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共享工廠”模式的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育人路徑探索

2020-04-17 12:19周劍鋒
電子商務 2020年1期
關鍵詞: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

摘要:本文探討了基于共享工廠模式的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育人路徑,闡述了產教融合育人的內涵,論述基于工廠模式的產教融合育人模式改革的意義,分析當前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在電子商務專業中貫徹產教融合思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途徑。

關鍵詞:共享工廠;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是國家對教育行業提出的新政策,其主要目標是進一步提高電子商務行業中企業參與到學校辦學中,全面推行校企協同育人,是當前高校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的必然措施,將電商專業產教融合作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1]。

1、共享工廠模式研究

1.1 共享工廠的概念

智能制造是將制造與數字技術應用于設計生產周期,在制造中進行控制,實現產品需求的動態響應,對生產網絡實時優化的制造活動,包括智能設計,服務等環節。

共享工廠集成中心加強高職院?;A能力建設為先導,以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主線,推動高職教育改革發展,促進現代職教體系的建設,推動制造產業體系轉型升級。

共享工廠集成中心由政府與高職院校共同開發建設,主要結合企業智能化發展需求,開展智能制造執行系統為核心的裝備智能制造應用,幫助企業從多種品種生產模式向大規模定制化生產模式轉型,共享工廠集成中心建設向注重服務產業鏈的綜合服務平臺建設轉變,新的技術工藝生產經營管理模式推廣的綜合性產業服務平臺[2]。

1.2 共享工廠的優勢

共享工廠集成中心由地方政府,高職院校及行業領先的優秀企業合作共建,中心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建設智能加工流水線與電裝設備智能裝配檢測流水線,開拓全新的工業生產方式,搶占智能制造人才培養的制高點。

共享工廠集成中心以資源整合為基礎,使實訓設備與現代教學內容接軌,實現教育與企業的高度融合,創新專業人才培養聽。中心是學生實訓基地與企業生產基地,形成利益相關方工件共享機制,企業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創新內外開放的實訓基地建設。

共享工廠集成中心充分體現了資源共享的合作發展理念,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發揮中心在創新創業與社會培訓等方面的平臺作用,為雙創建設搭建了新平臺,服務區域制造業產業體系轉型升級,為推動電子商務行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的內涵

2.1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電子商務是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物品交易的商業活動,打破了線下商品交易地域時間限制,為交易雙方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自阿里巴巴啟動百城千校計劃以來,國內高職院校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進入火熱狀態,國內高職院校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更加清晰,電子商務可分為B2B,C2C與B2C三種類型,交易雙方憑借電子信息技術進行交易,B2B是企業之間服務的電子商務模式,B2C是企業與消費者之前的服務電子商務模式,C2C是為滿足消費者之間服務的電子商務模式。

企業銷售的產品品類多元化,企業對專業貿易人才的需求與人才培養供應不平衡。高職院校據此確定電商專業細分方向,有制造業企業的電商崗位、貿易型的電子商務公司和電子商務業務外包公司等,高職院校在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時,應高度切換部門要求制定具體的培養方案。

2.2 產教融合的發展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大數據等新技術層出不窮,技術競爭的根本是人才的競爭,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對有能力將所學專業知識轉化到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型人才尤為缺乏。黨和國家提出深化產教融合的戰略。

產教融合是產業與教育系統的相互融合,企業家成功的關鍵是會組織社會資源實現生產要素重新組合。8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弗里曼提出國家創新體系,包括科研機構等多個主體。各主體圍繞科技發展形成相互作用的網絡機制。美國學者挨次科瓦次等在1995年人提出大學-產業-政府的三重螺旋體概念,2014年國務院印發《加快發展職教的決定》提出深化產教融合,2015年印發《推進雙一流大學建設總體方案》,要求深化產教融合,2016年印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建立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產教融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2019年國務院印發《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促進產教融合“雙元”育人,推進校企深化合作。形成企業,行業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完善教育資源布局,創新教育組織形態[3]。

2.3 電商專業產教融合的意義

職業教育肩負為經濟市場發展提供專業人才的重任,隨著企業對人才需求隨著市場變化不斷提高。加強產教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

加強產教融合有利于實現校企共贏。隨著國家對產教融合提高重視,電子商務專業在實施產教融合中,相關企業為學校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企業可以為學校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為學生學習提供相關崗位。學??梢愿鶕髽I發展需求培養對口的電子商務人才。學生為產教融合發展模式的受益者,可以提升自身知識技能水平,增加了實踐能力。

加強產教融合有利于滿足學校與市場的發展機遇。電子商務是當下新興行業,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相關電商人才需求不斷增大。電商專業只有通過產教融合,將學生的技術培訓放在教學重要位置,才能滿足學校人才培養目的。學校根據企業的需求對課程設置調整,培養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電商專業人才,才能更好的滿足電子商務行業發展需求。

3、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中的問題

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推動產教融合的主力軍。我國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及產教融合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電子商務專業建設中注重與企業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定特色。電子商務專業綜合性與跨學科性特點成為產教融合的優勢,電子商務行業大力發展推動了專業發展,院校在教學實踐中依托地區經濟發展特點,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4]。

