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的田園守望者
——訪南寧市國翠農業合作社總經理、自治區勞動模范陸堅邦

2020-05-31 02:15謝青夏莫嘉凌
農家之友 2020年12期
關鍵詞:種養鄉親們農業

本刊記者 謝青夏 特約通訊員 莫嘉凌

大名陸堅邦,微信名叫“堅持做農業”,產品注冊商標“堅農”。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當看到他的“堅持做農業”微信名,作為一名農業記者,我心里就立馬產生一種莫名的感動,感覺他一定是一個對自己事業自信心爆棚、意志堅韌的人。當與他面對面采訪了兩個多小時,證明我的感覺完全正確,這是一位二十年的田園守望者,不愧于剛剛獲得的自治區勞動模范稱號!

這番茄那么漂亮,陸堅邦都忍不住拍照留念。

科技,是一支引路的火把

對陸堅邦的采訪,是在他的生態瓜果大棚里進行。他的大棚位于五塘鎮西龍村壇白坡,主要是輪換生產甜瓜、苦瓜、辣椒、葡萄、西紅柿等時令蔬果。時下正是西紅柿上市的季節,他的大棚里種滿了各個品種的西紅柿,那鮮紅的果實令人垂涎欲滴。陸堅邦邊走邊指著那一串串豐收的“戰利品”,興奮地介紹說,這個品種叫金沙紅,個大起沙,生吃做菜口感都特好,很受本地和外地消費者歡迎。金沙紅產量十分可觀,他指著眼前的一株番茄樹對記者說,像這株起碼有4 公斤果,其它的平均可收2.5 公斤果,現在每天都能批出去幾千公斤,今天就批出去4000多公斤!

陸堅邦還給記者科普說,他的西紅柿基本不用化肥,主要是用豬糞雞糞或蔗渣等農家肥,大棚里極少蟲害,也沒有必要用農藥殺蟲,也沒有什么污染,所以可以摘下即可生吃,他當場還特意摘下一個“示范”吃給記者看。他說由于他的西紅柿科技含量高,買回去在常溫條件下,放20 天都不會壞。聽了陸堅邦的一番“科普”講解,記者雖然有一些東西聽不太懂,但總覺得他本人“科技含量”挺高的??墒?,他說自己并沒有進過一天專業學校學習,不過科技確實是他堅持做農業二十年的引領者,因為當初就是在農業科技的感召下,干起農業的!

陸堅邦是南寧市興寧區五塘鎮西龍村壇白坡人,是地道的農民兒子。高中畢業時,當時廣西的“南菜北運”工程正紅火,陸堅邦參與了其中,有一次將蔬菜運到北方,趕巧認識了一位山東的種菜行家,當即拜其為師。陸堅邦從選種、育苗、種植、病蟲害防治、收獲、儲存等各個環節,跟著師傅一招一式地學了三個月。當回到南寧實踐后,又感覺還不夠,不久又二上山東跟著學了三個月,前后半年,終于“畢業”回到老家,開始種菜!

種了一段時間的菜,實踐是有了,但總覺得還需要充實農業科技理論,而幸運女神又一次眷顧了他。在一次農產品交易會上,他遇上了廣東農科院的一位蔬菜專家,他勤學和誠懇的態度,打動了對方,專家邀請他到廣東學習一段時間。他隨即帶上妻子,一起去了廣東跟專家學習。夫妻倆跟著那位專家,從選種、育苗、種植、病蟲害防治、收獲、儲存等各個環節,側重于理論基礎進行了一段“進修”,學成后雙雙把家還。

