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疆創新之路

2020-07-26 14:25駱軼琪
同舟共進 2020年7期
關鍵詞:大疆賽事

駱軼琪

2005年,ABURobocon(亞洲太平洋廣播聯合會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在中國北京舉辦了一場年度總決賽。當時的主辦方和參賽成員可能都沒想到,10多年后,正是從這場賽事里,走出了當今世界的無人機巨頭。

這一年,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汪滔在區域賽事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以此為原點,第二年,在深圳車公廟的一個倉庫里,他創立了以無人飛行器為產品的高科技公司DJI大疆創新。今天,大疆已成為全球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當之無愧的領頭羊,也成為行業級無人機的“雙雄”之一。不止于此,2020年初,大疆正式宣告進入L3/L4激光雷達領域,這將開啟更加廣闊的自動駕駛市場。

起 點

最開始創業時,汪滔并沒有想到研發無人機,而是沉迷于飛行控制。他在做大學論文時,堅持推進一個課題:研發一種能讓直升機模型在空中懸停的控制器。汪滔反復說服導師,這個課題最終才得以成立。為此,他申請到了研究經費,沒日沒夜地籌備多月,但可惜的是,在演示時,飛機并未如愿被控制好,而是從半空中掉了下來。他的畢業設計因此并未得到高分,但大學期間的這些思考和經歷,加上在機器人大賽上的收獲,讓他對飛行控制器的商用有了更多的信心。這是推動汪滔決定獨立創業的源頭。2006年,他開始了一邊攻讀研究生、一邊創業的日子。

2000年初的這段時間,其實也是無人機行業發展的一個特殊節點。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全球剛剛經歷了一波關于無人機基礎技術的研究井噴期。此后,關于無人機、飛行控制的相關基礎研究都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彼時,尤其是美國的高校,熱衷于舉辦各種類型的國際無人機大賽,這是推動全球無人機研究的一股強勁動力。只不過,當時很多活躍的參與者此后轉居幕后,沒有走到商業的道路上。因此,從歷史機遇看,前期較好的歷史積淀成為了接下來著眼于商業市場時的優勢,這才有了后來具體應用的研發和落地。

不過對于公司運營來說,早期的商業化進程依然困難重重。無人機市場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市場需求并非一開始就擺在那里,創業公司更是難以在人才招募上取得先機。這個時候,汪滔的導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幫助引進了一些人才,進而推動了產業化的落地。

其實,越是小型的產品對研發的要求就越高,彼時,直升機可調節的配件有上百項,大疆團隊針對各個細節逐一擊破,以類似小作坊的模式運作了多年,隨后開始推出一些飛行控制系統。2010年前后是一段重要時期。經過前面4年的艱苦開發,大疆無人機的相關應用技術初步成型,面向特定市場銷售已能取得不錯的收入。

在此期間,團隊還從海外代理商那里得到了更多對產業的理解,經過啟發,才有了今天消費者看到的多旋翼無人機產品矩陣。當時,大疆團隊了解到,海外市場對一種平衡環有一定的需求,不過客戶的最終目的是想把平衡環安裝在多軸的飛行器上。這意味著,市場對于成型的可操控無人飛行產品有缺口。對于當時還是創業團隊的大疆來說,并沒有太多可以參考的樣本,他們面臨的抉擇是:繼續走賣配件的道路,還是開始做整機,以及,整機方案那么多,從哪里開始。

最終汪滔拍板——做多軸的技術路線。2011年底,經過持續研發和摸索,團隊已經開發出四旋翼一體化、到手即飛的飛行平臺,也就是一款成熟的無人機產品,大疆今天的產品雛形算是基本確立了。到了2012年,大疆陸續擁有了一款完整無人機所需的一切元素:軟件、螺旋槳、支架、平衡環、遙控器等。次年初,“大疆精靈”正式發布,民用無人機市場的商機由此正式逐漸開啟。

無人機帶來的“空中視角”幾乎打開了人們的另一種生活方式和觀察角度,汪滔更是把這種四旋翼飛行器奉為“上帝之眼”。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影視拍攝、旅行攝影等都是被打開的新興空間,并且潛力巨大。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往更聚焦于軍事用途的無人機產業悄然產生了變化。相關機構統計發現,在2014年以前,中國無人機行業主要以軍用無人機為主,占比高達九成。但近兩年來,民用無人機需求規模開始釋放。目前,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大約占六成,已略超軍用市場。

尤其在近些年,大疆把這種消費級無人機的售價做得越來越親民,操作愈發簡單智能,續航時間不斷延長,在開拓市場先機的同時持續深化了產品競爭力。憑著這些優勢,大疆持續占據著行業第一的地位。據分析機構IDC(InternationalDataCorporation)統計,大疆持續占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超過七成的份額。而按照大疆的表述,其中大概有八成左右消費來自海外市場,換言之,國內的需求遠未打開,未來仍有巨大的可能性。

蓬 勃

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稱雄的這些年間,另一個更加龐大的市場也逐漸被孕育出來。不過,不同于消費級市場可能是先有產品再有需求,這個增速更快的行業級市場,反而是從需求起步,傳導到產品研發本身,倒逼產品的誕生。

早在2006年,我國就已開始嘗試在農業領域使用無人機。最初的做法是購買海外的直升機,但持續進口不是長久之計。中科院等國內機構隨后開始將無人機的相關研究納入課程中,進行人才培育。到了2012年前后,市場上已有上千人的后備力量具備相關專業技能。當時使用的飛行控制設備就來自大疆,而這些人才在培養成熟后,有的就來到了大疆。大疆自身則是從2009年開始,有工程師參與到農業相關產品的研發和落地應用探索中。2012年時,農業級無人機的研發初見成果。

