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的途徑

2020-06-23 09:31高玉杰
文理導航 2020年19期
關鍵詞:語感有效策略意義

高玉杰

【摘要】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的感覺,是語文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鍛煉出來的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想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素質,除了引導他們自覺感知客觀社會言語對象,豐富語感素質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徑是學校的語文教學。良好的語感素質必須有相應的教學形式來保證。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感;意義;有效策略

語文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語感素質的主要途徑,課堂的組織者———教師,必須通過相應的教學方法來保證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意識。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讓學生到達抒寫的自由狀態,是開發學生心智,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必將讓學生受益終身。為此,本人在此陳述幾點看法。

一、加強朗讀訓練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語言的多種意味包含在語音的高低快慢強弱之中,非通過朗讀、多讀、熟讀無以全面把握。如果僅在閱讀時簡單地朗讀文本,則無法欣賞作者的感受,也無法理解文本的深層含義。因此,大聲朗讀是語言意識訓練的基本方法。朗讀時,教師需要充滿情感,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與作者的感受盡可能地融合在一起,這樣,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和美好的心情自然會滲透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并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從而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語言意識和審美能力。教師應該真正認識到它的重要地位,并使用有效的方法來訓練學生。例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時,教師滿懷喜悅和希望地大聲朗讀,并以柔和而緩慢的基本語調朗讀,可將學生帶入春天的美麗風景。學生很容易被教師美妙的朗讀所感染,他們會沉浸在文章的優美氛圍中,進而產生強烈的朗讀欲望。

二、品味重點詞句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學生品味重點詞句,讓學生在理解意義的同時,體會語言的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敘事性文章,描述了20年前父親送“我”去火車站的情景。從記錄的內容來看,為什么作者沒有選擇既通俗又簡單的“關于我父親的回憶”這個標題呢?從記錄的場景來看,為什么作者沒有用“永別”這個更傷感的標題呢?這就能夠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文章內容,通過比較來理解原標題的好與不能改變的原因。作者通過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描述了父親在鐵路上給“我”買橘子的事。老師引導學生細細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想象、猜測、讀讀悟悟,教師點撥:“‘蹣跚可見步履的不便,從月臺下去所以用‘探‘攀‘縮,可以想象爬的困難。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對閱讀內容和形式的感知,激發和引導學生對文本語言的感知,并通過對關鍵詞和短語的掌握進行趣味訓練,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培養領悟能力

由于語感的培養離不開理性思維的參與,離不開對語言文字的靈敏感覺,離不開學生的悟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讓學生學會分析、琢磨,從而實現對語言的準確領悟。

如教學辛棄疾的《西江月》時,我讓學生分析后兩句“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學生很容易就發現這兩句話與注解的話順序不同。這是為什么?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這是強調作用,表示詞人的驚喜之情,因為他找到了避雨的地方,在山野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時心情會是何等欣慰?這種樂趣不是身臨其境的人又怎么體會得到?從而體現這首詩的旨意。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分析、推敲,讓學生獨立思考,用心用情去體驗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久之,詩歌中所蘊含的“玄機”就會通過有血有肉的語言從學生的口中傳出來,這樣學生的語感就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朦朧派詩人北島的作品《生活》,內容只有一個字:“網”,然而言外之意卻相當的豐富。詩人把生活比成一張網,那么,這“網”可以網到好事;也可以網到壞事;有時什么都網不到(空網)。并且,它能網到什么,就看持網的人想網到什么了。因此,驚嘆之余,我們不能不想到詩人含蓄冰冷的風格色調,不能不對詩人智性的光輝產生由衷的敬意。朦朧派詩人顧城的作品《一代人》,就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痹姼枰浴昂谝埂遍_啟全詩,這令人窒息的“光明”的墳墓,從顧城的角度來說,應該是比喻“十年文革”。而中間的“黑色的眼睛”是凝聚著批判精神的一代覺醒了的人的象征,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暗喻擁有黑色眼睛的中華民族,他們以黑對黑,對“黑夜”作了深沉的否定。末尾的“光明”是“黑色”的對立面,是那一雙不同尋常的“黑色的眼睛”,于艱辛之中搜尋到的從烏云的縫隙中射出一束生存的“光明”?!昂谝埂薄把劬Α薄肮饷鳌钡脑姼杞Y構,在審美原則上,打破了傳統的和諧構圖,以不和諧的意象組合,造成觸目驚心的藝術效果,迫使人對歷史進行反思。在語言表達上,詩歌避開情感的直抒,放棄景象的實敘,也不刻意地建構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想象、隱喻、象征,在濃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現了整整“一代人”富于沖擊感的雕像,以及“一代人”覺醒后看到眼前的現實而產生的憂傷。而且,作者從成年人的角度出發,有意淡化這一憂傷,刺激讀者的良知,讓讀者內心激蕩起比鉛還沉重的心痛。

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學生,“混沌初開”,面對語言文字,充滿著茫然的激情,放矢無的,在這種狀況下,普遍存在的大講寫作理論,強化篇章訓練,是無效的也是有害的。目前,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初中作文教學的最大誤區,是學生畏懼作文、興趣淡漠的根源,也是家長質疑、教師困惑的唯一答案。如何沖破這一“瓶頸”,讓作文教學成為師生打通心靈與外界隔閡的愉悅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到達抒寫的自由狀態呢?睿智的前人不僅給我們饋贈有精辟的理念和獨到的方法,也給我們儲備了雄厚的文學珍寶。當下,就看我們如何理性認知、科學踐行了。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闭Z言文字是學生的作文之“器”,古人對孩子心智的開啟,有對對子、描紅和背誦等“利器”的成功經驗,我們自然不必這么呆板,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幫助我們把這項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另外,海倫·凱勒曾深切地回想說,是偉大的安妮·莎莉文老師把自己的手拉到打開的水龍頭下,是這個活潑清爽的“水”,讓自己和外界有了溝通,讓自己對語言有了概念,讓自己對自身、對生活和對夢想有了渴求。安妮·莎莉文作為老師,她的偉大不只是創造了偉大的海倫·凱勒,更在于她用行動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偉大的老師。

所以,我們要在中國人最基本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之下,強調學生的自然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遵行先放后收、先方后圓、循序漸進、激勵誘導的教學原則,把學生混沌的心智放歸大自然,在萬物有靈的寬松環境里,讓他們滿懷熱情地認知大自然,從中感知和確認抽象的語言文字,并對某一語言文字形成自己相對清晰的理解和外延。之后,再啟蒙感他們感悟自然的方式,并能萬事一理地將感悟所得延伸到對人生和社會的認知中。最后,通過語句、語段的仿寫,激發出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時候,學生便能自己走出寫作的第一步了。

總之,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是一個較為漫長而又細致的工程。只有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重視對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并施之于有效的語言訓練方法,才能使語文閱讀教學有聲有色,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而又和諧地統一起來,使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李萍.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J].教育(文摘版),2017(1)

[2]劉國麗.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J].新課程(上),2019(3)

(天水市秦安縣王尹中學,甘肅天水741600)

猜你喜歡
語感有效策略意義
有意義的一天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的朗讀教學策略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語感培養和語文學習
留學的意義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開展幼兒游戲課程教學的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