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DIO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

2020-04-14 04:53江天仿
職業時空 2020年1期
關鍵詞:教學評價翻轉課堂

江天仿

摘要:針對當前高職程序設計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缺失,借鑒CDIO 工程教育評價理念,構建了“以學習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并將其應用在教學實踐中。該評價體系能科學、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效,為翻轉課堂教與學的持續改進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翻轉課堂;CDIO;程序設計課程;教學評價

一、前言

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毋需置言,與此相關的研究從未停止過。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轉課堂成為國內外教學改革的主要范式,研究內容大多聚焦于教學模式的設計和應用。教學評價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是推動教學質量提升的催化劑,但在已有的成果中,針對高職程序設計課程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體系尚未形成,難以實現教學效果的全面檢驗,這已成為制約此類課程改革發展的瓶頸因素。

CDIO是由MIT等四所大學于2004年創立的一種現代工程教育模式。C、D、I 、 O 分別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和運行(Operate)。 其核心思想是在厚實的工程知識基礎之上,以產品的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融專業教育于工程實際場景,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使所培養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直接滿足于工業界的用人需求[1]。

作為一種成果導向的教育模式,CDIO非常重視學習效果在教學評價中的作用,強調“以學評教”,學生達成預期學習效果,就是優質教學的表現。CDIO有兩個核心文件:CDIO大綱和CDIO標準。[2]CDIO大綱從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定義學生預期的培養目標;CDIO標準則用12條標準規范CDIO專業培養要求。在其第11條標準中,要求教師將學習效果納入課程計劃和學習過程,通過過程性評價最大限度地實現“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評價;學習效果評價過程被分為四個階段:學習效果的規范化,學習效果和教學的結合,使用多種評估方法收集學生學習的證據,利用評估結果改進教與學。[3]可見,CDIO注重教學全過程的評價,強調預期學習效果的設置和合理評價方法的選擇,其“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評價理念與“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謀而合,所倡導的教學評價的改進作用,尤為適合翻轉課堂此類新興的教改活動。

二、基于CDIO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設計——以《Java程序設計》課程為例

Java作為當前主流程序設計語言,是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該課程兼具理論性、實踐性,要求學生掌握Java的語法和編程技巧,具備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思想,能用Java技術開發計算機工程領域的應用程序。

課題組 2017 年以來致力于《Java程序設計》課程翻轉課堂的研究,并逐漸形成了基于CDIO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秉承CDIO“以學習為中心”的評價理念,堅持評價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的原則,注重CDIO大綱四個層面學習效果的達成度,突出現代工作團隊環境中,構思-設計-實施-運行軟件產品能力的評價。文章就這種基于CDIO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設計及應用進行介紹。

(一)預期學習效果的確定

預期學習效果是教學評價的邏輯起點,具體說明當學生完成某門課的學習時,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應達到的預期目標。CDIO將工業界視為最主要的利益相關者,認為“工業界是畢業生的最終客戶”,設計合理的預期學習效果要從職場需求出發。為了確立《Java程序設計》課程預期學習效果,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走訪軟件企業。2018年10-12月間,走訪了山東省內接收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10家軟件企業,以訪談的形式了解企業對Java相關工作崗位的能力和素質要求。

2.對已畢業并從事Java程序設計相關工作的校友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從2018年11月開始,持續2個多月,共回收有效問卷156份,調查內容參考CDIO大綱的四層能力方案,包括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個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軟件產品設計和構建能力。

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并參考網上Java相關工作崗位的招聘信息,匯總出高職《Java程序設計》課程具體的、可測評的預期學習效果(見表1)。

(二)教學評價指標設計

1.評價類型和維度。CDIO認為學生的知識掌握、素質養成和能力獲取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體驗式學習實現的,教學評價不僅要重視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更要關注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因此,本研究以預期學習效果為起始點和落腳點,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構建了《Java程序設計》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見表2)。

