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實錄之淺談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

2020-06-28 19:21羅樂歡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課堂氛圍初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

羅樂歡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在初中語文課程中的地位也舉重若輕。但綜觀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普遍有待提升。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達到教學相長的極佳效果,是我們初中語文教育者應該思考并解決的問題。本文筆者便從此問題出發,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實錄,從“教師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傳統文化的課堂氛圍,教學相長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三個方面淺談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

關鍵詞: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教學;教師自身素養;課堂氛圍;學生學習習慣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泱泱華文,源遠流長??v觀華夏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從遠古時期的口頭歌謠、春秋戰國的詩經散文,再到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直至近現當代的文學作品,各有特色,大放異彩。其中不乏優秀經典值得我們反復品詠、細細咀嚼、代代傳承?!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教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雹俣覐娬{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②以上特點,決定了語文是文化的載體,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語文教學。語文語文,一曰語言,一曰文字。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古代詩詞文始終貫穿于其中,其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而初中階段的學習則是基礎性的,它將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堅實根基。但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缺失現象卻較為嚴重。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學生對很多傳統文化知識知之甚少,在作文中頻繁出現時下興起的網絡用語,對語文學科推薦的文學經典也興趣了了。因此,將傳統文化滲透進初中語文教學,在現階段顯得尤為必要。如何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是我們必須要深思的一個問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③首先,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敖K身學習”理應是教師在職業生涯中恪守的教學理念。像講述很多和作者遭貶謫有關的古詩詞文時,教師要從多方面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作者作品。這樣會更快地導入到課程的學習當中,創設出具體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代入,從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現在我講到八下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對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和政治背景進行了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從這一點輻射出去,我還查閱了和科舉制、官場爭斗等有關的背景知識,并將這些背景知識以課外知識拓展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適當的補充,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在此基礎上我還順帶復習了之前我們學過的類似的古詩詞文,借以加深學生對此的記憶和理解。

其次,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傳統文化的課堂氛圍。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有效地將傳統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提高學生對此的學習興趣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會發現學生對文言文的畏難心理還是挺嚴重的。那么就應該幫助學生克服這種心理,建立起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教師可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比如(1)講古詩詞文,在朗誦這一塊,可以打破單一的范讀、齊讀的方式,引進演讀、唱讀和對讀等多種有趣的新方法,充分激發起學生的朗讀欲望;(2)還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講解文言文,將晦澀難懂的古文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又容易理解的故事。像在講解《詩經二首》之前,我都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兩首古詩寫成白話詩,形式和格律基本和原詩一致。學生表示,這種寫白話詩的方法要單純比教師講解容易理解得多;(3)設立課前演講環節,自定主題,比如“為你讀寫詩”、“煮酒論英雄”、“非遺在身邊”等,在培養學生課件制作能力的同時,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其中涉及到的眾多傳統文化內容也在悄無聲息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可謂一舉多得;(4)在平時的作業布置中,也可以向傳統文化傾斜,比如寒暑假作業,讓學生完成剪紙、寫對聯、制作非遺文化課件等等,讓學生明白傳統文化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它們發掘出來并加以運用;(5)設立班級圖書角,帶動學生將家里的古典文集帶來學校分享,每周固定一節課用于閱讀和交流,“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閱讀典籍的過程中,其寫作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6)每學期不定時舉辦詩詞競賽、成語大賽、書法比賽、默寫大賽等活動,鼓勵學生全員參與到各種類似的比賽中,給表現優秀的學生以獎勵,激勵他們的學習樂趣,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傊?,多方面引導學生多去關注身邊的、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最后,教學相長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習慣。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但一經養成,便會對教學工作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課后及時復習鞏固。在開講文言文時,我習慣讓學生先自行閱讀,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章,標畫出不懂的地方留待課上解決或課下討論。在課堂上,我喜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而在上完第一節課后,我會讓學生自行歸納本課涉及到的文言知識,用于第二課時的講解。比如說在八下的《小石潭記》一文中,我留下一個問題:為什么作者會覺得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除了自身被貶,還有沒有其他原因?有學生反饋,對作者的這種感受,還真的很難將自己設身處地地去代入。對此我額外開設了一節《政治斗爭與文學生成》的課,從此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教學相長,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形象,他們可能會發現更多教師想不到的問題。比如《桃花源記》中,有學生提出疑問:既然桃花源里的人與世隔絕,可為什么“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呢?我把這個問題拋回給他們,為此他們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討論,各抒己見。借此我也了解到了他們對此課的學習效果。

結語:

總之,教學是相長的。要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中去,興趣是前提,習慣是保障。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長期堅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4.

[2]佚名,在語文教學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J].文化畢業論文,2017(2).

[3]陳曉芬譯注,論語[M].中華書局,2012:35.

猜你喜歡
課堂氛圍初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見
微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學探究
促進學生課堂有效思考的幾點做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