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8例臨床特征分析及治療相關文獻學習

2020-07-28 17:35李秀杰李新剛潘長坤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治療方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特征

李秀杰 李新剛 潘長坤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臨床特征及治療方案。方法:收集8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人口學、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治療及轉歸情況。結果:8例患者中,男4例,女4例;平均年齡58.75歲;3例患者合并有基礎內科疾病;1例配偶有武漢返鄉;1例有確診患者密切接觸史;6例首發癥狀均為發熱,其中的1例伴咳嗽、氣喘,2例伴咳嗽;1例首發癥狀為乏力,1例無明顯首發癥狀。8例確診COVID-19患者在院期間血常規、淋巴細胞計數檢查結果均在正常值范圍內。除病例8外,其余患者的肝功能未見明顯異常。除病例2肺炎支原體(MP)陽性外,其余患者的呼吸道病原體9項篩查結果均為陰性。8例患者胸部CT表現出典型單側或雙側肺部淡片樣密度增高,邊緣模糊影,經治療后,淡片影可完全吸收。經對癥治療+抗病毒綜合治療后,收治8例確診病例均經核酸檢測轉為陰性,均已治愈出院,在院平均治療時間為22.13d。結論:發熱、咳嗽是普通型COVID-19的典型癥狀,當前仍以對癥支持+抗病毒進行綜合治療為主,且均預后較為良好,但仍需密切觀察。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特征;治療方案;影像學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097-02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指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病毒2(SARS-CoV-2)感染所致的一種突發的急性呼吸系統傳染性疾病,數據顯示,自2019年12月發現COVID-19以來,全國截止至2020年4月12日累計確診病例達83524例,治愈78065例(93.46%),死亡3349例(4.01%)[1]。

發熱、咳嗽、胸悶及其他呼吸道癥狀為COVID-19的常見臨床表現,但若未經積極有效干預,可進展為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2]。當前,臨床上尚缺乏特效藥物治療COVID-19,般采取對癥支持+抗病毒進行綜合治療。本研究主要分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臨床特征及治療方案,以期為臨床防治提供參考。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收集在2020年01月31日至02月18日收治入院的8例COVID-19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納入標準:均符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3]中的診斷標準,且經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臨床分型為普通型:可見發熱、呼吸道等癥狀,且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排除標準:重型、危重型患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精神類疾病者。

1.2方法收集COVID-19患者的性別、年齡、合并內科疾病類型、流行病學史、確診患者密切接觸史、首發臨床癥狀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和治療結果等。胸部CT掃描由經驗豐富的高年資影像科醫師采用CT從肺尖至肺底對患者進行掃描,層距5mm,10s以內完成。

2結果

患者病例資料8例患者中,男4例,女4例;年齡34~86歲,平均58.75歲;3例患者合并有基礎內科疾病;1例配偶有武漢返鄉;1例有確診患者密切接觸史;6例首發癥狀均為發熱,其中的1例伴咳嗽、氣喘,2例伴咳嗽;1例首發癥狀為乏力,1例無明顯首發癥狀。見表1。

2.2實驗室檢查結果8例確診COVID-19患者在院期間血常規、淋巴細胞計數檢查結果均在正常值范圍內。除病例8外,其余患者的肝功能未見明顯異常。除病例2肺炎支原體(MP)陽性外,其余患者的呼吸道病原體9項篩查結果均為陰性。

治療前、后影像學檢查結果8例患者胸部CT表現出典型單側或雙側肺部淡片樣密度增高,邊緣模糊影,經治療后,淡片影可完全吸收。

2.4治療及轉歸截至2020年3月12號,收治8例確診病例均經核酸檢測轉為陰性,均已治愈出院,在院平均治療時間為22.13d,見表2。

3討論

COVID-19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致病率高等特點,且研究發現,SARS-CoV-2感染可能引發全身細胞因子風暴,引起病情突然加重,從而導致普通型患者病情急劇惡化而發展為重型、危重型,危及生命健康安全[4-5]。

本研究納入的病例中,男女比例為1:1,其中最小患者年齡34歲,最大86歲,平均58.75歲,各年齡段人群只需滿足傳播條件均可能發生感染,普遍易感。8例COVID-19患者中,6例首發癥狀均為發熱,其中的1例伴咳嗽、氣喘,2例伴咳嗽,這與唐光孝[6]等報道的COVID-19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發熱,伴咳嗽、乏力等基本一致。但需要警惕的是部分患者最初以乏力起病,并無發.熱癥狀,或無任何癥狀,容漏診而造成COVID-19傳播,故而需明確流行病學史,并重視實驗室及胸部CT檢查,以早診斷、早治療。迄今為止,COVID-19尚未發現特效抗病毒藥物,8例患者均采取了對癥支持+抗病毒治療,采取的藥物類型因患者而異。此外,因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可改善氧合,避免進一步彌散性肺損傷,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過度的炎癥反應,故而部分患者采用了糖皮質激素治療。本研究8例患者預后均較為良好,已出院。

綜上所述,發熱、咳嗽是普通型COVID-19的典型癥狀,但并非所有患者均有發熱癥狀,此外,當前尚缺乏經臨床驗證有效的治療方案,仍以對癥支持+抗病毒進行綜合治療為主,且均預后較為良好,但仍需密切觀察。

參考文獻

[1]高亭,徐仰玲,何小鵬,等.4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20,19(02);148-153.

[2]除思邈,王仲霞,秦恩強,等.2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40(03):369-370.

[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20,34(03):3.

[4]王琳,王靜,涂杰霞,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療及不良反應監護[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20,37(05);530-535.

[5]任越,姚美村,霍曉乾,等.抗新型冠狀病毒方劑基于花生四烯酸代謝通路防治“細胞因子風暴”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20,45(06):1225-1231.

[6]唐光孝,李春華,劉雪艷,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與CT表現[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20,19(02):161-165.

作者簡介;李秀杰,(1975.04.06),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副主任醫師,本科,研究方向;肺結核及肺外結核臨床診療

猜你喜歡
治療方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特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點及應用價值
疑似及確診新冠肺炎的臨床及胸部CT影像特點
曲靖地區1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中西醫結合診治初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報道的特點分析
牙體牙髓病的癥狀及治療方案研討
結直腸癌腦轉移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
縱隔大B淋巴瘤22例臨床分析
蕁麻疹患者臨床特征與護理干預探析
重癥肺炎臨床特征與治療護理效果分析
膽道閉鎖Kasai術后早期并發癥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