3.1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問題

現階段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產教融合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企業內驅力不足,專業建設的行業先進性不足,產教深度融合不足。針對電商行業特點,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學校,降低運營成本是企業開展電商專業產教融合的動因。企業無法全面顧及學生實習的安全管理,使得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學校與企業時間節點大多存在差異,學校每年會邀請行業專家介入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但因學校對專業預見性不足,導致專業建設與行業發展不同步。學院圍繞產教融合開展了系列工作,但缺乏將行業,高校資源進行整合的平臺思維。

電子商務崗位大致分為管理與技術兩類,個別學校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電商管理與企業管理等專業融合,造成學生對電商有不正確的認知。開展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學習相關技術,當前學校對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認識較為淺薄,產教融合并非是實踐與理論的簡單組合,將電子商務理論與技能實踐教學分離,削弱了電商專業產教融合教學的專業性。

電商行業是新興產業,對應的專業教學尚處于起步階段,沒有以往的經驗借鑒。因自身特性導致難以鑒定以往的教學模式,電商專業建設體制不完善,難以對電商專業產教融合做出制度保障。電商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型專業,其外部資源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有較高的要求,目前電子商務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存在較多的不足,很多學校未與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難以滿足學校實踐教學需求。

3.2 電商專業教學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培養電商人才教學中的問題主要包括教學方法傳統,教學內容落后,考核方法不合理。當前國內高職院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科目大致為就業營銷理論的擴展模型與以計算機會計為中心的電子商務模式,基于營銷理論的擴展模型是傳統營銷理論加相關技術知識網絡,以互聯網技術為中心的電子商務課程具體應用方法不足。電子商務教學側重于傳統經濟理論內容,對網絡互聯網經濟特色的認識不充分,對電子商務的實踐能力訓練較少,學生對網絡經濟適應能力不強。

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方法相對國外電子商務課程保守,沒有深入探究應用方法,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學習缺少主動性。案例教學使用教材案例有既定的解答,學生缺乏創新思維的培養。學生在理論上沒有積極解決問題的心態。所學理論與實際市場理論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大量高職學校開設了電子商務相關的專業,但人才培養質量水平不高,商務英語與平臺操作等方面的新型外貿型人才缺口巨大,很多傳統外貿企業意識到跨境電子商務的階段潛力,能勝任電子商務工作的新型外貿人才稀缺。電商在技能運用類專業,要求學生根據理論進行實際操作。目前高職院校電商專業實踐環節課程基本為學校理論,沒有讓學生接觸電子商務最新的模擬操作系統。

4、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模式探索

目前產教融合已開啟2.0新階段,高校只有基于學生學情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才能實現產教深度融合。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改革首先要明確自身定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定位服務現代制造業,產教融合企業應是機電類企業,企業大多數為傳統制造類企業,營銷方式陳舊,缺乏互聯網思維,推進產教融合需要依靠互利性強化企業的融合動力。

針對大數據應用的發展,院校與行業優秀企業合作成立營銷培訓基地,承擔高校大數據應用師資培訓,將培訓成果轉化為課程,通過深度的融合大大提高院校的大數據應用水平。鞏固企業在國內大數據營銷應用上的領先地位。學院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企業生產,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其次,雙主體育人,介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以產教融合發展為主線,經歷了多次改革探索。從工學結合到職教集團,企業對人才培養方案的不斷深入介入。從偏向實習到全面介入課程內容的變革。產教融合將產業發展對職業崗位新要求列入專業教學標準中,實現高校與企業雙主體育人模式。

第三,組建協同創新團隊,指導創新技能大賽,產教融合對科研工作打開了一扇窗。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往往科研水平不足,電子商務專業以科研產出鏈上下游企業,對下游企業提供人才。學校教師與企業技術骨干成立協同創新團隊,聯合申報課題,協同創新團隊積極參與服務地方經濟。

結語:電子商務專業通過開展產教融合,明確專業定位,通過資源共享,將企業與院校需求進行整合,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了學校的辦學實力。依托共享工廠集成中心產教融合平臺,滿足區域智能制造人才需求為出發點,完善實訓教學體系,改革教學模式,最終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高職教育只有堅定貫徹產教融合,才能為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蘇艷玲,趙寶柱,趙瑞卿.“產教融合、工學交替”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探索與實踐——以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39):71-73.

[2] 廖莎.產教融合:高職院??缇畴娚倘瞬排囵B[J].文教資料,2019(13):128-129.

[3] 吳思樂.跨境電商背景下“深度產教融合”的校內經營性實習模式探討——以高職涉外經貿類專業為例[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6,30(04):27-32.

[4] 應森林.電子商務產教深度融合的研究——以義烏中國小商品市場校企合作為例[J].電子商務,2014(09):76-77.

作者簡介:周劍鋒、本科、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電子商務。

猜你喜歡
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
論中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
關于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
我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誤區與發展思路
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探討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
基于對接產業發展的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