按照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將過程性評價分布于教學過程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維度[4],結果性評價則集中在學期末進行。由于程序設計課程強實踐性的特點,在學期末一般會有1-2周的課程綜合實訓時間,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開發一個軟件項目,以鍛煉他們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對《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結果性評價可從“期末考試”“綜合實訓”兩個維度著手。

2.確定評價指標。(1)“課前”評價指標。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以學生觀看視頻,自主學習為主,學習內容為課程基礎知識。這一階段的學習效果將決定后續課中階段的學習質量。因此,評價指標設置為“學習視頻瀏覽情況”“課前針對性練習情況”;此外,由于教師無法及時面授輔導,課前自學中遇到問題,學生需在線與老師或同學交流互動,“交流互動情況”也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指標。(2)“課中”評價指標?!禞ava程序設計》課程的課中學習以學生上機練習,編程實踐為主。教師根據課前學習情況進行重難點講解,然后布置上機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在“動手做”中內化課前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實驗性探索能力。因此,評價指標設置為“小組實驗完成情況”和“小組合作情況”;此外,小組實驗結束后,由小組代表匯報設計過程和運行結果。因此,“小組匯報情況”也應設為評價指標。(3)“課后”評價指標。翻轉課堂的課后學習以學生反思和優化課堂程序作品為主。在反思中梳理知識點;在優化、修改程序中進行實驗性探索,進一步完成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提升。因此,評價指標設置為“實驗反思情況”和“實驗優化修改情況”。(4)“期末考試”評價指標。期末考試采取筆試,主要考察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因此,評價指標設置為“課程知識掌握情況”。(5)“綜合實訓”評價指標。綜合實訓通常采用項目的方式,要求學生分組協作,獨立完成一個中小型應用軟件的開發。教學目標是訓練學生在工作團隊環境中,構思-設計-實施-運行軟件產品的能力。評價指標以軟件項目開發流程的關鍵環節為依據,設為“需求分析情況”“項目設計情況”“編碼實現情況”,此外,項目作品完成后要在課堂上運行演示,回答教師提出的有關項目開發的問題,因此“答辯演示情況”也應設為評價指標。

3.分配權重系數。本研究采用專家賦值法分配指標權重。邀請職業院校從事《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及翻轉課堂研究的8位專家(其中副教授以上 6 人、講師 2 人)填寫“評價指標權重征詢表”,對專家們給出的權重分配方案進行歸一化處理,四舍五入計算后得到每個指標的權重系數(見表2)。

4.確定評價方法與數據采集方式。CDIO強調,不同的學習效果要匹配不同的評價方法和數據收集方式,以確保評價數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教師、學生構成了翻轉課堂學習效果的評價主體,評價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高效完成指標評價及數據收集。

“課前”教師通過網絡平臺,關注學生“學習視頻瀏覽情況”“課前針對性練習情況”及“交流互動情況”, 導出線上數據報告單,對學生課前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罢n中”借助“小組協作評分表”“小組討論評分表”和“小組匯報評分表”,完成教師評價、小組評價、他組評價數據的采集;“課后”借助網絡平臺,通過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單”和“程序作品”,完成學生課后學習情況的評價;“期末考試”根據“筆試成績”對學生課程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綜合實訓”借助“需求分析報告”“項目設計報告”“程序文件”“項目評價表”和“小組協作評分表”“小組討論評分表”完成教師評價、小組評價數據的采集。

三、基于CDIO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實踐

本研究以筆者執教學校 2018-2019 年度第二學期《Java程序設計》課程為例,根據表2評價體系對 2018級計算機應用1班開展教學實踐,該班共有36名學生,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面對評價過程進行詳細介紹。

(一)形成學習評價量表

學期伊始,教師制定并向學生展示學習評價量表,以明確評價標準。在學習評價量表中,將表2中的評價指標作為評價標準,每個指標的評價采用5分制,對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為了便于統計分析,期末考試成績也換算成5分制。

