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教學主張的實踐案例:“真學”英語課堂Go for it Grade 8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B(2b-2c)教學案例分析

2020-07-04 02:04張葳薇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真學火雞導圖

張葳薇

一、教材分析

2017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的方式感悟發現并總結語言規律,有效學習語言知識。強調學習過程,體現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實踐性和應用性,讓學生在“用英語做事情”的過程中獲得語言知識,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八年級英語課程目標:學生能連貫、流暢地朗讀課文,能理解簡易讀物中事件發生的順序和人物行為,能從簡單的文章中找出有關信息,理解大意。

本單元的話題是Cooking.即描述食品制作并依照指示完成步驟,掌握祈使句及正確使用表示序列的副詞。本節課在Section A的基礎上將話題進一步拓展,著重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言進行口筆頭輸出,體現“先聽說,后讀寫”,完成語言學習、鞏固和運用階段。這是一節關于感恩節的歷史和火雞制作過程的閱讀課。

二、教學設計的總體思路

(一)教學目標

1. 學習、了解感恩節的歷史(介紹英語國家文化,擴大學生視野,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2. 使用序列詞和祈使句,正確描述火雞制作過程的步驟和方法(讓學生用“英語”做事情)。

(二)教學難點

了解閱讀材料中關于感恩節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視頻有中文字幕,學生容易理解)。

(三)教學重點

用序列詞和祈使句描述火雞的制作過程。

(四)教學策略

閱讀前,通過教師的話題導入,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思考和預測,產生閱讀期待(完成下面提到的學習目標1)。

閱讀中,通過音頻、學生朗讀、觀看視頻、獲取主旨大意,獲取細節信息(完成下面提到的學習目標1和目標2)。

閱讀后,學生通過完成思維導圖,結合閱讀材料進行語言訓練和運用,并通過課后作業,進一步“用英語做事情”(完成下面提到的學習目標2)。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學習總體表現標準:有明確的學習需要和目標,對英語學習表現出較強的自信心;能讀懂常見文體的小短文和相應水平的英文報刊文章;能合作起草和修改簡短的敘述、說明、指令、規則等;能嘗試使用不同的教育資源,從口頭和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擴展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并描述結果。

具體情況:本節課為同課異構,教師借班上課。小班化教學,學生人數38人,生源質量總體較好,生源構成通過選拔考試和劃片招生,該校自建校以來中考成績穩步上升。八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初中英語的學習,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詞匯的儲備。學生對學習有強烈的需求,有關食物的話題,學生會有極大的好奇心和興趣。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經能使用序列詞和祈使句來描述食物的制作過程。通過教材2c的問題設計,學生通過文章學習獲取主旨大意和細節信息以及能夠描述食物制作的過程。

四、教學過程

Step 1.教師通過自我介紹引出兩個問題:“Where is your hometown?”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引出今天上課的話題:感恩節北美人的食物。

Step 2.課文朗讀:(1)通過聽課文錄音,找到本文的四會詞,并能糾正易錯詞的發音;(2)學生閱讀前,快速瀏覽要回答的有關課文細節的問題;(3)大聲、快速朗讀第一段文字(4遍),捕捉課文信息,問題答案核對:檢查學生對閱讀細節的掌握。

Step 3.視頻觀看:了解感恩節的歷史,完成第一段文字的課文填空。

Step 4.朗讀第二段文字兩遍,與同伴合作,匹配文字和圖片,討論火雞的制作過程,完成圖片的順序。

Step 5.小組合作:完成思維導圖,通過火雞的制作步驟,鞏固有關祈使句和序列詞的使用。

Step 6.小組展示:學生口頭描述火雞制作的四個方面。

Step 7.當堂檢測:完成第二段文字的課文填空。

五、案列分析

本次上課的內容的是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閱讀部分,學生來自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初二3班,共38人。由于是借班上課,師生雙方第一次接觸,怎么融洽地進行教學對教師提出了考驗。為了突出“促進真實有效的英語學習”,要調動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因此教師的教學思路是這樣的:通過教師對家鄉和喜愛的食物的自我介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出今天的上課主題。通過引導學生大聲朗讀、快速朗讀,激發學生的大腦思維,并調節可能會沉悶的氣氛。兩段文字的課文填空是建立在學生已獲取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掌握,以此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通過聽、讀、觀看、討論、合作等體驗活動,掌握按順序表達食物制作步驟的方法。

這節課只有學生在掌握本節課四會單詞的基礎上才能順利展開,因此教師提前帶讀單詞,領著學生復習已有的舊知。本節課著重強化學生對文章細節內容的掌握和正確使用序列詞和祈使句,所有練習也是為了學習目標進一步達成而設計,通過不同形式呈現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本節課在學生的通力配合下順利完成。

(一)本節課的優點

1. 以課標為教學導向,教學設計體現以學生為本

(1)研讀課標,突顯教學中體現英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2)備課充分,反復設計教學步驟,通過教師預設的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通過音頻及大聲朗讀,讓大腦活躍起來,接受要學習的知識,帶著問題去朗讀,目的性強,有所針對;通過答案核對,檢驗閱讀策略的達成;視頻輔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課文填空加深對文章細節的理解和四會單詞的掌握。

2. 體現協作學習

本節課注重學生的互動和協作,強調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參與性:通過教師的引導和組織語言活動,采取提問、朗讀、觀看視頻、生生合作、小組合作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學生的個人活動完成協作學習,突出教學的反復性和鞏固性。

3. 課堂問題及作業布置設置有效,利用思維導圖,建構學生思維支架

(1)課堂問題和練習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2)思維導圖設計新穎,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對知識的綜合理解;(3)作業布置有分層,有必做作業:描述某種食品的制作過程;選做作業:網上觀看關于傳統節日的介紹;自主發展作業:根據課文第一段,介紹中國某個傳統節日。讓學生通過作業,獲得語言知識,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并擴大視野,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形成開放、包容的心態,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讓學生學會用英語做事情。

(二)本課的不足之處

1. 教師的設計略顯平庸,四平八穩,沒有特點,沒有體現創新性:教師被教材牽著鼻子走,只是為了完成書本上的內容,沒有拓展性,沒有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學生的知識沒有發生遷移,學生的創造思維沒有體現。

2. 教師的指令要求在課前沒有提前和學生說明,導致很多學生不清楚要干什么,在課堂上稀里糊涂。

3. 沒有注重情景創設,沒有真正體現讓學生在情境中學,在情境中應用英語。

4. 借班上課,教師在駕馭課堂、調整學生情緒方面略顯不足,師生的初次配合沒有達到默契,課堂一度氣氛沉悶。

5. 有部分學生還是不能流暢朗讀閱讀材料。

6. 課文填空有詞形變化,學生出現理解或拼寫錯誤,因為時間受限,教師不能展開教學。

7. 上課超時。

六、結語

為了實現“真學”英語課堂,我們要清楚英語學科的本質是源于生活、回到生活,我們教學的本質是源于學生、高于學生、尊重學生,解決學生的問題和錯誤是我們教學的起點,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表達、思維、經驗和經歷。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讓教和學有機地整合起來,“真學”英語課堂才能發揮作用。

猜你喜歡
真學火雞導圖
烴思維導圖
借思維導圖算24點
從“余數”探秘中指導學生“真學”
角的再認識思維導圖
火雞感謝卡
賣火雞
滲透愛國教育 教學“真學”歷史
火雞和牛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