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有助于學生形成空間觀念的教學策略

2020-07-09 08:58農色秋
新紀實 2020年1期
關鍵詞:空間觀念小學教學發展

農色秋

【摘 要】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是新理念下數學教學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教學素質。那么有助于學生形成空間觀念教學策略有哪些呢?

【關鍵詞】小學教學;空間觀念;發展;形成

空間觀念是創造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沒有空間觀念,幾乎談不上任何創造發明。所謂空間觀念,就是指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距離、方向等形象在人的頭腦中的映象,是空間知覺經過加工后所形成的表象。一般認為,空間觀念的形成主要以三個方面為特征:1.認識形體的形狀特征,并能迅速再現這些形體的形狀特征的表象。2.認識形體大小,并能迅速再現這些形體大小的表象。3.認識形體間的位置關系,并能迅速再現這些物體間的位置關系的表象。

空間與人類的生存和居住緊密相關,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能使孩子更好地生存、活動和成長。因此,學生形成空間觀念有以下教學策略:

一、學生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

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豐富的現實原型,與現實生活關系非常緊密,這是他們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培養空間觀念要將視野拓寬到生活的空間,重視現實世界中的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通過自主探索,逐步認識簡單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相互位置關系,初步認識一些特殊圖形的特征及性質,學會運用測量、計算、實際操作、圖形變換、代數化以及推理等手段,解釋和處理一些基本的空間與圖形問題,并在此過程中,通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辨別方位、動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運用經驗來思考和描述性質或概念。學生對自己觀察到的圖形的直觀特征往往是用日常經驗的語言來描述的。例如,對于“三角形”的描述,會更多地借用日常經驗中的“三角”,因此,常常會說“是尖尖的那個樣”;或對“正方形”描述為“方塊”,并會用這種描述來作為圖形的識別圖式。一般說來,他們尚不能用精確的語言來刻畫數學概念。如果用嚴格的定義來刻畫,學生往往很艱難理解。如果用比較具體直觀的描述性語言,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

二、發展空間觀念的途徑應多樣化

學生形成空間觀念通過以下途徑或策略來獲得學習目標的實現:

(一)偏重于明顯要素

幾何圖形都是有一些幾何要素組成的。小學生認識圖形時,對各種幾何要素的感知是有一定選擇的。在認識圖形特征時,首先感知的是那些最明顯、最突出的部分,而對那些不太明顯的要素容易忽視

(二)偏重于單個要素

幾何圖形分為單個要素和要素之間關系兩方面。一般說來,小學生容易觀察圖形中的單個要素,而對圖形的要素間的關系,學生感到比較困難。因為單個要素的特點呈現比較明顯,學生容易觀察。而要素之間的關系,是不同圖形的本質聯系,是比較隱含的,需要大量單個要素觀察的積累,才能抽象得到。

(三)偏重于標準圖形

對于端端正正處于標準位置的標準圖形,小學生比較容易觀察。但又不能只停留于對標準圖形的認識,還要適當地變換方位,通過變式圖形與標準圖形的比較,來突出標準圖形的本質特征,從而正確地掌握圖形的基本特征。

(四)偏重于對稱圖形

小學生還特別愛看對稱圖形。比如要求一個學生在圓上畫出直徑,學生畫的第一條直徑往往是水平方向,第二條是鉛垂方向,再畫下去也都沿著對稱的位置逐步展開,可見這些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形狀有很大的關系,如平日所見的建筑物、昆蟲、動物、物品都是對稱的,而且這些物體也往往處于標準的位置。

三、空間觀念應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

研究表明,學生對幾何概念的理解并不是一步到位的。相反,學生對于這些概念的理解有一個逐步發展的漸進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與兒童的空間思維水平發展的階段性相聯系的。一般說來,低年段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空間與圖形方面的知識經驗,他們往往需要借助與生活實際有關的具體情境認識和把握與空間觀念有關的內容,觀察、操作等活動對于他們形成空間觀念具有重要意義。這時要讓學生親自動手,讓視覺、聽覺、觸覺等許多器官協同參與活動,使學生有較多的機會通過內容豐富的圖形符號感知及實物操作的探究活動,不斷豐富歸納和類比的經驗,使空間觀念得以形成和鞏固。

四、空間觀念需要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氛圍

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是難以形成空間觀念的。培養空間觀念需要大量的實踐活動,學生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觀察、測量、動手操作,對周圍環境和實物產生直接感知,這些都不僅需要自主探索、親身實踐,更離不開大家一起動手、共同參與,合作交流。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可以開展“剪一剪”活動,教師發給每個學生印有蝴蝶的一半或衣服的一半輪廓圖,先讓學生想象一下,這是什么,然后讓學生設法把這個物體的整個圖形剪下來。學生通過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通過操作,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對折后完全重合。這只蝴蝶和這件衣服都是軸對稱圖形,折痕就是對稱軸。這些概念的獲得是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變換、直觀思考等對形成空間觀念有重要作用的手段,只有在大家的共同探討、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不斷生成和發展,并得到提升。

總之,空間觀念從理念變成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現實,還需要深入進行研究和探討,有利于學生形成空間觀念的內容、情境和教學方式需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懈努力。

猜你喜歡
空間觀念小學教學發展
區域發展篇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生空間觀念培養微探
發展低年級學生空間觀念初探
關于優化教學策略和建立空間觀念的實踐與思考
淺論小學課堂激勵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