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國情懷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0-08-04 11:11武軍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中學歷史家國情懷教學研究

武軍

摘要:家國情懷是一種大到國家民族,小到鄉土家庭的精神認同感,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體現出來的深厚的愛,是對本國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家國情懷,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不可泯滅的作用。就歷史教學而言,家國情懷是歷史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高尚品德的關鍵。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能夠喚醒學生對國家、對民族和對本國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自豪感。

關鍵詞:家國情懷;中學歷史;教學研究

家國情懷是歷史五大核心素養之一,是當前初中歷史教學發展的新趨勢。教師通過拓展課堂內容,利用歷史資源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實現更好的歷史教育效果。本文從歷史學科教學人手,分析家國情懷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提供參考。

一、中學歷史教學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要意義

家國情懷的基本內涵包括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和仁愛之情,是主體對共同體的一種情感認同,并促使其發展的思想和理念。對中學生而言,家國情懷就是個人對于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是一個人所表達出來的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情摯愛。中學歷史的教學滲透家國情懷教育,能夠顯著地優化教學效果,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是當前歷史教學的一個大趨勢,是中學教育對學生人格培養和道德培養的重要任務。

(一)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學時期學生開始接觸歷史學科,通過對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人類的發展歷程,了解古今中外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歷史發展情況,并能夠將中國歷史與外國歷史相對比,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了解整個世界的發展歷程和當前世界局勢的復雜變化,達到讀史明智的教學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對歷史事件、歷史變化規律的學習,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開闊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二)有助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家國情懷,其根本意義也就是愛國主義的核心內容,是指對家、對國的熱愛之情。我國漫長歷史長河之中,不乏各種感人至深的愛國事跡和民族英雄,他們身上體現出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對各大歷史事件和民族英雄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各個時期中國的家國概念,學習相關人物擁有的強烈愛國精神,從而幫助學生培養愛國情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促進他們對中華文化、中華民族強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二、中學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的應用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容

對于剛接觸歷史學習的中學生而言,北師大版的中學歷史教材是他們學習歷史知識,樹立歷史觀念,培養家國情懷的最有效工具。北師大版中學教材,根據不同歷史板塊、時間、地域等因素,對歷史知識進行了框架式的描述和解釋,能夠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歷史框架,打牢基礎性歷史知識。并且書中包含著許多家國情懷因素,能夠讓任課教師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有意識地挖掘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中的家國情懷,來幫助學生培養愛國主義精神,豐富學生精神世界。

例如“列強的入侵與中國人民的抗爭”這一章節內容,用時間線描述了中國屈辱的近代史,以數次著名侵華戰爭之中中國的慘敗和列強的凌辱,描述了中國近代破碎不堪的國家狀況。我國進入近代后,歷經多少磨難,一次又一次被列強欺凌,無數中國財富和文物慘遭洗劫,人民遭到屠殺。教材受限于篇幅,雖然不能夠詳盡地展現那段屈辱歷史,但能夠讓學生知道整個事情地來龍去脈,能夠淺顯地了解中國屈辱的近代史。讓他們明白當前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如此艱難,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導他們珍惜當下,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利用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民族和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唯一一個文化得以延續的國家,長期以來都是世界的中心,是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科技和精神遺產。無論是中國古代的絲綢、瓷器,還是茶葉、紙張,都是整個古代世界各國人民迫切需要的重要物資,世界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向中國,中國也就成為整個世界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我國古代的科技、文化、軍事,都對整個世界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通過相關歷史知識學習,能夠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學習中華文化,讓學生為中國古人的智慧感到驕傲和自豪。

例如在學習“開元盛世”這一課內容時,能利用唐朝全盛時期的盛世景象,讓同學們了解中國古代的繁榮與開放。唐朝時長安作為世界中心,高度開放,融合各國文化,向世界各國輸送中華文化,萬國來朝,中國的影響輻射到周邊各個國家。無論是僧倡、學生,還是商人、使者,都源源不斷地來到唐朝學習、參觀和貿易。杜甫“九天閭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一詩,就是當時中國國際地位的最好體現。從相關內容學習,能夠讓學生對中國古代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培養家國情懷,為自己身為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三)用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中國自古以來都十分看重愛國精神,千古以來家國情懷本質都是相通的。中華文化認同感將中華民族所有人緊密相連,在國家和民族大義面前,所有愛國人士都表現出偉大的愛國精神。例如寫下千古名詩《過伶仃洋》的文天祥;為了收復失地勇敢戰斗,寫下《滿江紅》的岳飛;抗擊外來侵略者的鄭成功;為了實現國家和民族繁榮復興堅持變法,而慘遭屠戮的戊戌六君子……

無數英雄的個人和群體,無數感人至深的愛國事跡。通過這些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能夠激發學生個人情感,培養家國情懷,讓學生的愛國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民族和文化認同感,達到愛國主義教育效果,并能夠優化歷史教學效果。

三、結語

家國情懷是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重中之重。本文結合初中歷史教學,就培養學生家國情懷進行簡要探討,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中學歷史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林雪.中學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的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2]劉筠堯.歷史人物教學對中學生家國情懷培養的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3]于涵琳.基于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歷史教學設計研究[D].鄭州大學,2019.

(責編 唐琳娜)

猜你喜歡
中學歷史家國情懷教學研究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生物學概念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
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淺論史料教學在中學歷史中的作用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淺談在中學歷史課程教學中慕課的應用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的家國情懷
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