山東的實踐,廣東的理論,給陸堅邦插上了農業科技的雙翼,又經過這些年的不斷學習、實踐與探索,日積月累,他掌握了一套科學的種養方法,逐漸成長為當地十里八鄉一個小有名氣的農業科技“土專家”, 不僅把學習掌握的科學種養知識應用于自己的生產實踐上,還常常應邀去各地講課。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姐姐、姐夫等親友,也都在種子、化肥、農藥、種植等領域里成了行家里手,他們還在基地培養了一支20多人的科技隊伍,為基地保駕護航。那么多年來,陸堅邦還運用科學種養知識幫助無數人脫貧致富。他們夫妻開的農資商店的顧客大都是當地的鄉親,對于鄉親們而言,他們來店里買的不僅是農藥、化肥、種子等農資產品,還等于“買”了科學知識,遇到不會使用或不認識的新產品,陸建邦夫妻總會或隨時通過電話咨詢,或上門現場指導,不厭其煩地教會大家使用為止,陸建邦笑稱自己的農資店是“植物醫院”。此外,他于2009年創辦的“國翠”綠色瓜果基地,也儼然成了當地的“農業科技推廣站”和“試驗田”,凡是引進的新品種,他都先在他的基地進行試種觀察研究,等這些品種產量、質量、儲藏和市場滿意度都好的情況下,才向鄉親們進行推廣種植。

堅持,是一種信念與情懷

堅持做農業!這對于陸堅邦,不僅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他內心深處的一種堅定信念與家國情懷。堅持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二十年!風風雨雨的磨礪,歷經多少困難挫折,嘗遍個中酸甜苦辣,其中也有其它機會“誘惑”著他跳出“農門”,可是他始終沒有放棄過“堅持做農業”的初衷,堅定不移地一路走來。陸堅邦感慨著對記者說,當年和他干農業的人,現在能堅持下來的沒幾個了!

陸堅邦的堅持源泉,來自哪里?

——來自一個農村孩子的樸素認識。記者和陸堅邦聊起當初干農業的初衷時,他淡淡地吐出一句:“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農民的后代干農業是很自然的事?!备咧挟厴I后,陸堅邦和其他農村孩子一樣,面臨著人生何去何從的選擇,那時候村里的伙伴們都熱衷去廣東打工,但是當他參與到“南菜北運”一段時間后,他感覺在家鄉搞種養,也并非沒有前途,尤其是經過跟隨山東師傅和廣東專家學習蔬菜種植技術后,更堅定了他投身農業的決心。近些年來,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讓陸堅邦越來越看到了我國農業發展的光輝前景,更使他鐵定了“堅持做農業”的信念。他堅信: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家鄉和鄉親們的未來,都離不開農業。在他眼里,堅持做農業,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的事業,更多的是一種使命和責任。

——來自農業事業伙伴的相互鼓勵與扶持。由于對農業科技的重視,常常去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也由于工作往來,陸堅邦認識了許多農業的伙伴,平時大家工作上相互交流學習,事業上互相幫助扶持,精神上相互鼓勵打氣,這些都成為了他“堅持做農業”的強大推動力。

2015年起,陸堅邦先后參加了廣西農業農村廳聯合廣西大學農學院舉辦的廣西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訓班、高級農民培訓班等學習后,除了學到了非常實用有益的農業科技外,更重要的收獲是結交了班上來自廣西各地像他一樣的農業創業者,如今這些同學常常與他信息交流,互相幫助,成為了強有力的事業合作伙伴與精神支撐。極大的拓寬了自己的思維,農業生產、銷售全面提速。

——來自黨和政府以及鄉親們的信任與支持。陸堅邦這二十年的堅持,更忘不了的是地方黨組織和政府的強有力支持,鄉親們的信任與期待。他在家鄉創業以來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五塘鎮黨委和政府的關注與支持。在鎮黨委和政府的關懷下,陸堅邦全面得到了進步與提升。2010年,陸堅邦被授予南寧市勞動模范稱號,2020年又榮獲自治區勞動模范的稱號,這些精神力量,更鼓舞與激勵他在農業發展道路上堅毅前行。

正因為來自這些的力量源泉,強有力地支撐了陸堅邦這二十年“堅持做農業”的信念與意志,甚至達到了一種可以為此犧牲一切、癡心不改的境界。有一年村干部改選,擔任了好幾年村委副主任的陸堅邦,獲得了鄉親們的信任與支持當選村主任。這個時候,只要陸堅邦點個頭同意,說不定他從此踏上一條康莊的“仕途”!可他卻堅決地“婉拒”了,鄭重地在“放棄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鎮黨委和政府,以及鄉親們對此很不舍,卻又完全理解他對農業一線的那份堅持與堅信。

