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幼兒文學活動與表演活動的有效策略

2020-08-04 09:30計怡婷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學前教育

計怡婷

摘要:幼兒文學是兒童啟蒙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往往都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循循教導。將表演與文學故事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活動,既可以讓兒童自行感受故事情節,也可以增進幼兒之間的同伴交流。

關鍵詞:學前教育;文學活動;表演活動

表演活動是兒童最喜歡的游戲之一。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讓幼兒們通過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來感受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所要傳達的思想。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地將自己的感情和表演體驗表達出來,豐富幼兒的內心,使之成為更社會化的個體。

一、幼兒文學活動和表演活動融合的原則

(一)遵循幼兒本位角度,自主選擇

幼兒的世界是天真無邪的,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以幼兒本位的角度出發組織活動,不要過多干預兒童的活動選擇。比如亮亮小朋友喜歡扮演《小紅帽》故事中的大灰狼,但是大灰狼的角色早已被選掉,這時教師不應該直接去替亮亮選擇角色,而是要適當引導,讓亮亮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第二次選擇。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幼兒自主選擇游戲會讓他們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提高。

(二)綜合幼兒年齡特點,組織活動

故事繪本是根據一定年齡階段的幼兒制定的,每個階段的幼兒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具有差異性。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為其制定他們可以理解、可以表演的文學作品。比如《三只蝴蝶》《小蝌蚪找媽媽》比較適合小班幼兒進行表演。其故事臺詞簡單,故事情節也通俗易懂。而對于故事情節稍難一點的,比較適合中班和大班的幼兒,例如《老鼠嫁女兒》《快活林》在角色扮演上,年齡大一點的幼兒理解起來會輕松一些。

(三)重視幼兒個體差異,以強帶弱

有些能力較弱,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強的幼兒需要教師尋找策略,讓他們可以在游戲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就感。這時我們可以運用強弱搭配的方法,讓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稍弱的幼兒,讓每個幼兒充分參與到游戲中,做到自由發揮,在快樂中表演學習。

二、幼兒文學活動和表演活動相融合的開展措施

(一)關于文學作品的鑒賞與選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提供一定數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的圖畫書;提供童謠、故事和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幼兒自主選擇和閱讀。富有童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幼兒對于文學作品能否產生興趣與共鳴,決定了幼兒是否真正地理解文學作品,充分感受文學作品。而教師組織文學作品鑒賞也有著多種形式,比如伙伴之間交流閱讀、動畫的形式播放、小朋友上臺閱讀、大家一起交流感受等。在這些形式中,傳統的“教師讀,幼兒聽”的形式可能不足以適應幼兒的發展變化,需要及時地調整措施才能收獲較好的效果。

(二)關于表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策略

有的文學作品會出現多個故事角色,故事角色也有正面和反面之分,許多孩子往往喜歡挑選積極向上的角色進行扮演,對于一些反面覺得就是不予理睬。我們教師要引導幼兒對故事中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引導孩子真正地從自己的喜好出發。例如:在表演《三個強盜》這個故事的時候,小組內的成員不愿意去選強盜的角色,都是去選農夫、女孩等角色,他們認為強盜就是壞角色。這時,我們教師需要進行適當引導,使孩子發現強盜在整個故事中的地位以及作用,還要讓幼兒發現強盜其實是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在最后被小女孩的善良所感動,成了好人。我們要讓幼兒循序漸進地感受故事情節的變化,重新對故事內容進行定位,讓他們融入角色中。

在表演過程中更會出現的問題就是幼兒的常規問題,在表演中不聽指揮,出現吵鬧。例如:在表演《三只蝴蝶》過程中,故事分為三個序幕進行表演,沒輪到的幼兒在候場區開始出現打鬧現象。幼兒由于年齡特點的原因,出現調皮之類的現象是正常的,我們教師可以在表演之前與幼兒約定好紀律,還可以實行獎勵機制,在表演結束后評選出最佳紀律小朋友,獎勵貼紙一枚,激勵孩子們自覺遵守規則。

(三)增強幼兒的閱讀與表演體驗感

1.多形式閱讀,增加幼兒閱讀感受。

大多數的幼兒還未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他們的大部分會被故事中的插畫吸引。這時需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將幼兒們的好奇自然而然地引入故事情節中??梢詫F實生活中的情節與文學作品聯系在一起,讓幼兒有更真實的故事體驗,帶領幼兒走進文學作品的世界,培養幼兒的文學思維。

例如:在為幼兒們講解《牙齒美白記》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將牙齒的保護過程與我們幼兒平時刷牙的情節聯系在一起,讓幼兒自然而然地過渡到這個畫面。清除牙齒細菌需要怎么做,幼兒和教師一起看故事中的牙齒需要怎么做。最后與幼兒們一起總結故事中的牙齒到底怎樣保護自己的。教師再尋找切入點鼓勵幼兒們分角色扮演,將牙齒美白的過程呈現給小朋友們。這樣就做到作品與表演融合到一起,讓孩子們有更深刻的印象。

2.增強幼兒的表演效果,做到真正理解作品。

在之前的研究中,有一些幼兒在表演過程中只是機械地照搬臺詞,有的還將臺詞背串了。這是一種機械表演的狀態,說明孩子們沒有做到真正地了解作品,感受作品。這樣也會導致在表演的過程中過于生澀,很難產生共鳴。

例如:我們表演《大灰狼和羊羊們》這個故事時,我們的小朋友只是簡單地背臺詞,語言平淡且沒有動作表情,大灰狼的恐怖和邪惡與小羊的恐懼無助都沒有表現出來。這種情況下,我們教師應該選出表現最生動、最靈活的一組小朋友為大家展示,并且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表演心得。比如為什么要在這個環節展示這個動作,引導其他小朋友對作品進行思考。最后更要反思自己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有沒有欠缺的地方。鼓勵大家將最好的狀態呈現出來,選出最佳表演之星,同時將表演視頻分享給幼兒家長,與家長一起感受幼兒們的變化。

三、結語

作為幼兒的文學教育,將文學作品和表演結合起來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可以幫助他們感受世間的真善美,人類的各種情感和他們對于萬物細膩的感情,同時在表演中充分運用言語、動作等表達方式,可以讓幼兒身心協調發展。幼兒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文學活動與表演活動相融合的這種教學形式,鼓勵幼兒全員參與,為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一片更廣闊的藍天。

參考文獻:

[1]朱雪華.繪本閱讀中游戲化建設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6(5).

(責編 侯芳)

猜你喜歡
學前教育
論我國學前兒童受教育權法律保障的不足及其完善
從學前教育的前景和就業狀況談幼教學生如何提升就業競爭力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整合的探索
實習日記在師范生專業成長中的應用
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文化修養之初探
單一向復合的發展研究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歌曲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