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宮保雞丁”到“魯迅家吃什么”

2020-05-20 18:18凌河
雜文月刊(選刊版) 2020年4期
關鍵詞:名臣宮保雞佳肴

凌河

這是不久前域中九州又傳出的一則“捷報”,說是丁寶楨的墓穴已在某地發現。這當然是一個喜訊,丁寶楨不是晚清名臣嗎?遺墓的出土,無疑具有對清史對遺臣研究的莫大價值。

可是奇怪的是,報刊的大標題也好,網站的首頁也罷,報道出來,卻多是“宮保雞丁發明人遺墓始見天日”——不說丁寶楨任山東巡撫,兩治黃河,創辦齊魯首家機器制造局的勇于擔當,也不提他任四川總督10年,改革鹽政,整飭吏治,大修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政績豐功,只說他“發明”的“私房菜”——“宮保雞丁”。光緒十二年,丁寶楨死后,不是被皇上追贈太子太保嗎?他家的“雞丁”,所以冠以“宮?!?,可見也是個“吃貨”啊。

歷史到了咱們這時,就變成了一道可口的菜肴,類似這樣的事兒早已不是今日才有——數年之前,我們這兒,就有過“《最后的晚餐》吃什么”的“研究成果”。達·芬奇的這幅亙古名畫,需要鉤沉索隱,破譯奧秘,可是洋人的想象力和破譯力都不行,說來說去研究的是那13個人,姓甚名誰,行狀如何。而我們的學者大家,卻一舉研究出那晚“吃什么”的“頭等大事”——既稱“晚餐”,怎可沒有“菜譜”?于是埋頭數載,“認真考證”,確認《最后的晚餐》喝的是紅葡萄酒,吃的是烤羊肉,主食是粗糧黑面包,最重要的,是破譯了那道湯的做法——那是“用棗、蘋果、肉桂和無花果做成的一鍋濃湯啊”!

當然,數年之前就有人言曰這種“美術研究”之無聊,就像今天丁墓石破天驚時有批評“宮保雞丁”的荒誕一樣,但多少年來,“專家”對于黛玉吃些什么、寶釵食盒中的點心用什么原料制成,甚至西門大官人和潘金蓮見面時那桌上放的什么小菜,總之名著中的“菜譜”問題,不是早已成為一門顯學而發表了多多少少的論文嗎?后來還有“專家”,研究出李白醉酒也似乎是叫高力士脫鞋的那一回,那大殿之中、君王之前,擺的是哪幾樣佳肴——總之一個“吃”字,幾乎要成為歷史研究永恒且避不開的主題。

“魯研”,已經向周家的“菜譜”進發,魯迅先生的一碗霉干菜扣肉之外,還有了桌上常有的“青菜豆腐湯”;周有光先生也好,季羨林大教授也好,他們壽命為什么這么長,特別是腦子為什么這樣好,于是他倆常喜的那一碗紅燒肉就成了多少“關門弟子”的獨家發現?這也罷了,周作人的一盞苦茶,林語堂的一碟精致小菜,尤其是張愛玲的那一份“叉燒炒飯”等等,不是都險些要做成博士后的論文了嗎?全不論國難當頭、生靈涂炭時,這些大家才女在干什么以及寫什么。

前幾年美國來了個副總統,鉆進北京胡同的小餐館花了十幾美元小吃了一頓,于是這個高官有什么政見、來干什么,沒多少人轉起,倒是一套如法炮制的“拜登套餐”,一時竟風靡了餐館,熱炒于網絡。

有識之士曰:我們中國人,曾餓過千百年,所以一個“吃”字,一個“吃什么”的問題,成了最大的難題,所以特別敏感,特別突出——但我們不是已經吃飽了肚皮嗎?“吃飯”問題不是似乎已經解決了嗎?為什么還只關心口舌腸胃之飽呢,連一位經國濟世的歷史名臣,都只是化為一道可口的佳肴。

周繼紅薦自《解放日報》2020年3月1日

猜你喜歡
名臣宮保雞佳肴
是“雖有嘉肴”,還是“雖有佳肴”?
八方風味,美酒潤佳肴
宮保雞丁大融合
“日化+游戲”雙輪驅動名臣健康2020年扣非凈利大增近五倍
除夕團圓
宮保雞丁
餐桌上的“佳肴”
淺析賈探春與史湘云自卑和中性性格異同
儒將范仲淹
宮保雞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