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捕捉性主題課程的設置與課程游戲化理念的契合

2020-07-04 02:04金秀蓮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契合點游戲化課程

金秀蓮

摘 要:在尊重幼兒、研究幼兒、發展幼兒的前提下,紅塔區第三幼兒園從2016年9月份開始,取消了原有的幼兒用書等教材,實行捕捉性主題活動內容,即幼兒捕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關注的現象和發現的問題,教師捕捉來源于幼兒在生活中既感興趣又有教育價值的內容,經過教師的提煉,又回到幼兒的教育內容進行梳理,形成園本化捕捉性主題課程。其中的理念與課程游戲化的理念一脈相承,課程游戲化項目的推進,最終目的是促進幼兒發展,同時提升教師課程建設的水平,提升課程實踐的水平,而三幼正在實踐的捕捉性主題課程的設置正致力于這一最終目的的達成,所以說這兩者尊崇的理念是相互契合的,捕捉性主題課程的設置也作為三幼課程游戲化推進中的抓手之一在不斷探索、前行中。

關鍵詞:捕捉性;課程;游戲化;契合點

兒童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主要是在與家長、教師和同伴互動過程中建構知識、情感和人格。在學習了“瑞吉歐”這一理論后我們發現當前紅塔區第三幼兒園的集中教育活動是按照教參選擇教學內容、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這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存在高控、灌輸式、幼兒被動參與學習等問題,從而引發我們對教育觀念和行為的反思。幼兒的學習與生活應該是接受引領而拒絕命令與控制,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注入式教學,而是教師充滿責任擔當的創造和幼兒規則有序的活動。

捕捉性主題課程緊緊圍繞捕捉性、生成性、預設與生成相結合、師幼的角色定位、主題與環境創設同步一體化五個點來實踐。因此,捕捉性主題課程的設置與課程游戲化理念的第一個契合點便是意義的契合,即讓我們的幼兒園課程更加貼近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貼近幼兒的學習特點,更加貼近幼兒的生活,更加貼近幼兒的興趣與需要。

第二個契合點是實質的契合,課程游戲化的實質需要把游戲理念及精神滲透到課程實施的各類活動中去,這其中包括一日生活、區域活動、集體教學活動等。那么,捕捉性主題課程的設置在課程游戲化層面首先體現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但隨著課程的日漸深入,它的來源以及延伸將可以覆蓋到區域活動乃至戶外活動,隨著主題與環境創設同步一體化的推進,將延伸到幼兒與環境的互動、幼兒與家長的互動,進而融入到孩子的一日生活。因此,捕捉性主題課程可以作為課程游戲化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在幼兒園中逐步深入,將有利于課程游戲化實質的體現。其二者契合點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捕捉性與自由

主題教育的過程中,課程的最大價值在于教師如何“捕捉”幼兒的需求和興趣點,“捕捉”到以后怎樣把“捕捉”到的需求和興趣點“教”給幼兒,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促進幼兒的主動探索,引導幼兒在愉快的體驗中獲得成功與發展,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意識、習慣與能力等?!安蹲健斌w現了師幼在知識點獲取中自由的情境,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是和諧、融洽的,建立在相互用心溝通的基礎上,是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下的自由,體現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

二、生成性與創造

“生成”的概念相對于“預設”“預期”而言的,其在《辭?!分薪忉尀樽円?,即發展變化。數十年來,眾多學者、專家都對生成課程的概念進行定義。所謂幼兒“生成”是幼兒依據自己的興趣、經驗和需要,與環境交互作用而產生的運動。教師作為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帶領幼兒逐步往前走。捕捉性主題活動在課程的選擇上更多考慮幼兒的心理傾向性和內在的興趣,賦予他們更多選擇的自由。同時,也是一個師幼共同的創造過程,而這個過程必定是要求基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以《指南》作為總體背景,理解生活、游戲、活動、經驗之間的關系。

三、主題與環境創設同步一體化和愉悅

主題與環境創設同步一體化包括三方面:(1)環境創設的傳承與發展;(2)“以兒童為本”的幼兒園環境創設思路;(3)幼兒在“以兒童為本”的環境中主動學習。

創設與主題活動相適應的教育環境,多利用孩子的作品裝扮墻面。讓幼兒的想法得到重視,幼兒的作品也得到展示,發展了能力,收獲了成功,獲得了愉悅。

在環境創設時,盡可能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自己決定做什么,最大限度地激發和引導幼兒探究和操作,我們則盡量以伙伴、向導與研究者的身份出現,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鼓勵幼兒借助不同材料,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生活、表達感受。于是,閃耀著幼兒個性色彩和創造火花的作品,不僅留下了幼兒學習和探究的腳印,也使環境成了教師、幼兒、家長相互溝通的窗口。自由、開放、自主致力于奏響兒童身心和諧發展的美妙樂章,讓他們展開成長的翅膀,放飛夢想自由翱翔!

四、“三位互動”的課程模式與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從廣義上是指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狹義上僅是指形成課程的直接來源,捕捉性主題活動背景下的課程資源則是廣義的資源觀。我們利用家庭資源、主題活動與區域活動的結合、季節及傳統節日活動及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引導幼兒、教師、家長形成“三位互動”模式,在園本資源與社區資源的利用中開展主題活動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形成師幼共同體和家園共同體,共同開發與形成園本化特色的捕捉性主題教學活動設計與策略。

游戲化要求我們關注周圍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在組織形式上不斷創新,注重活動形式多樣化?!叭换印睂⒔逃隽擞變簣@的范圍,與游戲化要求一脈相承。

以上是個人對于捕捉性主題課程的設置與課程游戲化理念之間具有相互契合的幾個方面的粗淺見解。然而捕捉性主題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在于讓教師了解到活動是如何生成的,在其中教師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組織生成活動對于大部分教師而言,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我們應該具有冒險精神,在《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指導思想下積極與家庭、社區合作,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及時地對幼兒想法做出回應并加以選擇,努力在自發性與計劃性之間保持平衡,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反思、修訂,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讓教師與幼兒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孫希娟.淺談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J].教育實踐與研究:幼教版(C),2014(03).

[2]虞永平.課程游戲化的意義和實施路徑[J]. 早期教育(教師版),2015(03).

猜你喜歡
契合點游戲化課程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尋找知識“契合點” 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找準契合點,打通教學考——基于學生討論的2016年全國文綜Ⅰ卷第24題教學反思
為幼兒園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游戲化語言:幼兒園活動游戲化的支柱
在比較研究中尋找契合點——評《塑造論哲學研究——從美國哲學的視角看》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產業價值內涵的契合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