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治療肺癌腦轉移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2020-07-28 08:58李瑛何靜李春祥鐘永紅藍毓忻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靶向治療化療

李瑛 何靜 李春祥 鐘永紅 藍毓忻

[摘要]:觀察肺癌腦轉移患者采用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2020年收治的80例肺癌腦轉移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為治療l組和治療II組,其中治療l組采取化療治療,治療I則采取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II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治療l組,且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治療l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肺癌腦轉移患者,采用化療聯合靶向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使得患者生存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關鍵詞]:肺癌腦轉移;靶向治療;化療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098-02

肺癌作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不斷提升,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當肺癌進入中晚期后常會伴有腦轉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治療成功率。當患者出現腦轉移后,由于血腦將對化療藥物進行屏障,因此化療效果不佳。雖然通過腦化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療腦部腫瘤,但對于全腦化療的要求比較高且存在很多的限制因素,尤其是化療劑量控制非常嚴格,因此在實際治療中也存在較大局限性。為進一步延長肺癌腦轉移患者的生存時間,盡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我院采用了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治療的方式,取得一定成效,現對此做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020年收治的80例肺癌腦轉移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為治療l組和治療I組,每組各50例樣本。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活檢確診為肺癌,并經過核磁共振發現存在明顯的腦轉移。排除標準:對本研究藥物不耐受以及伴有嚴重肝腎代謝異常的患者。其中治療l組男女患者比為28:22,最小42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61.18±5.43)歲;治療I組男女患者比為30:20,最小45歲,最大81歲,平均年齡(63.54±4.32)歲。通過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逐一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臨床對比有價值。

1.2方法

治療l組采用化療治療方案。采取全身化療治療,第ld靜脈滴注135-175mg/m'紫杉醇(中美上海施寶貴制藥有限公司,批準字號:H20090547),第1-3d靜脈滴注25mg/m'順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字號:H37021358),4周為1個治療周期,連續治療3個周期。

治療II組化療方式與治療l組相同,同時在此基礎上聯合靶向治療。在靶向治療前需對患者進行基因突變檢測,檢測通過后與餐前lh或餐后2h口服鹽酸厄洛替泥片,每日1次,化療結束后持續服用30d。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療效

根據WHO制定的《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將臨床治療療效分為4個等級,包括進展(PD)、穩定(SD)、部分緩解(PR)以及完全緩解(CR)。臨床治療總有效率(RR)=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疾病控制率(DCR)=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穩定率。

1.3.2統計兩組患者1年生存率、局部復發率以及遠處轉移率。

1.3.3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各項指標數據以率(%)表示,若P<0.05則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l組采取化療治療的方式,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20%,疾病控制率為44%;治療I組則采取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治療,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36%,疾病控制率為70%,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存時間及復發率情況

治療l組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為(9.7±1.2)月,50例患者中僅有7例患者生存時間達到1年;治療II組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為(23.1±0.9),5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生存時間超過1年,且該組患者局部復發率和遠處轉移率明顯低于治療1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

治療l組患者在治療期間,12例患者出現骨髓抑制,發生率為24%;10例出現消化道反應,發生率為20%;18例出現脫發,發生率為36%;15例出現肝功能損害,發生率為30%;9例出現皮疹,發生率為18%。治療II組患者在治療期間,3例患者出現骨髓抑制,發生率為6%;4例出現消化道反應,發生率為8%;6例出現脫發,發生率為12%;8例出現肝功能損害,發生率為16%;3例出現皮疹,發生率為6%;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生活習慣與環境因素的改變,導致肺癌發生率近年來居高不下,在惡性腫瘤致死率與發病率中位居第一,肺癌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小細胞癌等"。研究表明,肺癌發病率與遺傳、環境以及個人習慣具有密切關系,在肺癌晚期常伴有腦轉移。

肺癌腦轉移主要指在疾病發展進程中,肺癌細胞以淋巴、血液為載體,轉移到顱內所形成的腫瘤。當患者發生腦轉移后,極易引發顱內高壓、共濟失調等并發癥,對患者生命造成嚴重威脅一。為進一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通常采用的是化療治療,但是化療劑量控制較嚴,臨床治療難度大、療效差。

靶向治療是近年來臨床研究的重點和熱點,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靶向治療成為目前臨床腦腫瘤治療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治療前對患者細胞基因進行評估,通過給予對應的敏感靶向藥物,用于殺滅腫瘤靶病癥及轉移病灶。靶向藥物可以穿透血腦屏障,達到增加腦部脊液的藥物濃度。本研究中厄洛替尼作為一種表皮生長因子絡氨酸激酶抑制劑,憑借自身特異性,與細胞質中的三磷酸腺苷結合帶進行結合,進而阻礙下游信號的傳導,同時還能有效對絡氨酸激酶的活性進行抑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癌細胞的轉移與增殖[3]此外,還能削弱腫瘤細胞的黏附力,進而加速癌細胞的衰亡。本研究中,治療II組采用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治療,患者臨床治療療效明顯優于治療l組,且該組患者平均生存周期高于治療l組,局部復發率、遠處轉移率以及不良反應率均低于治療1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肺癌腦轉移患者,采用化療聯合靶向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使得患者生存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黃世明,鄧清華,林俊,等.靶向治療聯合化療對肺癌腦轉移患者的治療效果[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9,022(002):205-207.

[2]李慧妍許峰靶向治療聯合化療對肺癌腦轉移的療效[J].大醫生,2019(13):22-23.

[3]魏晨曦靶向治療聯合化療對肺癌腦轉移患者的治療效果[J].醫學美學美容,2019,028(009);49.

猜你喜歡
靶向治療化療
中西醫結合護理在腫瘤化療中的應用
誘導化療聯合同步放化療序貫輔助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遠期療效及安全性
化療真的會加快死亡嗎
跟蹤導練(二)(3)
“靶向治療”結合中醫調整
CT引導下射頻消融聯合靶向治療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靶向治療對復發性耐藥性卵巢癌的治療價值分析
轉移性結直腸癌二線治療的研究進展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的護理分析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抗腫瘤靶點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