(二)評價過程

1. 形成性評價。課前教師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學習資源和課前學習任務單,上課前一天查看學生視頻瀏覽及課前針對性練習情況;通過學生在課程論壇的發帖、回復情況,了解學生線上互動交流情況。對視頻瀏覽次數多,課前練習正確率高、積極參與討論的學生予以加分,然后導出線上數據報告單。課中實驗任務由教師指定,各小組嚴格按程序設計步驟完成上機練習。實驗結束后小組學生一起填寫“小組協作評分表”(表3)“小組討論評分表”(表4),進行“小組實驗完成情況”和“小組合作情況”指標的評價。然后,每組派一名代表介紹設計思路、實現技術及實驗結果,由教師和其它小組填寫“小組匯報評分表”(表5),取平均值為“小組匯報情況”指標得分;課后教師根據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單”和“程序作品”,完成“實驗反思情況”和“實驗優化修改情況”指標的評價。

2. 結果性評價。期末考試由教師根據卷面答題情況給出分數;“綜合實訓”評價由教師指定“企業即時通軟件”作為實訓項目,任務描述為采用Socket編程和多線程技術,結合Swing圖形界面,實現公司內員工間的網絡通信與交流。要求各小組嚴格按“構思-設計-實施-運行”所對應的軟件開發流程進行項目開發,通過“需求分析-項目設計-編碼實現-部署運行”四個階段,完成綜合實訓任務。前三個階段結束后,教師根據小組提交的“需求分析報告”“項目設計報告”“程序文件”為小組項目打分,第四個階段小組代表進行軟件項目功能演示和答辯,教師填寫“項目評價表”。此外,小組成員項目得分是在小組項目得分的基礎上,根據“小組協作評分表”(表3)“小組討論評分表”(表4)進行加減,對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承擔任務多,貢獻大的學生按一定比例加分。

3. 評價數據分析及教學反饋。整理和統計36位學生的學習評價量表,按權重計算得到如下結果:總平均分為 3.4631,處于中等與良好之間,說明學生通過翻轉課堂的學習,基本達到了預期學習目標,但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在過程性評價中,課中評價得分最高,其中“小組實驗完成情況”“小組合作情況”指標均在4分以上,說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很好地完成上機實踐任務,實驗探索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較強。但在課后評價中,“實驗優化修改情況”指標得分較低(3.1944),查看學生提交的程序代碼可以發現,一部分學生僅僅滿足于程序的正常運行,在課后沒有認真對代碼進行優化升級,學習主動性有待提高。

在結果性評價中,綜合實訓評價得分較低,平均得分為3.1181,且四個指標得分均不理想?!捌髽I即時通軟件”是來自企業的真實項目,綜合性較強,在開發過程中不僅要用到Java課程知識,還涉及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算法等先前學過的課程知識。這一情況說明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開發項目的能力較差,在現代工作團隊環境中,構思-設計-實施-運行軟件產品的能力亟待加強。

學期末,教師根據表6分析整個班級的教學情況,制定整改措施。學生會拿到一張“個人課程學習評價表”,了解自己每個環節的學習效果達成度,促其自我反思,從而達到教、學雙方持續改進的目的。

四、結語

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是翻轉課堂順利實施和有效推廣的必要保障。本研究借鑒 CDIO 工程教育評價理念,契合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中心”的本質特征,基于“以學評教”視角,構建了《Java程序設計》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實現了多元評價主體參與、多種評價方式整合、多維評價指標統一的全過程評價,為教與學的持續改進提供了參考和依據。由于高職程序設計課程種類繁多,在具體應用時,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習目標,做出靈活調整并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建勛,朱琳. CDIO視野下高校翻轉課堂教學評價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07):30-34.

[2] 張和平.CDIO 工程教育評價體系:啟示與借鑒[C].第三屆高等教育發展與評估學術論壇(海峽兩岸),2012:305-312.

[3] 克勞雷.重新認識工程教育:國際CDIO培養模式與方法[M].顧佩華,沈民奮,陸小華,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3-144

[4] 鄧桂萍.基于生成理念的翻轉課堂學生學習評價體系構建[J].河北職業教育,2018(04): 15-18.

猜你喜歡
教學評價翻轉課堂
信息技術—Internet實用教程教學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