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腎益氣清熱利濕法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尿路感染臨床觀察

2020-07-24 06:29杜美英
光明中醫 2020年14期
關鍵詞:尿路感染耳穴益氣

杜美英

臨床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是尿路感染,是指病原體對尿路黏膜、組織造成侵襲,引起尿路發生炎癥或感染,其中革蘭陰性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女性群體內發病率高,分析原因是尿路口較短,與陰道、肛門接近易聚集細菌,患病后有尿頻、尿急與排尿燒灼感等表現,未接受及時治療甚至引起復雜性泌尿系感染,影響日常生活。目前西醫治療本病以抗生素為主,殺滅致病菌且改善癥狀,但長期用藥引起耐藥性,導致疾病復發。中醫認為本病屬于“淋證”范疇,《丹溪心法》中提出“淋有五,皆屬于熱”,王天喜等[1]研究證實,治療本病以清熱解毒、利水為主能提高療效,其中補腎益氣清熱利濕法+耳穴貼壓均對穩定病情有積極影響,促進患者病情康復,取得較好效果。本研究分析尿路感染患者應用補腎益氣清熱利濕法+耳穴貼壓治療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2月28日我院接收的118例尿路感染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2組,每組59例,觀察組:男女所占比例28∶31,年齡25~56歲,均值是(41.28±2.35)歲;病程1~12 d,病程(6.35±2.14)d;體質量18~25 kg/m2,均值是(23.22±5.13)kg/m2。對照組:男女所占比例27∶32;年齡26~58歲,均值是(41.54±2.26)歲;病程1~13 d,病程(6.42±2.08)d;體質量19~26 kg/m2,均值是(23.39±5.24)kg/m2。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①中醫診斷:小便短數,溺色黃赤,腰痛,大便秘結,苔黃膩。②納入標準:經檢查確診符合《現代泌尿外科診療指南》中尿路感染者[2];無菌導尿培養呈陽性者;具備自主溝通能力;對“知情同意書”簽字確認;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③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伴有全身炎癥或其他炎癥疾病者;凝血功能或免疫系統障礙者;尿道綜合征者;婦科炎癥或泌尿系梗阻者;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者;精神障礙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療法,患者服用0.2 g左氧氟沙星膠囊(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051,規格0.1 g),2次/d,后期根據病情恢復程度,對藥物劑量調整,用藥時叮囑其飲食清淡,情緒不穩定者提供心理疏導,穩定情緒且重建信心,提高依從性,告知患者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勤洗澡、勤換洗衣物,早期行康復鍛煉,強化自身免疫功能。觀察組:給予①補腎益氣清熱利濕法:藥物組成:茯苓、川續斷、車前子、白茅根、菟絲子、白花蛇舌草各15 g,炒杜仲、生地黃、澤瀉、黨參各12 g,黃芪30 g,發熱者上述藥方內加蒲公英、金銀花各15 g;氣虛者上述藥方內加白術15 g,黃芪20 g,上述中藥材清水煎煮取汁400 ml,分早晚各服用1次。②耳穴貼壓:所選穴位是腎、膀胱、尿道口、輸尿管、交感、脾及內分泌,臨床經驗較豐富的人員操作,利用王不留行籽貼壓,單耳交替貼壓。2組持續治療時間均是2周。

1.4 觀察指標炎癥因子: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晨間空腹狀態下肘部靜脈血,按照3000 r/min速率行離心處理,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法)測定白介素(IL-6)、C反應蛋白(CRP),羅氏免疫化學發光儀測定降鈣素原(PCT),試劑盒由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3]。白細胞計數:利用全自動尿液分析儀(廠家:桂林優利特醫療電子銷售有限公司,型號URIT-16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廠家:上海嘉定光電儀器有限公司,型號URIT-1000PLUS)測定尿液內白細胞數目[4]。癥狀改善情況:測定2組尿頻、尿急、尿痛及排尿燒灼感,0~3分表示不同程度癥狀,0分無癥狀,1分是輕度,小便頻率≤10次/d;2分是中度,小便頻率10~15次/d;3分是重度,小便頻率≥15次/d,得分越低,癥狀改善越明顯。治療效果:參考《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5],顯效:尿頻或尿痛等癥狀消退,實驗室檢查顯示尿液內細菌含量處于正常范圍;好轉:癥狀明顯改善,實驗室檢查顯示尿液內細菌含量降低;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且病情加重。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2 結果

2.1 炎癥因子及白細胞計數治療前2組炎癥因子、白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IL-6、PCT及CRP指標較對照組低,白細胞計數較對照組少,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炎癥因子及白細胞計數比較 (例,

2.2 癥狀改善情況觀察組癥狀改善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癥狀改善評分情況比較 (例,

2.3 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6.61%高于對照組84.75%,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3 討論

中醫認為[6],尿路感染屬于“尿血”“腰痛”“淋證”等范疇,腎臟及膀胱是主要病變部位,初期以膀胱濕熱為主,久病未治則由實轉虛、虛實夾雜,病機是脾腎兩虧及膀胱氣化無權,遵守清熱利濕、補脾腎治療原則能穩定病情?!吨T病源候論》提出,淋證是“腎虛平、膀胱熱”,機體臟腑氣血運行通暢則不滯,經藥物調整能推動氣血通暢,恢復生理機能,療效顯著、改善炎癥癥狀且促進恢復,本研究予以患者補腎益氣清熱利濕法治療,藥方是黃芪、茯苓、白茅根、車前子、生地黃等,其中黃芪有利尿消腫、排膿、補氣止汗功效;茯苓有滲濕、健脾功效;菟絲子有補腎益精功效;白茅根有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功效;車前子有滲濕止瀉、清熱利尿功效;黨參有生津養血、益氣補中功效;炒杜仲有消炎、利尿功效;生地黃有養陰生津、清熱涼血的功效;澤瀉有抑菌、利水滲濕功效,諸藥聯合能達到清熱利濕、益氣補腎的作用,改善癥狀且促進病情康復[7]。

其次,聯合耳穴貼壓治療能提高整體療效,利用王不留行籽貼壓耳穴腎、膀胱、脾及尿道口等,其以中醫理論及生物全息理論為基礎的中醫手段,具有方便、費用低及操作簡便等優勢,作用在膀胱、輸尿管及尿道口能達到清熱通淋功效;貼壓交感、內分泌能調節內環境,對控制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聯合治療能發揮協同輔助作用,改善癥狀、恢復快且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2組炎癥因子、白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IL-6、PCT及CRP指標較對照組低,白細胞計數較對照組少,癥狀改善評分較對照組低,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有效率96.61%與孔琳[8]文獻內有效率94.60%的結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見炎癥因子能反映聯合治療的抗炎作用、減少白細胞數目,利于穩定病情。

綜上所述,尿路感染患者應用補腎益氣清熱利濕法+耳穴貼壓治療能降低炎癥因子、白細胞計數,穩定病情且改善癥狀,具有臨床可推廣性。

猜你喜歡
尿路感染耳穴益氣
綜合護理干預對手術后留置導尿管減輕尿路感染的效果
老年失眠多苦悶,耳穴壓豆來幫忙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應用
尿路感染 用藥不同
益氣溫陽通便方治療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氣化瘀解毒湯治療冠心病PCI術后再狹窄30例
耳穴貼壓配合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
益氣溫陽法治療心力衰竭30例
越鞠十味丸聯合耳穴壓貼治療代謝綜合征172例
穴位埋線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失眠6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