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野回望:“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的 “根”意識

2020-07-04 03:18潘東升劉丹陽
戲劇之家 2020年19期
關鍵詞:傳承與保護非遺

潘東升 劉丹陽

【摘 要】國家級“非遺”項目山西民間舞蹈左權小花戲具有很強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以及廣泛的社會影響,本文通過實地調研、搜集文獻資料以及網絡索引,以左權小花戲近年來的發展狀況為切入點,深入探討“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的多元化發展,通過研究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分析提出了筆者的看法與解決方法,對于傳承保護“非遺”類舞蹈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左權小花戲;國家級非遺;傳承與保護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9-0137-02

一、左權小花戲之歷史回眸

位于山西省東部的左權縣,既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也是山西民間舞左權小花戲源起的地方,左權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包容開放的民風民俗,是小花戲形成并繁榮發展的基礎。左權小花戲產生和形成于明初或者宋元之間,甚至更早,明末清初時期盛行,據《遼州志》記載,當地人個個能歌善舞,鄰里往來親密,元宵節時有鬧社火的傳統習俗,在“鬧社火”中逐漸發展成為歌舞小戲,這種重要的民間習俗和民間文化傳承形式極大地促進了左權小花戲的蓬勃發展。左權小花戲是山西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形式,蘊含著豐富珍貴的舞蹈藝術傳統,具有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

左權小花戲的發展演變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1937年以前,小花戲由“文社火”逐漸演變發展為集歌、舞、戲三者于一體的地方特色小歌舞劇藝術形式??梢哉f這一階段是左權小花戲的萌芽成長期。二是從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到新中國成立這個時期,左權小花戲在內容、形式、表現力方面都發生了重大改變,這是左權小花戲的蛻變煥發時期。三是新中國成立到1990年,左權小花戲的繼承與創新有了突破性進展,使得左權小花戲的發展空前繁榮,這一階段是左權小花戲的豐富發展時期。四是20世紀90年代起至今,左權小花戲發展得光艷奪目,不僅在表演形式等方面有所發展創新,在理論研究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可以說這是左權小花戲蓬勃發展時期。正是由于左權人民長期的自娛活動、老藝人以及傳承人一點一滴的心血注入,左權小花戲才得以有現在的豐碩成果。

2014年11月,左權小花戲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在政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努力保護下得到了有力發展,但在時代變遷中,左權小花戲的傳承發展仍然面臨著危機和挑戰。

二、左權小花戲之“根”移植

近年來當地政府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文藝精神并落在實處,激活中華文化資源,將具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左權小花戲引入了山西的幾所高等學校,出版了《山西民間舞》教材,逐漸形成了左權小花戲學院派的發展,學院派左權小花戲從“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中汲取素材,將活躍在田野之間的民間舞蹈元素進行提煉,將其藝術化處理,最終以課堂組合或者舞蹈作品形式呈現出來。學院派左權小花戲態勢活躍,力求體現傳統文化底蘊和獨特的人文精神,這無疑是“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多元化發展的能量補給。

“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具有很強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以及藝術價值,將其傳承發展與高等教育相結合,一方面推動了“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的擴大發展,將其特有價值滲透在教育中進行傳播擴散;另一方面,也使高校舞蹈教育汲取了這片黃土地的精華,植根于人民并服務于人民,將地道的山西“非遺”資源合理利用,促使山西舞蹈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師生們熱情參與到左權小花戲課堂教學與訓練中,既提高了學生的舞蹈技能,又加深了學生對山西民間舞蹈文化知識的認識和了解,還使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使得教學實踐頗有成效,而且對“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發展與傳承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左權小花戲流傳至今的舞蹈形態以及精神財富和價值認知,是豐富且獨特的文化遺產,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其內涵,將“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引入課堂教學,有利于左權小花戲整體發展,是一條具有時代特色的創新之路,能夠促進山西特色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揚和推動,對傳統文化的保護產生一定的樂觀影響。

三、左權小花戲之教學思考

學院派左權小花戲在現今的發展中需要真正掌握其源源不斷的動力根本,其根本就在于立足本土民間的“根”,它具有鄉土氣息以及獨特的韻味,質樸自然、生動熱烈。堅定其“根”才能應對左權小花戲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層出不窮的問題,為“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學院化可持續發展增添一份力量,所以學院派左權小花戲不能離開其“根”。為避免學院派左權小花戲異化,就要對“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豐富的舞蹈動作進行加工整理,經過田野采風,悉心揣摩其舞蹈姿勢特點、動律、體態、步伐并進行分析,深入研究左權小花戲的核心動律和基本體態,提取其精髓,繼而凸顯其風格特征,牢固其傳統之“根”,回歸傳統民間文化本質的探索,無論是在教學創作方面還是在教學實踐方面,都恪守其“根”,奠定穩固的根基,才不會迷失在發展困境中。

通過實際調研,筆者發現,目前學院派左權小花戲在實踐教學方面相對規范,但在理論教學方面有所欠缺,沒有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造成學生對于左權小花戲的認識不夠全面。其實,課堂實踐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偏重實踐而輕視了左權小花戲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在“根”意識的基礎上,深刻認識和實踐左權小花戲才能強化其本體,從而更好地傳承與保護這項文化遺產。要想全面掌握左權小花戲的理論知識,需要長時間深入研究史料及相關文獻等資料,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推進教學實踐任務,優化左權小花戲的教學弊端,促進左權小花戲的教學完善,從而達到學院派左權小花戲的目標要求和教育目的,促進左權小花戲教與學的全面提高。

傳承與保護國家級“非遺”舞蹈左權小花戲意義重大,應該得到重視與推廣,而學院派左權小花戲的發展對于其傳承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權小花戲教與學的優化可以啟發舞蹈從業者進行深入發掘與補充,從而使中國民間舞體系得到持續健康發展。另外,關注和聚焦“非遺”類舞蹈,回望田野不失本源,為傳承與保護“非遺”類民間舞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輯部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西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社,1993.

[2]李明珍,劉瑞琪.左權小花戲[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2.

[3]潘志濤.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材與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4]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5]李玉琴.關于傳統左權小花戲發展與傳承的探討[J].黃河之聲,2014.

猜你喜歡
傳承與保護非遺
河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傳承與保護的研究
貴州黔東南侗族大歌傳承與發展新探
文化體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戲傳承與保護研究
致力非遺保護,實現文化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