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時間康復護理對產后婦女盆底功能的臨床影響分析

2020-06-24 06:20莫水冰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關鍵詞:盆底康復訓練陰道

莫水冰

(賀州市中醫院,廣西 賀州 542899)

0 引言

產婦分娩過程中,胎兒露出部分對盆底肌、韌帶等造成的牽拉程度過大,使支持膀胱功能的尿道組織松弛,引發尿失禁情況;或在孕期腹腔壓力增加及術中因產鉗、臀圍牽拉等方式造成盆底肌損傷等因素影響,可影響盆底肌功能恢復,增加張力性尿失禁情況,影響產婦外表形象及產后恢復速度[1]。產后康復護理干預指對產婦實施盆底肌等器官組織進行恢復訓練,以提升婦女自身康復水平。近年來研究中發現,開展康復訓練效果與康復訓練時間相關,基于此,本次選取于賀州市中醫院分娩的婦女200 例,予其產后不同時間開展相同康復護理干預,探究最佳護理干預時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研究時限為2017 年4 月至2018 年9 月,研究對象為此期間于賀州市中醫院分娩的產婦200 例,根據其接受康復護理時間進行分組,即早期組(64 例)、中期組(77例)、晚期組(59 例)。早期組年齡22-38 歲,平均(28.67±3.05)歲;妊娠時間34-41 周,平均(38.43±0.34)周;其中初產婦54 例、經產婦10 例;經陰道分娩59 例、剖宮產5 例;中期組年齡23-39 歲,平均(28.42±3.25)歲;妊娠時間35-42周,平均(38.72±0.45)周;其中初產婦66 例、經產婦11例;經陰道分娩71 例、剖宮產6 例;晚期組21-40 歲,平均(28.92±3.42)歲;妊娠時間35-41 周,平均(38.56±0.84)周;其中初產婦53 例、經產婦6 例;經陰道分娩52 例、剖宮產7 例;三組婦女基本資料相比,組間差異未見統計學差異(P>0.05);本次研究經婦女、家屬同意;研究符合醫學倫理。

1.2 方法。三組婦女均接受相同方式康復護理干預。①健康宣教:向婦女及家屬講解訓練盆底重要性及相關注意事項,提升婦女及家屬對康復護理重視度,提升婦女康復訓練主動性,以此提升護理效果;②康復訓練:①盆底肌動作訓練:婦女取仰臥位,雙腳支撐使雙膝彎曲,膝關節距離7-8 cm,將會陰及肛門收緊,收縮時間為2-3 s,后放松5 s,根據婦女情況增加收縮時間,重復進行收緊動作10 次;以雙腳、后背作為支撐,臀部抬離床面,保持5s,后放下,重復進行10 次;保持兩組動作時間15-20 min,3 次/d;②盆底肌刺激:婦女將雙腿分開,護理人員選用法國杉山盆底康復治療儀PHENIXUSB4,將陰道治療頭放入婦女陰道內部,根據肌電評估結果,選擇合適方案進行電刺激,頻率設定為15-85Hz、電流設定為0-45 mA,持續治療15-20 min,2 次/d,持續治療12 次;③陰道啞鈴訓練:依據婦女病情選擇合適陰道啞鈴緩慢推送至其陰道內,指導產婦收縮陰道以夾住啞鈴,根據病情變化選擇適當重量啞鈴進行訓練,一般啞鈴重量為從輕至重,以逐漸增強婦女陰道收縮能力,每次訓練時間為15 min,每天治療1 次,持續治療5-8 周;④生物學反饋:依據各項生物學反饋結果及時調整婦女康復訓練時間,記錄其盆底肌最大收縮力,促使婦女自主進行盆底肌功能訓練,以形成條件反射。

