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農村婦女生命質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

2020-04-24 04:18顏雅娟苗春霞姜金星李寒寒周崔紅
醫學與社會 2020年2期
關鍵詞:農村婦女勞作生理

顏雅娟 苗春霞 姜金星 李寒寒 孫 泓 周崔紅

1 江陰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陰,214431;2 徐州醫科大學衛生政策與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徐州,221004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大部分農村婦女成為家庭的主要勞動力[1]。她們承受著社會和家庭等多方面壓力,其健康狀況已逐漸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生命質量已經成為新的衡量綜合健康水平的指標[2]。本研究通過對江蘇省農村婦女的調查,了解其生命質量現狀,分析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提高農村婦女生命質量,推動新農村和諧發展。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在江蘇省的宿遷、徐州、泰州、南京以及蘇州,五個市中各抽取一個縣,每個縣隨機抽取兩個鄉鎮進行入戶調查,共調查1700名18-55周歲的農村已婚婦女,收回有效問卷1551份,有效回收率為91.24%。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和世界衛生組織生命質量量表(簡表WHOQOL-BREF)進行入戶調查[3]。內容主要有:個人基本和家庭狀況。WHOQOL-BREF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社會、環境4個維度以及總的生命質量、總的健康狀況,共26個條目。其評分越高,生命質量越好。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1雙錄入,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兩組得分比較進行t檢驗,單因素t檢驗、方差分析,多因素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檢驗水準為α=0.05。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1551例農村婦女的平均年齡為(40.44±8.27)歲,家庭人口均數為(4.31±1.37)人,初中文化程度占39.65%,家庭年收入3-5萬元占35.27%,軀體健康水平為好和一般者占93.94%,25.85%難以承受平時的勞作。12.64%婆媳關系較差,夫妻感情較差者為11.99%。睡眠質量較差者為26.82%,41.65%每日休閑時間2h,64.12%教育孩子有壓力。關照老人頻率達41.19%,34.75%稱沒有得到政府的幫扶。

2.2 生命質量現狀

調查對象生命質量自評較好占35.26%,較差者占7.40%,自評健康狀況較好者為45.19%,較差者11.28%。江蘇省農村婦女生命質量生理、心理和環境維度得分高于武陵山區婦女[4]。但與全國常模對比[5],江蘇省農村婦女生命質量生理、心理維度得分均較低,環境維度得分較高,且有顯著性差異(P<0.05),社會關系維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注:*P<0.001。

2.3 影響生命質量的單因素分析

以生命質量4個維度得分為因變量,以調查對象一般情況為自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勞作時間、休閑時間、睡眠質量、軀體健康狀況、就醫及時性、教育孩子壓力、婆媳關系、關照老人頻率、家庭年收入、夫妻感情、政府支持與生命質量各維度得分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影響生命質量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注:P均<0.05,除*表示P>0.05。

2.4 影響生命質量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討各影響因素的作用,以生命質量4個維度得分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按照α=0.05的水準,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勞作壓力與婆媳關系影響生命質量四個維度,而軀體健康狀況和家庭年收入影響生理、心理和環境維度;睡眠質量影響生理、心理和社會關系三個維度。指導孩子作業頻率及教育孩子壓力影響心理和環境維度,文化程度影響生理和社會關系維度,政府支持狀況影響社會關系和環境維度,休閑時間、夫妻感情狀況、關照老人頻率和就醫是否及時影響單個維度(見表3)。

3 討論

3.1 江蘇省農村婦女生命質量現狀較差

本調查對象的生命質量生理、心理及環境維度得分優于對武陵山區婦女的調查結果[4]。與全國常模比較,生理、心理維度較差、環境維度較好[5]。經 濟水平和地域環境差異是影響生命質量的重要因素[6],經濟水平是生活環境的重要基礎,良好的生活環境可以提高人的生命質量。武陵山區為特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所以農村婦女生命質量較差。大部分農村男性人口流入城市,農村婦女成為了家庭的主要支柱,比一般人群承受更大的體力負荷和心理壓力,故江蘇省婦女生命質量生理、心理要優于武陵山區婦女。

表3 影響生命質量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3.2 自我綜合素質影響農村婦女的生命質量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已逐步實現了現代化,大量農村婦女利用空閑時間進廠工作,故其勞作時間延長,勞作壓力增大。每天承受家務、勞作、子女教育等多重壓力,幾乎無休閑時間,身心難以從繁重而瑣碎的勞作中得以喘息,負面情緒難以紓解和釋放,導致身心疲憊[7]。睡眠是人體重要的生理需求,也是緩解生活壓力、調節身體和心理問題的有效方式,能夠提高人的生命質量。本研究的農村婦女睡眠質量較好者僅為9.80%,不良的睡眠會使人精神萎靡,免疫力低下,疲于應付自己的社會交往活動,使生命質量更差。農村婦女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知識面狹窄,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危險因素不了解,健康行為的依從性較低,必然影響其生理健康,這與李西同的研究結果相似[8]。農村婦女社交活動較少,社會關系也簡單。有研究表明,健康水平是影響日常行為及心理健康的因素[7]。本調查的農村婦女慢性病患病率達29.05%,勞作的壓力,使體力大大減弱,影響日常生活,心理負擔增大,生理、心理和環境維度越差。

3.3 家庭內部關系影響農村婦女的生命質量

目前農村婦女大多與公婆一起生活,婆媳來自兩種不同的家庭,其成長環境和習慣存在差異,長期相處難免產生矛盾,而丈夫難以發揮協調作用,日積月累的矛盾可能會使農村婦女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影響家庭和諧,夫妻關系惡化,心理壓力不能得到釋放,影響其生命質量[9]。農村家庭中被關照頻率較高的老人大多是受病所累或生活不能自理者,不僅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也占用了農村婦女的休閑時間。過長的勞作時間和巨大的勞作壓力使得難有空余時間和精力對子女進行教育。文化程度低,對子女的教育指導力不從心,卻對子女的前途寄予較高期望的矛盾心理影響了她們的身心健康,使生命質量下降。

3.4 社會支持網絡影響農村婦女的生命質量

家庭收入較高的農村婦女,比較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有身體不適時會盡早就醫,解除病痛。而家庭經濟收入低者,生活條件較差,當發現身體不適時通常會顧慮家庭經濟狀況,延誤治療,加重病情,增加身心壓力,使生命質量變差。各級政府應高度關注農村婦女的身心健康問題,尤其是經濟條件較差、家庭矛盾較多者,做好幫扶措施,緩解心理壓力,提高生命質量[10]。

江蘇省農村婦女的生命質量較差,應采取綜合措施,如大力開展健康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普及農村婦女衛生保健知識、對困難家庭進行幫扶、建立完善的社會支持網絡,提高其生命質量,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猜你喜歡
農村婦女勞作生理
農耕勞作磨毅力 南泥灣精神記心中
辛勤勞作 吉祥人家
扶貧車間+兒童之家 助力農村婦女本地就業增收
謝翠菊 營造農村婦女“幸福站”
大腦如何知覺音樂的形式美?——來自電生理的證據
肉雞鉻需要量及其營養生理作用
春暖勞作花相伴
基于BP神經網絡的旋轉血泵生理控制
2007:義務教育學雜費也免了
媽媽們產后的生理煩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