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畫圖策略研究

2020-08-04 11:11儲淼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促進發展畫圖策略小學數學

儲淼

摘要: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數學司題的解決需要教師的策略指引,更需要學生動手操作來理解,從而真正提升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畫圖策略作為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策略之一,能夠將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具體化,對于學生理解數學題意,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畫圖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巧用畫圖;促進發展;小學數學;畫圖策略

在數學這一門抽象學科中,促進學生學習發展,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關鍵要利用直觀化的教學方法,而畫圖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抽象性的數學問題。另外,畫圖能夠幫助學生合情推理并認真思考,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分析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畫圖策略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

(一)提升學生分析能力

小學中高段的數學知識學習中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綜合性,利用畫圖策略,學生在一邊梳理題意一邊繪畫的基礎上,能夠真正地將題意中的每個條件和各項關系直觀地表示在圖像上,這一過程需要學生思維能力作為支撐,分析能力作為引導,只有通過學生不斷地分析和推敲,才能實現畫圖和題意的融合和相互呼應,從而學生在自己繪圖的基礎上,巧妙地解決數學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學生分析能力的提升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問題具有抽象性和復雜性,復雜的文字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抽象難懂也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畏難心理的影響下,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在畫圖策略的正確運用中,學生將文字轉化為直觀的圖像,促進學生巧妙地解決數學問題,這對于提升數學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學生一邊繪畫,一邊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感,能夠在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內,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三)促進學生理解題意

小學生年紀較小,他們的認知程度和思維發展都是有限的,但是數學題具有抽象性的特點,通過畫圖將抽象難懂的文字體轉化為圖片題,這就使數學問題更具有直觀性,有利于實現學生在這種具體化的學習中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案和方法,真正地實現理解題意,將題中的問題、條件、數量關系等等清晰地表現在圖畫上,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畫圖策略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畫圖意識

為了實現畫圖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充分應用,必須講究培養學生的畫圖意識。只有意識提高了,學生在面對一個個數學問題時,才能將畫圖策略巧妙運用。例如:在講解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等相關問題時,教師注重在課堂上給學生說畫一個圖看一看,從而在教師這樣的語言引導下,培養學生的畫圖意識,當學生面對一個個的圖形問題,便會想到畫一個圖看一看,借助畫圖對知識進行梳理,對知識進行建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注重引導,提高學生的畫圖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培養學生了解到畫圖方法,提高他們的畫圖能力。首先,認真讀題,要求學生對題目中的條件進行分析和掌握,找到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其次,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問題以及相應的數學數量關系,畫出相應的圖形;然后,分析題意,借助直觀性的圖形圖畫進行分析,通過對圖形的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最后對問題進行解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實現在畫圖——分析圖——解決——得出答案這一過程中,實現數學問題的巧妙回答。

例如:在長方形的面積中有一道這樣的練習題:有一塊長方形的田地,如果這塊田地的長增加6米,面積比原來增加48平方米,寬增加4米,面積比原來增加48平方米,請你求出原來這塊田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中,如果學生直接根據題意來思考,則很難解答。在這個抽象的數學文字題目中,學生無法看出長和寬與題中所給的增加面積之間的關系,教師應該通過引領學生理解題意來進行畫圖思考,將題目中的每一個條件清晰地表現在圖畫上,這樣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原來的長與寬與面積增加之間的關系,從而分別求出原來的長和寬。這一道問題也就巧妙地得出了正確答案:寬為48÷6=8(米),長為48÷4=12(米),所以原來這塊田地的面積為8x12=96(平方米)。

(三)凸顯本質,深化畫圖層次

在新的教育時期,強調學生的深度學習即探索數學知識的本質,而畫圖策略是對學生深度學習的展現,是對學生思維的清晰化,繪圖的過程更是對數學知識理解和知識探究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注重學生畫圖層次的引導,以畫圖揭示數學教學內容的本質,以畫圖促進學生認識數學知識的深層次含義,培養學生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例如:在有關分數的學習中,為了促進學生領悟單位“l”,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畫圖引導。第一步,教師引導學生畫一個長方形,在長方形中找到它的1/4部分,并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這時一個圖形的1/4便會明確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第二步,教師讓學生自己繪制八個正方形,并將這八個正方形中的1/4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第三步,讓學生自己繪制六個三角形,并將這六個三角形中的1/4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通過三個步驟的畫圖操作,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被平分物體的差異,導致了結果的不同。雖然都可以用分數1/4表示,但是因為單位不同,所以表示出來的物體有所差異。通過學生的自己繪圖,了解到分數的意義,也能夠增強對分數內涵的了解,促進學生數學學習和能力的發展。

三、結語

當學生面臨較難的數學問題時,畫圖策略是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它能夠使抽象的問題更加簡單化,促進學生在不斷地靈活運用中實現數學問題的巧妙解決,能夠在畫圖過程中掌握數學要領,分析數學條件。

參考文獻:

[1]嚴雪蘭.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運用畫圖策略解決具體問題[J]學周刊,2019(3).

[2]許永梽.小學數學運用畫圖方法提升思維的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8(14).

[3]方俐.關于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畫圖策略的應用和理性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5).

(責編 張欣)

猜你喜歡
促進發展畫圖策略小學數學
江蘇省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半成品”式的輔助學習要得嗎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總結推廣“隆化模式” 積極深化林場改革
校園劇社與校園戲劇的發展關系研究
建構畫圖策略 提升數學思維
優化小學英語課堂評價,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