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加灸貼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觀察

2020-07-24 06:30嘉士健
光明中醫 2020年14期
關鍵詞:根型頸椎病頸椎

嘉士健

近幾年我國社會正在逐步進步,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平均壽命的延長致使神經根型頸椎病作為一個關鍵的醫療和社會問題,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影響,顯著降低了患者的工作能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有一定的制約,所以,進一步探析該病和開發有效治療路徑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意義。本研究選取來我院及新都區馬家鎮衛生院就診的64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分析針刺加灸貼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及新都區馬家鎮衛生院收治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64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32例,所有患者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等均和神經根型頸椎病診斷標準相符合[1]。該研究通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家屬都自愿參加該次研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干預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31~57歲,平均年齡(48.2±2.4)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5±2.4)年。常規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30~58歲,平均年齡(49.1±2.5)歲;病程3~13年,平均病程(7.1±2.5)年。2組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以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所制定的診斷標準為依據,其診斷中的一般原則指出患者臨床癥狀以及表現形式與影像學所見相符合,因此可以確診為頸椎??;此外患者存在頸椎病的典型臨床癥狀,除影像學所見正常的患者以外,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從而進行頸椎病的診斷;在診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沒有頸椎病臨床癥狀,僅僅存在影像學表現異常,不應該將其診斷為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除上述診斷原則以外需要明確患者是否具有典型的神經根型癥狀,患者病發區域需要與診斷標準中的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一致。給予患者壓頸實驗、臂叢牽拉實驗以后,實驗結果為陽性,患者所呈現出的臨床表現和影像學結果表現相符合?;颊咄袋c封閉以后沒有明顯效果,由其他診斷方式明確存在此臨床癥狀的患者可以不做此實驗。頸椎病變(排除肘管綜合征、網球肘、胸廓出口綜合征以及腕管綜合征、肩周炎以及股二頭肌腱鞘炎等),造成患者存在上肢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疾病。

1.3 治療方法

1.3.1 常規組囑咐患者俯臥位,將患者的項背部充分暴露,醫者應用拇指壓住患者的項部頸椎局部來找到壓痛點,即阿是穴,利用記號筆進行標記。同時穴區皮膚進行常規的消毒,借助0.25 mm×40 mm一次性針灸針,針刺阿是穴、夾脊穴、膏肓穴,針尖對著脊柱,在各穴得氣后展開平補平瀉法,讓局部充滿脹麻感,接著把夾脊穴與阿是穴接U6802-H型電針治療儀,選取疏密波,頻率保持在2 Hz/15 Hz,強度主要是以患者能耐受為最佳,留針半小時,1次/d,一個療程為5次,每個療程間需要休息2 d,一共治療2個療程[2]。

1.3.2 干預組選取主穴:夾脊穴、膏肓、阿是穴。配穴:針對手臂麻木者需要循經取穴,加肩髃、曲池、外關、合谷;針對頭暈頭痛者加風池、百會。膏肓取法:按照古人雙手交叉抱肩,讓兩肩胛分離,同時在實際的施術過程中要求患者最大程度上確保雙手交叉抱肩動作。囑咐患者保持俯臥位,充分暴露項背部,醫者借助拇指按壓患者的項部頸椎局部找到壓痛點,也就是阿是穴,借助記號筆進行標記。對穴區皮膚展開常規的消毒,借助0.25 mm×40 mm一次性針灸針進行針刺治療,夾脊穴針尖對著脊柱方向刺入15~25 mm,膏肓斜刺15~20 mm、阿是穴直刺大約20 mm,確保各穴得氣后施平補平瀉法,留針半小時。在起針后把灸療貼在患者雙側膏肓穴、阿是穴處,貼敷大約4 h后患者自行取下。1次/d,一個療程5次,每個療程間需要休息2 d,一共治療2個療程。

1.4 療效評價標準療效標準依據199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頸椎病療效評定的研討》的相關療效標準[3]。其中無效:在治療后癥狀、體征沒有改變或者加重,癥狀緩解不足30%;有效:癥狀得到緩解,頸肩背疼痛也緩解,然而依舊存在部分癥狀、體征、功能障礙,癥狀緩解范圍在30%~75%;顯效:癥狀顯著的好轉,頸肩背疼痛緩解,頸部及上肢功能顯著優化,癥狀緩解的范圍在75%~90%[4]。

2 結果

2.1 2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干預組在生活能力、臨床癥狀、體征、手的能力的評分方面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1 2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例,

2.2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干預組的總有效率為96.9%,常規組78.1%,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頸椎病在臨床上又被稱為頸椎綜合征,是一種增生性頸椎炎、頸椎間關節以及頸椎間盤等組織出現退行性改變,造成頸椎動脈、脊髓以及神經根受壓出現一系列病變的綜合癥候群?,F如今,人們的工作性質以及現代生活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應用手機與電腦的人也在逐漸增多,神經根型頸椎病發病率也越來越高[5]。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病主要是由多類病理、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涉及頸椎發育性椎管狹窄、炎癥和先天性畸形、退行性變、勞力性損傷、外因創傷等環節,這其中主要是以繼發的椎間關節的退行性變化以及頸椎間盤的退變為發病的主要基礎。另一方面,中醫學認為風寒濕邪侵襲人體與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病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經脈、氣血痹阻最終造成頸部疼痛和上肢麻木、疼痛[6]。在實際臨床中,主要的治療手段包括疏通經氣、活絡止痛。按照具體的臨床研究,從患者病變位置展開針灸治療,能夠將局部氣血疏通。頸椎夾脊穴、肩井穴、風池穴、肩外俞穴、大椎穴、天宗穴被作為中醫針灸治療頸椎病常用穴位,針刺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的局部疼痛,優化頸肩部活動度。同時后溪作為八脈交會穴之一,與督脈相通,可以有效激發陽經經氣,疏經通絡。根據已有的文獻報道,針刺加灸貼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有效率高,可以快速消除患者的疼痛,顯著緩解手指麻木,降低治療的風險性[7]。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在生活能力、臨床癥狀、體征、手的能力的評分方面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的總有效率為96.9%,顯著高于常規組78.1%,差異顯著(P<0.05)??偟膩碚f,對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相比于電針治療,常規針刺聯合膏肓穴灸貼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進一步的推廣。

猜你喜歡
根型頸椎病頸椎
頸椎為什么易發病
養護頸椎,守住健康
游泳 趕走頸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頸椎
頸椎病的簡便貼敷療法
失眠可能與頸椎有關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手術治療
推拿配合熱敷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89例
針藥結合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2例
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