1.3 觀察指標。檢測干預后婦女盆底壓力,并進行分級,包括Ⅰ-Ⅳ級,分別表示盆底壓力由弱至強,護理有效率=(Ⅲ級+Ⅳ級)/n×100%。比較三組婦女干預后尿失禁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計算軟件為SPSS 24.0,護理有效率、尿失禁發生率用(%)表示,χ2檢驗;當P<0.05 時,則組間比較差異具鮮明性。

2 結果

2.1 護理有效率。早期組、中期組、晚期組婦女護理有效率分別為96.9%、84.4%、69.5%,早期組護理有效率較中期組、晚期組均具鮮明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三組護理有效率[n(%)]

2.2 尿失禁。早期組、中期組、晚期組婦女康復護理干預后,尿失禁發生率分別為0.0%、5.2%、18.6%;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尿失禁發生率[n(%)]

3 討論

妊娠期間及分娩期間女性機體生理較特殊,包括生理結構變化及激素水平變化,可因此影響盆底肌結締組織膠原代謝水平,同時產婦分娩過程中,因胎兒擠壓、助產鉗等因素可引發盆底功能障礙,可引發膀胱功能障礙。盆底肌功能障礙發病率較高,可出現子宮脫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疾病,嚴重影響產婦生命安全及產后形象??祻陀柧殲榉鞘中g療法提升婦女盆底肌功能的訓練方式,可避免手術疼痛,被醫師及婦女廣泛接受。靳寶蘭在研究中表示[2],予產婦產后積極開展康復護理治療,可改善其盆底功能,并改善其盆腔器官脫垂情況。但目前對產婦產后康復訓練時間選擇上相關資料較少,基于此,本次對我院實施產后康復訓練婦女以訓練開始時間進行分組,以探究產后康復訓練時間對盆底肌功能的影響。

在本次研究中,對于婦女產后開展康復護理不同時間效果進行比較研究,包括健康宣教、盆底肌動作訓練、陰道啞鈴訓練、電刺激等,可在提升婦女康復訓練認知水平提升基礎上,提升產婦陰盆底肌自主訓練能力,以促進其盆底肌功能恢復。在本次護理有效率比較中,早期組(產后42 天)婦女在接受同等程度康復護理后,盆底壓力情況最優;在中期組(產后6 個月)、晚期組(產后一年)的比較中可見,中期組婦女盆底壓力恢復情況及尿失禁情況均優于晚期組,考慮原因為,產后早期產婦盆底平滑肌、神經功能更易被喚醒,彈性、張力恢復效果較好;而隨著產后時間的延長,盆底肌、陰道組織對相關刺激反應能力下降,因此在進行相同程度盆底肌功能訓練時護理有效率較低,可證在對產婦產后早期開展盆底康復護理可提升臨床效果;在尿失禁發生率比較中,早期組尿失禁發生率為0.00%,較中期組、晚期組低,考慮原因與婦女盆底肌功能恢復效果好,以此增強尿道彈性,提升對膀胱的支持功能,進而可降低產后尿失禁發生率,證實產后42 d 對產婦盆底肌功能訓練優勢。于麗萍在研究中[3],對產后42 天、產后6 個月婦女進行相同強度盆底肌訓練,結果證實產后42 天開展相關康復訓練者Ⅰ類、Ⅱ類肌纖維疲勞指數、陰道肌力、生活質量與尿失禁情況均優于產后一年接受康復護理者,證實早期盆底肌功能訓練對康復護理效果積極影響,與本次研究結論一致[4-5]。

綜上所述,對婦女產后早期開展盆底康復護理,可提升護理干預效果,降低尿失禁發生率,建議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盆底康復訓練陰道
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自然分娩后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觀察
盆底肌生物電刺激在產婦盆底肌松弛護理中的應用
獼猴脊髓損傷康復訓練裝置的研制
盆底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效果分析
盆底儀在陰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療中的應用
聽覺腦干植入兒童康復訓練個案研究
氣壓差減重步行康復訓練系統設計
懷孕做陰道B超,會引起流產嗎
分析陰道氣囊仿生助產術對提高陰道分娩質量的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