總體來說,大疆的行業級產品落地往往都是在需求的推動下產生的。當需求存在,且具備足夠的商業邏輯支撐,廠商自身也具備足夠的技術能力和優勢(比如控制器、傳感器算法等)后,落地、快速普及并占據優勢地位也就顯得水到渠成。

類似例子還有電力。大疆目前在電力巡檢場景的無人機產品也是被市場倒推的產物。2013年,大疆推出消費級無人機“精靈”系列后,就有來自電網系統且又愛好無人機產品的工程師嘗試用它進行電力巡檢工作。結果當然是不可行的。因為在巡檢線路上,無人機常常會遭遇遍布的磁場體系的干擾,在沒有做好相關防護的前提下,它會失去方向,無法發揮作用。

于是,有電力系統工程師找到大疆,提出了一系列非常細的要求,希望大疆能進行針對性研發,幫助實現用無人機的“空中視角”輔助線路巡檢。在接到需求后,大疆開始有了面向行業飛行平臺的開發方向,此后,“經緯M200”的誕生就融合了很多電網系統工程師的智慧和經驗需求。

更為重要的是,電網系統是一個高度集約化的市場,少數幾家集團公司就連接了背后龐大的應用功能開發者。經由與電網公司的合作,大疆也可以在此過程中積累行業應用的發展范式,搭建自己的開發系統平臺,從而集成更龐大的行業級應用生態體系。其意義在于,大疆此后在其它領域開展行業級無人機應用落地時,可以將電力領域的專用軟件和解決方案等,復制到其它領域中,加快智能化對傳統產業的改造過程。

相比消費級市場,這會是無人機真正龐大的潛力市場所在。據機構測算,2018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為70億元,同比增長75%;2019年為114億元,同比增長62.8%,一直維持著較高的增速。只是由于行業眾多,具備技術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差異化極大,所以才有了今天無人機在行業市場上普及進度不同的現象。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大疆再度屢登頭條——在無接觸的生活方式要求下,諸多場景的智能化應用需求激增,其中一些屬于應用的又一個爆發節點,另一些則屬于新增行業化的應用需求,如工業園消殺、農業藥劑高效噴灑等。據大疆公布,截至2020年5月6日,大疆農業全系植保機的全球出貨量已突破2萬臺。

未 來

走到行業的一定高度后,汪滔開始回望來時路。在大疆求索發展方向的那幾年間,機器人賽事曾幾度遭遇舉辦困境,維系艱難。于是,汪滔決定以大疆一家創業公司之力,承辦其中的一項賽事——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機甲大師,這與早年間汪滔參加的賽事同源。汪滔對此尤為重視,在大疆發布新品抑或其它公開場合都難以見到他,但RoboMaster的總決賽一定可以看到他為冠軍頒獎的身影。

汪滔對這項賽事感情很深。他曾經說:“他們(指Robocon的隊員們)中有很多了不起的明星,只是沒有被發現和點亮。用三輛汽車把這些人拉走,放到一個地方,可能幾年以后就出來十家非常好的公司?!睂嶋H上,RoboMaster也被汪滔賦予了特別的意義,這被他視為普及甚至引領工程師文化的渠道,從而吸引更多青年學生能立志成為工程師。

當然,也不只是精神層面,正如汪滔所說,最終能從賽事中脫穎而出的必然是綜合實力很強的人才,因此,這其實也是大疆吸引人才的一個窗口,更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大疆作為一家有影響力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汪滔的事跡讓他幾乎成為了參賽選手的“精神領袖”,無形中推動了不少大學生在畢業后毅然做出自主創業的選擇。同時,每年也有諸多優秀的參賽隊員前往大疆任職,成為大疆新的“頭腦引擎”。

很難想象,無人機真正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似乎只有數載,但大疆已著實成長了15年。其間,它也經歷過資金困境、人才困境、技術選擇困惑,但最終,世人看到的是一個被投資機構爭相追捧的細分領域的獨角獸。

回望大疆的成長史,可以發現,它的創業把握住了一個極好的時間窗口,由此比同行更早掌握了行業先機,從而能快速地發展壯大起來。一項新興產業的突然爆發需要足夠的積累和等待,大疆足足熬過了一開始的好幾個年頭,且在每個選擇的路口都走向了正確的道路,然后才慢慢迎來了市場機遇,而這個機遇往往并非單個公司可以控制的。

同時,廣東和香港的大環境是不可忽略的。香港這座城市具備良好的學科氛圍和金融底蘊,珠三角地區則聚集了完整成熟的電子產業鏈,深圳本身也是創業人才和資本集聚的熱土,這些都是支撐大疆走到今天的重要背景要素。

當然不止于此。大疆等無人機公司能獲得銷售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熱捧,掌握一騎絕塵的優勢,當然各有其綜合能力的助推。其中,技術方面深厚的基礎積累非常關鍵。技術積累離不開人才,技術類公司和商業類公司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研發人員。技術研發人員無法僅僅經過幾個月的培訓就上手,他們需要更長周期的培養,也需要足夠深厚的土壤,唯有如此,他們才會愿意留下來,長期為公司發光發熱。這也是現在的硬科技公司能脫穎而出的關鍵要素。

猜你喜歡
大疆賽事
大疆全航測解決方案
新寶駿KiWi EV大疆版
本月賽事
河南省體育館近年承辦的主要賽事
河南省體育館近年承辦的主要賽事
大疆公司的“飛行玩具”北美市場第一
大疆“曉”Spark無人機
——會飛的自拍桿
區縣電視臺如何做好重大賽事報道
賽事贊助溝通對感知匹配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