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德初中數學課堂對比與感悟

2020-08-04 11:11黃銀色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中學

黃銀色

摘要:德國初中教育課堂善于挖掘孩子的潛能,重視學以致用。孩子能在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自由發揮,從而有了更多的創造與奇跡。

關鍵詞:德國課堂;在“做”中學;質疑和創新精神

德國位于歐洲中部,一直以來就是人文薈萃之地。雖然經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也經歷過國家的分裂,但德國人每次都能迅速地在廢墟中崛起。德國的科技非常發達,從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德國的工業迅猛發展,超過英、法,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二大工業大國。德國的工業技術之所以卓爾不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成功的教育探索和改革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2019年10月27日,在廈門市教育局的精心組織下,我們廈門理科名師研修班一行20人,開始了為期14天的德國研修之旅。幾場的課堂觀察讓我們領略了中德課堂教學的差異,感受頗深。

一、德國數學課堂特色

(一)教學案例貼近生活實際,體現學科的實用性

德國“學以致用”的教學模式,為德國企業界培養出一支多層次、高效率、嚴作風,具有專業理論修養與實踐工作技術的勞動者大軍,從而使德國企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穩居強者的寶座。德國的初中數學課堂,處處體現了學科的實用性。如在倫琴學校聽了一節七年級簡單的應用題課,教師創設了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應用情景,“20小時工資310歐,請問12小時工資多少?”,并不斷變化數字訓練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教師創設了生活中如何計算工資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數學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去運用數學,學用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實現“學以致用”的宗旨。

(二)小班化教學,關注度高

小班化教學,使每一個學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更多被關注的機會,是個性化教育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幾天的德國課堂觀察,我們發現他們的班級學生數都不超過30人。我們聽了一節數學課,全班僅7個學生,一節課的某個知識點,教師請了三位學生上臺演算并現場指導糾錯,回答了另三個同學的現場問題,關注了一個學困生的學習狀況。整節課,教師真正地關心每一位學生,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給他們最適當的教育,更是形成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往、相互影響、和諧互動的教學局面,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情緒,愉悅的心情。

(三)善于培養學生的質疑和創新精神

有質疑,才有創造,未來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分數,而是能力,最值錢的不是學歷,而是創造力。在德國的課堂里,處處體現了培養學生質疑的靈活方式。如教師講授時學生有困惑可以隨時舉手提問,學生上臺展示提出問題,學生小組活動可以互相質疑等。學生舉手的姿勢也很隨意,沒有規范要求,也不需要站起來發言。一個學生發言時也沒有其他同學插嘴,都能專注地傾聽,教師對學生的各種質疑總是耐心地解答和積極鼓勵。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f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德國民族的創新精神就是在課堂的質疑中潛移默化地培養起來的。

(四)重視合作,學會責任

一個入學會了與別人合作,也就獲得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德國的一些學校,高、低年級學生共處一室、共同學習。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學生可以問身邊的同學,當同學也不知道時,他們再去問教師。這樣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給低年級講解知識,不僅能增加自己的記憶和理解,還能讓低年級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生中不僅有得到過幫助的“新生”,還有講過課的“老師”。另外,學生還學會團隊合作,在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的同時,也為其他同學的進步承擔著責任。德國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了合作交流,懂得責任擔當,為以后走入社會培養了良好的職業素養。

(五)數學課堂重思考,不重運算

愛因斯坦曾說:“學習知識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這句話說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德國的初中數學課堂重視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我們聽的那節七年級數學課,每個學生課堂上都拿著計算器在計算,教師現場指導糾錯也借助計算器確認答案的準確性。在德國的中學,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普遍偏弱,學生不會四則運算和豎式計算,卻對數學原理了解得一清二楚。因為不重答案重思考,他們獲得的是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

二、借鑒和啟示

回顧德國百余年來國家的發展歷程,德國教育先驅者們所進行的教育改革,在德國趕超英、法,躍居世界經濟強國的工業化進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助推作用,給我們一行理科一線的教師帶來了許多重要的啟示。

(一)應倡導數學教學在“做”中學

德國教育重實踐教學,國家精湛的機械和龐大的工業體系成功的背后,是德國成熟的應用型教育。而中國的教育整體重理論而輕實踐,所以我們的數學教學,也應堅持“做”中學,教師要多為學生創設各種有利于實踐、體驗的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邊做邊悟,提高動手能力,增長智慧。

(二)應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德國的課堂教學氛圍寬松愉悅,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而中國的課堂,多數學生謹慎謙虛、沉默寡言。作為教師,應多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勵學生敢說、敢猜、敢嘗試的學習習慣,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品質。

(三)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德國的基礎教育是培養質疑、創新能力的教育,他們“學少悟多”。所以我們的數學課堂,也可少講一些內容、少練一些練習、多創設情境、多改進教學方法,課堂上鼓勵孩子多反思、多質疑、多交流、多展示和批判,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更有創造力和實踐性,才更適應世界發展的新格局。

三、結語

經濟發達、科技先進、工匠品質……的確,德國工業的發展,教育的改革,儼然就是一部國家崛起教科書,值得我們細細品讀。由于中德不同的文化底蘊,兩國在課堂教學上存在差異是必然的。但是,德國數學教育課堂善于發掘學生的潛力、尊重自由、尊重個性、重視能力的培養;孩子們能在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自由發揮,從而有了更多的創造與奇跡了,這是很值得我們好好借鑒的。在以后的教學中,對待學生,我們也應該多一份熱情、多一份鼓勵,給予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

參考文獻:

[1]闞艷濱.淺談基于數學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策略——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

(責編 張欣)

猜你喜歡
中學
清遠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2021年招生簡章
寧??h潘天壽中學
在快樂中學成語
積極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以漳平第二中學為例
銳意改革 砥礪前行——福州華僑中學簡介之一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愿你慢慢長大
A Secret that Cannot be Told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諸暨市學勉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