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新教材,讓數學課更精彩

2020-05-06 09:33黃金貴
課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關鍵詞:數學課程教材數學

黃金貴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6-0150-01

“用教材教”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教材是課改理念的文本體現,是一個載體,教師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立足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或根據教學的需要,或針對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對教材進行改進和充實,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

一、轉化素材——讓教材更貼近生活實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學生體驗與理解、思考與探索?!苯滩闹械膶W習素材是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獲得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的基本載體,是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價值的重要資源。教材中的例子,都是借助一定的素材來呈現的,盡管新教材在編寫的時候,一直考慮到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探求新知,然而由于學生生活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環境,有著不同的生活體驗。教材中的例子,不能滿足所有地區的所有學生,有的素材要加以轉換。

1.聯系生活實際,轉換學生不熟悉的素材。

我國南北地理差異明顯,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學生的生活環境、文化環境都存在著差異。教材內容從宏觀上是適合大多數學生的,但從微觀上看,教材的某些內容不一定適合某一個區域、某一所學校的學生。因此,在實際教學時,我們發現教材中學生不熟悉的素材,不便于本地教學的素材,我們就及時調整或更換成學生熟悉的素材。

例如,教學“小數除以整數”時,3個例題都是以每天早晨步為題材,探討計算小數除以整數的方法。這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素材,我們就把它改為到商場買東西并比一比怎樣買最便宜,這樣結合學生的實際,根據不同學生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在不改變教材編寫意圖的情況下,做出取舍,轉換學生不熟悉的素材,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就能讓學生對數學保持親切感,增加教材的親和力。

2.借助已有經驗,轉換教材不恰當的內容。

當代教學論流派幾乎都強調教學要從兒童已有經驗出發這一思想,教學內容要向學生的現實和生活實際開放,能反映學生的不同需求。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存在差距,學生的實際狀態存在差距,這就要求教師決不能照本宣科,而應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刪減不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教材的調整和重組。

因此,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擷生活數學實例,搭起教材內容通向學生生活世界的橋梁,使教材的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化靜為動——讓教材更便于實踐操作。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的組織要重視過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要重視直觀,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系;要重視直接經驗,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边@就是說,數學的學習方式不能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它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歷程。因此教師在設計和組織教學時,要將課本中呈示的被“冷凍”和“定格”的素材看作思維過程的材料,要把例題,結論,轉化為學生能夠親身參與的活生生的數學活動。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教材的呈現和教學的組織形式上,適當地化靜態為動態,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借助媒介,激發學生的操作欲望。

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能夠將教學重點和難點一一呈現出來,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提供豐富感知、呈現思維過程,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入其境,讓學生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極大地支持了學生對邏輯推理、問題解答和數學觀念的尋求與研究。尤其是引導學生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動態演示,形象揭示知識的生成過程,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借助于觀察和比較,逐步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識的本質。

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在文字呈現教學內容的同時,輔之以解說和背景音樂,漂亮的界面,不斷變化的圖文聲像,在深深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能更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成功的可能性。

三、發揮優勢——讓教材更利于彰顯個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性和多樣性?!泵绹睦韺W家赫伯·格喬伊說:“明天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弊寣W生學會學習是新課程的主題;主要采用了“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比較符合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讓學生不但掌握知識,還掌握學習方法。

挖掘主題內涵,讓學生自主地學。

“主題圖”是人教版數學實驗教材編寫的一大特色,目的是 “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學。如在認識“商不變”的性質時,教材精心設計了孫悟空變長金箍棒打小妖的動畫情境幫助學生探究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我認為還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重組結構——讓教材更切合學習方式。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爆F代教學理論告訴我們,有效的學習活動不只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根據外在信息,通過自己的背景知識,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教師對教材的鉆研程度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活動的深入,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學習過程的生動性。新課標要求我們教師要站在一個整體聯系的層次去審視教材,理解教材,對教材進行創造性駕馭,必然要適當對教材的巧加工,對教材進行開發調整、適當補充;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和經驗,及時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促進學生不斷思考;及時鼓勵,促進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實現教育價值的最大化。

以整體結構的意識用教材,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

數學是一個整體,其不同的分支之間存在著實質性聯系,包括同一個領域內容之間的相互連接、不同知識領域之間的實質性關聯。因此,在教學與一個知識結構相關的內容,教師要打破原來一個知識點一個例題的教學方式,做出整體規劃與綜合設計。如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這兩個內容,教材分別編排在不同的課時。有一位老師在上課時,根據學生提供的材料,同時呈現這兩個內容并同時研究。先讓同桌同學交換座位結果不變,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這種交換位置結果不變的現象在我們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呢?通過觀察,學生發現規律,再用事例驗證,最后應用。這就使學生主動把握貫穿單元教學前后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因結構的支撐而樂于主動地猜想、類比與思維形成主動學習的心態與能力。

總之,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最為重要的物質載體,作為數學課程重要實施者的教師不能停留在機械地再現數學教材,被動地適應數學教材,在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需要和心理規律。切實地做到“腦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切實發揮新教材的作用,真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于求知的科學精神。

猜你喜歡
數學課程教材數學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讓鐘表發展史走進數學課程思政課堂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淺談高中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
組合數學課程教學淺探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