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普通外科臨床實習生帶教研究

2020-07-28 08:58夏薇凌鐘漓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臨床帶教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習生

夏薇凌 鐘漓

[摘要月的探究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普通外科臨床實習生帶教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將2019.6~2019.12在本院普通外科進行實習的2015級臨床專業的120名學生進納入研究,按抽簽法抽取60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帶教,納入對照組;另60名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帶教,納入研究組,觀察實習生考核成績。結果研究組臨床技能操作、影像閱片、案例分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教學滿意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81.67%,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普通外科臨床帶教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實習生的實習成績及滿意度,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普通外科;臨床帶教;實習生;混合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035-02

臨床帶教是醫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普通外科臨床帶教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因其涉及較多且復雜的疾病種類、手術方式,給臨床帶教提出更高的要求。實習是醫學生從理論課堂轉向臨床實踐的重要過程,也是理論結合臨床實踐的第一步。學生在實習期間獲取的實習體驗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歸屬感,因此如何提升教學質量成為臨床帶教中重點關注的問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混合式教學模式逐漸在教學中得到應用。該模式將傳統教學與網絡化學習進行結合,不僅充分體現教師引導作用及人格影響,同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四。本研究對2019.6~2019.12在本院普通外科進行實習的2015級臨床專業的120名學生進納入研究,將混合式教學(模塊化教學法、微信平臺帶教、反向教學法)與傳統教學進行對比,觀察實習生考核成績及教學滿意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9.6~2019.12在本院普通外科進行實習的2015級臨床專業的120名學生進納入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抽簽法抽取60名納人對照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23~26歲,平均(24.12±0.55)歲。另60名納入研究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22~26歲,平均(24.08±0.49)歲。兩組基礎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傳統教學模式。①在進入普外科實習時,臨床帶教老師對實習生進行人科宣教;結合實習生情況進行帶教老師的分配;②將臨床帶教大綱作為基礎,以帶教老師為主導,對實習生進行一時一的理論講解和操作演示;定期進行知識講座和重難點病理分析;③結束后進行出科考核。

研究組:混合式教學模式。①模塊化教學法:將普通外科設計的內容分為若干個知識單元,每個單元由不同的帶教老師完成,帶教老師需將教學內容通過PPT、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②微信平臺帶教:教學組長創建微信群,學生掃碼入群;每個單元的帶教老師將相應的學習內容發到群里,讓學生提前預習;課后將實習中遇到的重點、難點進行分析交流;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查,課后對學生進行提問,以評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③反向教學法:以學生為主導,將實習生分為5人組,選取1名學生任組長;每組分配一名帶教老師,進行個案分析、PPT制作、小講課注意事項的指導;所有學生將實際案例以PPT的形式進行小講課,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的面前展現出來,由老師進行點評,指出其中的問題;針對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解決對策;最后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

兩組的帶教老師、帶教時間、帶教內容均相同。

1.3觀察指標

出科時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主要分為臨床技能操作、影像閱片、案例分析三個版塊,每個版塊總分100分,考核時由所有的老師進行監督,并根據相應的規范標準進行評分。參照文獻并結合科室具體情況制定教學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內容包括教學內容、方法、帶教老師的教學態度、語言表達、學習氛圍、學習機會等,總分100分,分為非常滿意(>80分)、一般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三個等級;總滿意=非常滿意+一般滿意[3]。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檢驗,以“又±s”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考核成績

研究組臨床技能操作、影像閱片、案例分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教學滿意度

研究組教學滿意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81.67%,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普通外科是收治肝臟、胃腸胰、血管疾病、甲狀腺、乳腺等多種疾病的科室,病種復雜多樣,臨床帶教難度較大。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臨床實習醫師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求實習醫師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同時還需熟練掌握技能操作、病情觀察等能力,這就促進臨床帶教水平的提升。以往傳統的臨床帶教模式以老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輸人,師生之間互動少;另外,臨床實踐內容單調,降低實習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實習生無法真正理解學習內容,不僅降低臨床實踐水平,還影響學生的實習體驗。

本研究將模塊化教學法、微信平臺帶教、反向教學法三種教學方法結合在一起,結果發現該組學生臨床技能操作、影像閱片、案例分析成績均高于傳統教學組,提示混合式教學在普通外科臨床帶教中的優勢。本研究中通過模塊化教學將教學內容分為不同的單元,對內容進行細分,并采用PPT、視頻、圖片等多元化的表現方式,促使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更利于學生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滿意度;借助微信平臺加強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不僅有利于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針對學生的短板進行深一步的輔導,還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創建良好的師生溝通環境;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反向教學法中以學生為中心,由學生獨立完成個案分析、小講課、PPT制作等,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思維、語言表達及人際溝通能力的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吳潘宣四等表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一方面能夠提升帶教老師的自我監督,一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由此可見,將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普通外科臨床實習生的帶教中能夠取得較好的帶教效果,提高學生的實習成績和教學滿意度,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靜,張旭寧,權明桃,等.混合式教學模式在ICU實習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23):1827-1831.

[2]許靜,童睿,崔巍.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改革探討[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28(1):164-166.

[3]閆墊,李杰,楊屹,等.雨課堂混合式學習法在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5):49-51.

[4]唐冰.基于PDCA循環理論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外科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6):5-7.

[5]林敏,邱笑飛,邱行,等.SPL混合式教學法在國際生婦產科臨床見習帶教中的實踐[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9,49(8):622-625.

[6]吳潘宣,蘭志勇,黃瑋,等.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醫學本科實習生中的應用探討[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20,42(1);119-122.

通訊作者:鐘漓郵箱:zhongli0302@163.com

猜你喜歡
臨床帶教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習生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淺談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課程教學的應用與實踐
影響實習護生臨床帶教效果的問題分析及對策
臨床帶教對新畢業護生轉變角色的影響
新型綜合培養模式在新生兒科進修醫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
關于婦科醫學生臨床帶教的體會
最牛實習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