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后作業的有效性

2020-08-04 11:11韓曉玉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設置作業內容

韓曉玉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地理教師通過高效的地理作業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地理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認知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素養。本文主要通過對目前高中生在完成地理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司題,分析相關的原因并進行思考,希望幫助地理教師提高高中地理課后作業的有效性,分析地理作業優化的方向。

關鍵詞:地理作業;有效性;困境

地理作業主要包括課堂作業、課后作業、書面作業、實踐作業、網絡作業等,按照作業的類型又可以分為基礎型、提高型、拓展性等,地理教師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下,從傳統的教學思維中解放出來,通過多樣的作業設計,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互動性,讓學生感受地理學習的樂趣,逐步提高地理成績,成為地理作業設計中的重點和難點。

一、高中地理作業設置中的問題及現狀

(一)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中的困境

隨著高中地理學習內容難度的增大,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有所增加,地理教材更需要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活學活用,運用所學分析成因。高中地理學習的內容,在國家地理和區域地理學習的基礎上,學習的側重點轉為人地關系的分析方面,趣味性下降,知識點增多,要求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的內容有所增加。這讓學生在地理作業完成過程中,積極性降低,主動性降低。學生在高中地理作業的完成過程中,表現在對地理作業的完成上不夠重視,自我約束力差,時間觀念差,把地理作業拖到最后去完成,讓高中地理教師的教學處于被動的位置。

(二)教師在地理作業設計中的問題

地理教師在作業布置環節,習慣強調自己的主觀意識,作業的隨意性內容偏多,缺乏相應的層次感,忽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地理教師意在將教學內容告一段落后,主觀地要求學生完成規定的內容,機械化的作業安排,重復的基礎內容練習,大量的習題練習內容設置,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地理作業的內容設置重視基礎的訓練和成績的提高,忽略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生活教育的內容要求,忽略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地理教師在地理作業的內容選擇上,沒有跟社會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和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結合,沒有體現出向地理教學的實用性和應用型內容的拓展,學生的思維和價值觀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二、地理課后作業優化的途徑

(一)作業難度設置有梯度

地理教師在地理作業的設置中,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設置不同的作業梯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不同的作業內容,讓學生逐步提高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寫地理作業的動力。在作業量的設定上,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設計不低于三個種類的作業內容,針對學困生設置基礎題的相關內容,但是要避免作業內容的機械性和重復性;對于中等生設置提高題的內容,但是要控制合適的量,適量增加一些基礎題和拓展題的內容。對于尖子生則要設置拓展類型的題目為主,重點提高學生認識的廣度和深度,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運用能力。在作業完成時間上也要設置一定的梯度,保證學生完成地理作業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時間觀念。對于難度高的,適當延長作業完成時間,作業難度偏低的基礎鞏固類的作業,要求學生必須當天完成。

比如,讓學生學習關于黃赤交角的知識點時,分別設置了三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作業一:當黃赤交角分別增大到24度、30度、45度、90度時,五帶會分別發生什么變化?根據自己的所學知識,把相關的基礎知識羅列下來。作業二:分析黃赤交角的變化導致地球上的自然現象如太陽直射范圍、極晝和極夜、正午太陽高度角、晝夜長短等的變化?作業三:為了研究黃赤交角對地球自然環境的影響,假沒黃赤交角變為0度,不可能出現的現象分別是什么,并解釋出相關原因并設置拓展思維訓練的幾個相關題目。作業一:當天必須上交,作業二:兩天內上交,作業三:則要求三天內上交,讓學生進行選擇想要完成的作業內容。

(二)探索多樣的作業內容設置,拓展廣度

地理教師在作業設置中要改變以往依賴于地理課本的方式,根據學生感興趣的點,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拓展,提高地理作業內容的廣度,作業設計的方式可以利用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和科學手段進行創新,以便于提高作業內容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比如,地理教師為了給學生帶來更直觀的感受,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講學,讓學生了解大氣環流和海水運動的相關內容后,學生對自然災害和防御內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地理教師順勢給學生講解了近幾年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新聞事件,讓學生回去后通過網絡和手機查找資料,分析這些自然災害形成的原因和相關的防御措施,自己動手制作PPT,把相關的作業成品發給教師,教師會在下一節課中抽取優秀的作業案例,讓學生進行課堂講解。

當地理教師講解到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這一課時,學生提出了載人航天飛船為什么有時候是在晚上發射,而有時候會選擇在白天發射?地理教師抓住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興趣點和疑問,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進行課后小組討論的方式,提交作業內容。這種互動式的作業形式,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增加了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三)作業設置內容設計貼近生活

地理教師在作業設置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和社會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引導學生對周圍的生活進行思考和感悟,提高地理知識的實用性,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靈活掌握能力,滲透“生活教育”的內容,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滲透德育的內容,讓學生的地理作業內容聯系實際生活,增加地理作業的價值內涵。

比如,在給學生講解時區和日界線這一課后,給學生設置跟生活現象聯系緊密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分析美國一個孕婦坐輪船橫渡太平洋時,生了一對龍鳳胎,到達美國登記時卻發現先出生的兒子成了弟弟,后出生的女兒反倒變成了姐姐,讓學生分析原因。

三、結語

科學有效的高中地理作業內容和靈活多樣的作業形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把課堂知識和現實生活現象和社會熱點緊密地聯系起來,提高地理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增加地理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創新地理課后作業優勢鞏固和檢驗地理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地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實驗摸索,幫助學生逐步提高地理成績。

參考文獻:

[1]王琰.上海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作業創新設計[J]地理教育,2019(2).

(責編 張欣)

猜你喜歡
設置作業內容
變電站五防系統臨時接地樁的設置
ControlUWP 讓Windows 10的設置更方便
浮窗手勢讓手機操控更輕松
快來寫作業
作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