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早期肢體功能訓練的護理效果觀察

2020-07-28 17:35秦虹琴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后遺癥偏癱康復訓練

秦虹琴

[摘要]目的腦卒中早期肢體功能訓練的護理效果觀察,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112例腦卒中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份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6例,觀察組患者在體征平穩后即行早期肢體功能訓練,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評價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6.43%,高于對照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腦卒中患者應用早期肢體功能訓練干預可提高患者滿意度與8常生活活動能力。

[關鍵詞]腦卒中;康復訓練;護理;滿意度;后遺癥;偏癱;運動

[中圖分類號]R2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198-02

腦卒中的病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高血壓、高脂血癥、血液流變學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良生活習慣(吸煙、酗酒、肥胖、缺乏運動)等;患病后癥狀具有多樣化特點,包括惡心、嘔吐、感覺異常、偏癱、吞咽功能障礙、失語等;可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2種類型,病情可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惡化,臨床急性期治療主張早期用藥或手術,提供二級預防,日常照護工作的重點為促進功能恢復、預防復發,改善后遺癥表現[1-2]。文章研究對象均為腦卒中伴偏癱患者,偏癱是常見的并發癥類型,多可在腦卒中發病后早期合并出現,影響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早期采取康復訓練干預措施改善患者偏癱狀態意義重大[3-4]。文章納入112例腦卒中患者作研究樣本,分析早期肢體功能訓練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時間:2018年1月-2020年1月;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6例,其中觀察組中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齡38~81歲,平均(62.76±5.17)歲;對照組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齡39~82歲,平均(63.33+5.75)歲。研究已上報本單位倫理委員會并獲得批準,以上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獲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者;排除中途轉院者;排除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觀察組早期給予早期肢體功能訓練干預,包括:①肢體位置:治療48h后為患者取上肢伸展、下肢屈曲位,避免肢體痙攣,指導患者取仰臥位時在患側肩膀處墊一枕頭,保持上肢肘關節呈外展外旋位,將枕頭墊在下肢髖關節下方、外側、膝關節下方,保持足底平放在床上,背曲90°,預防足下垂及足內翻。②關節活動度訓練:護士帶領患者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訓練各個關節的屈曲、伸展、內收、內旋、外展、外旋等活動,活動范圍堅持由小到大的訓練原則,每日2次,每次40分鐘。③肢體被動運動與輔助運動:指導患者將患側拇指放在健側拇指上,保持雙手交叉后握拳,雙手掌面接觸,保持雙肘伸展狀態,緊握雙手,由健側手帶動患側手,堅持由下到上的訓練原則,每日2次,每次20次。橋式訓練:指導患者取仰臥位,保持頭部與關節一致,雙下肢曲髖、曲膝,雙足全腳掌支撐,治療師將手按壓患者患側膝部,注意同時托起臀部,幫助完成橋式運動。④坐位平衡訓練:從半坐位開始訓練,觀察患者是否存在不適感受,增加坐位角度,逐漸增加坐位時間,指導患者坐在床邊,進行坐位平衡訓練,直到患者坐位不倒狀態后進行站位平衡訓練,逐步過渡到行走、下蹲、上下樓等。⑤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在患者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制定每日日常生活活動訓練計劃,訓練患者獨立完成進食、刷牙、洗臉、穿衣等活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入院宣教、飲食指導、用藥護理、體征監測、生活護理等。

1.3觀察指標

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護患溝通、訓練監督、服務態度、醫護水平,評分標準:滿分100分,單項25分,非常滿意:90-100分;一般:70-89分;不滿意:<70分。評估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表(Barthel指數),分別于出院時及出院半年后再次測評,評分標準:滿分為100分,其中標準分為60分;輕度:60-79分;中度:41-59分;重度:<40分[5]。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評價兩組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6.43%,高于對照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評價兩組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

干預前兩組Barthel指數評分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腦卒中患者伴偏癱的患者主要表現為患側肢體運動協調性出現異常,發生機制指腦卒中患病后機體合并延髓麻痹表現,損傷運動中樞,腦卒中患者發生偏癱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是常見的并發癥類型[6]。

腦卒中發病后病灶部分腦細胞受損,而中樞神經系統在適宜條件下可能再生,而早期康復訓練干預的目的即為提高神經功能的可塑性,文章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6.43%,高于對照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兇發現,觀察組采取早期肢體功能訓練干預,巾樞神經系統理論提出可塑性學說,觀察組采取早期肢體運動功能訓練干預,關鍵在于保持肢體良肢位,通過對患者進行被動、主動式的關節活動訓練,進行翻身移動訓練,預防肢體病態模式,不斷強化肢體功能,為運動功能恢復創造基礎,正確擺放肢體良肢位,可有效預防肌肉痙攣,保護火節功能,運動過程巾訓練機體協調性,堅持鍛煉肌肉與關節運動,刺激巾樞神經系統,促進康復[7]。大部分腦卒巾合并偏癱患者可能同時合并焦慮、恐懼、抑郁等情緒狀態,產生較大的心理情緒波動,影響患者心理健康,而護士在實施康復訓練的同時需要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給予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正確認識偏癱的原兇,提高其治療信心與配合度,取得患者的信任,出促進護患溝通,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有助于康復訓練工作的開展,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滿意度[8]。

綜上所述,腦卒巾患者應用早期肢體功能訓練干預可提高患者滿意度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晶晶.李艷,茅慧雯等.下肢強化負重運動訓練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骨質疏松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21):5382-5383.

[2]劉強.早期運動訓練對腦卒中老齡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炎性細胞激活及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24):6060-6063.

[3】楊延輝,張潔,賈杰等.拋投運動訓練對腦卒中患者手及上肢功能改善的臨床應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9,34(9): 1103-1105.

[4]工曉松,賈妍妍.下肢強化負重運動訓練對腦卒中后偏癱合并骨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骨鈣含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8.10(10): 86-89.

[5]鄭剛,徐前緯.楊開仁等.膈肌鍛煉聯合運動訓練對腦卒中后疲勞的康復效果研究[J]浙江醫學,2019,41(4):355-358.

【6]張鵬.梁翎彥.邵玉玲等.目標導向式重復性運動訓練在促進腦卒巾患者上肢功能恢復中的作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8,9(16):12-13。

[7]馬冉冉,李健瑞,伏亞紅等.早期強化運動訓練與電針治療對腦缺血冉灌注后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作用[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9.25(3):227-231.

[8]左華軍,陳瀟瀟,羅軍等.懸吊運動訓練對治療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運動及平衡功能 的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9.27(20):14-16.

猜你喜歡
后遺癥偏癱康復訓練
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膈肌訓練在腦卒中中促進偏癱康復恢復中的應用
腦卒中患者護理中吞咽障礙康復訓練的應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效果及臨床意義分析
神經肌肉關節促進技術在腦卒中康復訓練中的療效觀察
針刺聯合中藥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這就是搞機達人的后遺癥?
春天的“后遺癥”
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效果
兩分鐘的腦震蕩診斷測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