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診斷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CTA 與DSA 檢查對比分析

2020-06-24 06:20馬更平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關鍵詞:蛛網膜下腔直徑

馬更平

(北京市順義區醫院 神經外科,北京 101300)

0 引言

蛛網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神經外科急癥,多發于青壯年群體中,常伴有頭痛劇烈、意識喪失、眩暈以及嘔吐等癥狀的出現[1-2],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SAH 的病因較為多樣,臨床往往需及早進行有效的鑒別與診斷,以作為后續治療的有效參考。目前,臨床上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DSA)作為SAH 臨床診斷的“金標準”[3],但該技術在臨床的普遍應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性。隨著我國CT 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多層螺旋CT 血管成像技術(CTA)也逐漸運用到了SAH 的臨床診斷中,在此,本文對CTA 與DSA 在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進行了對比與探討,整理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于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80 例SAH 患者,分別采取DSA 與CTA 進行檢測。其中男58 例,女22 例;年齡29-58 歲,平均(38.6±5.3)歲。納入標準:①均經過CT 掃描進行明確的檢測診斷;②所有患者均在急診行CTA 檢查,并于CTA 檢查后2 到10 天進行DSA 檢查。排除標準:①1 周內有血管內介入栓塞及其他開顱手術史的患者;②合并頸動脈、腦動脈狹窄或閉塞的患者;③伴有其他出血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先進行CTA 檢查,采用64 排螺旋CT儀(飛利浦Brilliance 型)對患者進行檢查,先掃描其頭部定位片,隨后進行對比增強掃描。其掃描范圍由主動脈結到顱頂位置,且從足側到期頭側開展掃描。采用高壓注射器經患者肘靜脈注入100 mL 的非離子造影劑(碘海醇),其注射速率為3.5 mL/s。運用Smart Prep 技術進行延遲掃描,延遲時間為18-25 s。待掃描完成后,將所得數據傳送至GE ADW 4.4 圖像處理工作站,利用容積再現(VR)、多層平面重建(M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面進行圖像重建與處理。所有患者在CTA 檢查后的2-10 天內進行DSA檢查,采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飛利浦Integris AIlura 型),經患者股動脈進行穿刺插管,對其椎動脈、雙側頸內動脈進行造影檢查,注射6-15 mL 的造影劑,其速率為2-4 mL/s。在造影過程中,機器C 形臂以40°/s 的角速度進行旋轉掃描,并以8.8 幅/s 的速度對圖像進行采集,最后利用DSA 工作站進行重建與處理。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并分析CTA 與DSA 的診斷結果。②對比CTA 與DSA 檢測的圖像質量,根據所得圖像中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及眼動脈的能見度,將其圖像質量分為:優(血管及眼動脈結構清晰可見,無任何偽影或殘余骨碎片的干擾)、良(血管結構可見,存在一定的骨碎片,不影響其觀察)、可(血管結構可見,有大骨殘余,影響血管結構及頸內動脈的直接觀察)。③對比CTA 與DSA 的動脈瘤測量數據。

1.4 統計學處理。本文中80 例SAH 患者的數據資料全部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處理,文中計數及計量資料分別采用卡方檢及t 檢驗進行分析與對比,P<0.05 表示對比數據存在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CTA 與DSA 的診斷結果對比。兩種檢測方式的診斷結果并不存在明顯差異(P>0. 05)。且將DSA 的診斷效果作為金標準后,可知CTA 檢測技術的敏感度、特異度以及準確度均較高,見表1。

表1 CTA 與DSA 的診斷結果對比[n(%)]

2.2 CTA 與DSA 檢測的圖像質量對比。經過觀察與對比,CTA 與DSA 檢測的圖像質量對比并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CTA 與DSA 檢測的圖像質量對比[n(%)]

2.3 CTA 與DSA 的動脈瘤測量數據對比。CTA 與DSA 方式測得的各項動脈瘤及瘤口直徑等數據對均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3。

3 討論

SAH 屬于神經系統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死亡風險通常較高[4],因此,在SAH 的臨床救治中,需及早找對其病因進行確定,以便進行相應的治療。目前,臨床主要以DSA作為SAH 病因檢查的金標準,但在以往的臨床應用中,由于其操作較為復雜,大多患者往往難以配合,導致患者的急診檢查受限,并且對于部分血管條件未達到DSA 檢查要求的患者而言并不適用[5]。近年來,隨著CT 及其后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掃描速度已基本實現了“各向同性”體素的采集,且CTA 對于微小動脈瘤及腦動靜脈畸形也具備了一定的診斷能力[6],加上其無創無痛、操作簡單等優勢,已成為SAH病因檢測的主要檢查方式。CTA 可利用其快速的掃描速度與后處理能力,有效縮短患者的檢查及診斷時間,對于高度懷疑為腦動靜脈畸形或動脈瘤所致的SAH 患者,可立即采取CTA 進行檢查,以幫助其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7]。

表3 CTA 與DSA 的動脈瘤測量數據對比

表3 CTA 與DSA 的動脈瘤測量數據對比

組名 CTA(n=80) DSA(n=80) t P>5mm 動脈瘤直徑 7.9±2.2 7.8±2.2 0.29 0.77>5mm 動脈瘤口直徑 4.4±0.7 4.3±0.8 0.84 0.4<5mm 動脈瘤直徑 3.8±0.8 3.9±0.9 0.74 0.46<5mm 動脈瘤口直徑 1.4±0.2 1.3±0.9 0.97 0.33全部動脈瘤直徑 6.7±2.7 6.6±2.7 0.23 0.82全部動脈瘤口直徑 3.5±1.5 3.4±1.5 0.42 0.67

綜上所述,在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臨床診斷中,CTA 檢測技術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及準確性,可作為該病的臨床診斷方式之一,但尚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DSA 檢測。鑒于SAH 病因的復雜性,本文建議將CTA 與DSA 檢查技術結合使用,從而獲得更為全面、準確的診斷結果。

猜你喜歡
蛛網膜下腔直徑
綜合護理對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腦損傷的臨床干預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門的下腔靜脈損傷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張露作品
各顯神通測直徑
劇烈頭痛?
蛛網膜下腔出血后為什么容易再出血?
山水(直徑40cm)
愛虛張聲勢的水
麻醉前加溫輸液對蛛網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體溫及寒戰的影響
腦出血的幾點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