成果處置和收益分配機制,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積極引導專業教師向“三師”型教師轉變。

(二)構建“三業”結合的教育內容體系

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的過程中,在教育內容上要積極探索“專業+創業+產業”“三業”結合的教學內容體系。在專業教育的同時補充創業知識和企業運營管理知識,從專業視角了解企業創辦、管理和運營的基本技能,更符合現階段的學生認知和社會需求?!皩I”是指專業領域系統化的基礎知識;“創業”是指進行創業應了解和熟悉的創業知識、創業方法、國家創業政策法規、創業過程等專門知識;“產業”是指創業之后企業運營管理的基本內容、方法、手段、風險等特色知識。通過專業基礎知識、創業專門知識和產業特色知識的有機結合,構建三位一體、立體化、全方位的專業教育內容體系。專業基礎知識強調“懂”,創業專門知識強調“熟”,產業特色知識強調“練”。具體而言,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積極推進教育內容建設:

一是鼓勵在專業課中增加創新創業教育內容。通過修訂教學大綱、完善教學內容等方式,將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與專業知識有機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增加專業前沿和創業熱點的介紹,幫助學生及時掌握創業的信息與機會。

二是在高校已開設的面向全校各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通識課程的基礎上,以學科為單位,通過修訂培養計劃、重構課程體系等方式開設面向同一學科、體現學科特色與發展趨勢的學科創新創業課程。在開設面向不同學科的創新創業課程之后,再結合各學科交叉融合的實踐與趨勢,鼓勵有關學科積極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交叉,形成“通識創業課程”“學科創業課程”“交叉創業課程”互通有無、有機互補的局面,以利于學生開闊視野,發現更多的創業機會。

三是在創新創業課程中增加創業企業運營管理的相關知識。特別是針對非經管類專業的學生,要增加企業創辦、企業運營管理、企業文化建設、市場需求調查與分析、市場風險規避以及企業成長獲利等知識,幫助學生提升創業之后運營管理企業的能力。

(三)探索“三法”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的過程中,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為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充分融合,可以積極探索“創業計劃法”“創業模擬法”“創業體驗法”“三法”結合的教學方法。

“創業計劃法”是指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結合專業課程內容,指導學生撰寫創業計劃書,使學生在完成創業計劃書的過程中,培養創業意識,發現創業靈感,并全面熟悉創業的程序與要求等。例如,在筆者講授的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公共文化概說”中有一章是“文化市場管理”,這一部分涉及眾多文化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筆者嘗試在講授這一章時利用“創業計劃法”,引導學生撰寫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創業計劃書,積極尋找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創業熱點。許多學生在創業計劃書中提出了創辦“聲音博物館”“立體化養生館”“動漫體驗館”等創業靈感。在學生完成創業計劃書之后,通過現場展示、答辯、全體學生匿名投票的方式評選出若干最受歡迎的創業靈感。

“創業模擬法”是指在撰寫完成創業計劃書之后進行模擬創業。這一階段要全面熟悉創業的流程及國家相關的規定等。還以筆者在“公共文化概說”公開課的教學改革為例。學生們在評選出最受歡迎的創業靈感之后,采取自愿組隊的方式成立創業小分隊,圍繞這些創業靈感開展模擬創業,并通過表演小品的形式向老師和同學們展示模擬創業過程。在小品中,學生要全面展示創業需具備的條件,如資金、場地、企業名稱等,還要展示創業申請的過程并介紹國家相關的政策法規等。有條件的高??梢酝ㄟ^建立大學生創業模擬實訓中心以及增設實驗室、實訓基地、研發中心等開展創業模擬,使學生初步了解創業要求,掌握創業基本技能。

“創業體驗法”是指為提升創新創業課程的時效性、實用性和應用性,走出傳統課堂,在實習實踐基地、市場乃至企業現場進行創新創業教學,實現學生與生產線和客戶線相銜接,在企業運營的實際環境中體驗創業?!皠摌I體驗法”對于師資、教學條件等要求較高,是較為高級的創新創業教育方法?!皠摌I體驗法”對于增強學生創業的意愿和能力以及提高其創業成功率具有較大的作用,有條件的學校應該積極開展。

四、結語

我國高等院校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完成了從零散到系統的初步發展階段,正在經歷向更加專業化、精細化發展的升級階段??梢酝ㄟ^打造“三師”結合的教育師資隊伍、構建“三業”結合的教育內容體系、探索“三法”結合的教學方法,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升級。

[責任編輯:龐丹丹]

猜你喜歡
專業教育教育改革創新創業教育
高職藝術院校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房地產專業教育與“三創”教育的耦合效應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工程教育認證模式T的人才培養模式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高職院校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新常態下系列化、規范化、創新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動物醫學專業面向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教育改革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