幫助,是一種幸福與快樂

農業創業這二十年來,陸堅邦除了自己在事業上獲得不斷的進步發展外,還幫助家鄉的父老鄉親,乃至全區各地許多村屯的農民發展種養,脫貧致富。你幫助了很多人種養致富,這對你自己的事業發展肯定會產生沖突和影響,并會有一定的損失。對此你是怎么看,又如何解決這兩者的關系的?對記者的這個提問,陸堅邦還是帶著他特有的樸素笑容答道:“我認為只要你覺得幫助別人感到快樂,那自己就是有了收獲,就不會感覺有影響或損失了”。的確,這么多年來,陸堅邦為了幫助別人,付出了許多時間、精力、心血,乃至金錢,但他二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樂此不疲。

2009年,陸堅邦投資120萬元在西龍村壇白坡建設占地108畝、80 座鋼架標準大棚,進行甜瓜和蔬菜大棚無土栽培;2010年3月份成立的國翠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基地+農戶”為經營模式,利用自己資金、技術優勢,幫助和帶動鄉親們發展生態農業生產,成為當地群眾發展農業科學致富的引路人。他的基地還長年安排20 到30 名工人工作,為鄉親們解決就業問題,同時帶動周邊農業經濟的發展。對于鄉親求教農技問題,陸堅邦總是熱情接待,悉心傳授。他告訴記者說,他有一個手機號碼,自創業至今二十年從不更換過,是因為除了自己的工作信息往來需求,這個手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功能,是每天要接聽許多農技方面的電話咨詢,簡直就成了一個流動的“農技站”,所以他怕自己換了手機號,許多人就找不到他咨詢,誤了別人的事。這些咨詢內容涉及種子、農藥、化肥、種植、病蟲害防治等等,咨詢者有熟客,也有陌生人,目前這樣的電話咨詢每天都在200個左右,有時還更多,但他每一個電話都耐心接聽,認真解答,有的還親自上門進行現場指導。采訪那天,就被一個來自金城江的咨詢電話打斷,只聽見陸堅邦一二三四點,給電話里的人進行了詳盡的講解。他跟記者解釋說,這個電話是金城江東江鎮里仁村打來的,他們那里的番茄生了灰霉病,向他咨詢如何用藥防治的。

說到里仁村,陸堅邦告訴記者,那是四年前金城江東江鎮干部找到五塘鎮政府,要求找一個種養能手,到里仁村進行幫扶,五塘鎮政府找到陸堅邦,他當即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從此就利用自己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對里仁村進行幫扶至今,除了經常下去現場指導外,平時村里遇到像眼下的番茄灰霉病防治這樣的難題,都會電話找他咨詢,尋求幫助。經過他四年的全心幫扶,現在里仁村已經成為了當地脫貧致富的示范點,一面旗幟。2015年,陸堅邦就參加了南寧市第一批“扶貧特派員”,去到馬山縣三甲屯進行幫扶,為把三甲屯建設成為如今小有名氣的“攀登屯”付出了一份力量。作為示范,他還留在那里一個100畝的種養基地,目前種植甜玉米和他自己培育的一個黃皮果新品種。這些年來,類似里仁村和三甲屯的幫扶點,陸堅邦還有將近十個,遍布全區如金城江、南丹、梧州、來賓、扶綏等地。因此,他經常抽空在電話里對這些幫扶點或答疑解惑,或求醫問藥等的農技問題予以解決,有時還要下去現場解決。有一次,南丹縣的一個偏僻山村通過五塘鎮干部找到他給予幫扶,他又是二話不說,帶上一萬多株新品種辣椒苗驅車前往,崎嶇的山路,一般的車無法上山,他就改坐當地的皮卡車“搖”上山。這一次光是油費、過路費、吃住等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他全都是自掏腰包。他的善舉,令當地干部群眾非常感動。

沒有驚天動地的舉動,但卻像一股涓涓的細流默默地為社會、為群眾做著一點一滴的奉獻,這就是陸堅邦——一個二十年的田野守望者。

猜你喜歡
種養鄉親們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團長”何八斤讓鄉親們便利購物
山西靈石:種養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
花椒樹下做文章 生態種養增收入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循環種養 帶富鄉鄰
為鄉親們奔小康當好“領頭雁”
鄉親們叫我“賣光光”書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