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課堂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探索

2020-08-04 11:11杜薇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愛的教育思辨能力高中政治

杜薇

摘要:思考是思維探索活動,是在思維活動中產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的作用力。辯證指人們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事物辯證發展過程的正確反映。思辨能力是中學生凝練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高中政治;思辨能力;愛的教育

一、思辨的歷史來源

《論語》幾乎全用啟發式的“思”進行對真知的探究。古希臘教育學家蘇格拉底也主張師生通過“思”探求真知。從孔子到蘇格拉底的教學方式,從不把現成的答案直接交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通過一系列的“思”,引導學生主動思辨,獲取、生成知識,促進思辨能力得到發展,最終發現真知。

二、培養高中生思辨能力的意義

傳統缺乏思辨的課堂壓抑了學生高層次的、創新型的思維能力。這樣的課堂,宏觀方面,難以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微觀方面,易導致學生思維僵化單一,不思變通,缺乏靈活性。教師的教學活動應是學生是主演,教師是導演,教師圍繞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根本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利用”知識、“鑒別”知識、與知識“過手”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思辨能力,實現學生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探究,由單向學習走向互動學習、綜合學習,由淺表學習走向深度學習,最終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目標的三維目標,即知能目標,過程與方法與凝練核心素養。三維目標的本質不是教會學生知識數量的多少,而是在于教師要幫助學生搭建知識與實踐的橋梁,真正做到“會學、會做、會思”,教育學生運用批判性、創造性思維去解決實踐中的問題,知識才真正找到了通向智慧的途徑,才能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培養學生自由的意識、獨立的思想、扎實的學習能力和堅強的意志品質,這些才是政治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在高中階段,政治教學究竟為了達到什么目的?開展高中政治教學活動時不能簡單地向學生“灌輸”政治知識,而是力求圍繞核心素養,構建活動型學科課程。通過創設情景,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建構、合作探究、質疑對抗、補充完善,讓隱含的“學習目標”更具開放性。同時,通過教師的巡視、點撥、提示學生等,充分發揮教師在活動型學科課程中的組織與指揮作用,并通過追問,將導向指向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從而實現“基于學生存在問題”的探究。另外,重視創生性教學資源的有效使用,突出問題導向,以多向的協同溝通為基礎,以主題建構過程為核心,關注問題的生成與解決,增強學習的自主性、深化問題的挑戰性、強化知識的基礎性。

三、培養高中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一)是“愛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僅承擔傳遞知識的智育,其更重要的任務是培養高尚精神生活的德育。智育和德育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首先就要求每一個教育者“心中存愛”,愛學生、愛教育事業,去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其實孩子都很聰明,他們記得你對他的每一次關心,每一次對話,希望你能夠看到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多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只要走進他們內心,去發現他的優點,就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地影響他,會“親其師信其道”。在學生成人成才的路上,離不開教師愛的滋養、愛的陪伴!所以說教育者肩負重任,愛真的有神奇的力量。

(二)是“興趣”

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確立自己課程的吸引力,設計前置性思考環節,聚焦難點,設計好思考性問題、重難點問題、引爆性問題、優質化問題,預設支架,分層鋪墊,整體達標,做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評價者、呵護者和喚醒者的角色,學生的思維才會變得好鉆研、不平靜,才能實現“知識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才能推動求知興趣,獲得愉快感,從而贏得學生的思想和心靈。

(三)是“思考”

設計教學環節時,要對教材進行解讀、整合、重構,要“用教材教”,創設情境,設計問題,教師“退”徹底,學生“進”徹底,教師應教給學生怎樣思考,通過建立合作學習的共同體,巧設合作學習的問題,探究為主,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表達”的思辨能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小組內要注意優生與差生搭配得當。在這樣的課堂中有助于生成基礎知識,在思辨中追求深度,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學習過程,讓“知道的人講給不知道人的聽”,學生才能體驗到自己勞動的成就,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識,盡管他們的語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們傳達的思想卻是一致的,這是只需教師適時地追問、矯正、提點、補充,這才是“孩子最佳的學習方式”。教學一定是“為學生思辨能力而教”,課堂必須是知識生成性的課堂。

四、結語

真正的教育是探究真知,以充分發揮天賦的個性,進而發揮他人和萬物的本性,以得其所,即探究真知的課堂。真知課堂必須要以“學做思合一”為途徑,以思辨能力發展為核心目標的課堂,讓學生說出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真正的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大舞臺,而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不是個體學習的訓練所,而是思辨的主戰場;不是靜態知識的解剖室,而是活動教學的自由區;不是應試訓練的主渠道,而是智慧生成的孵化器。因此研究高中政治課堂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勝寬.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科教導刊,2014(18).

[2]李麗.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策略[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19(5).

[3]林志峰.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明日,2018(32).

(責編唐琳娜)

猜你喜歡
愛的教育思辨能力高中政治
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學習中的思辨能力
“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
教師職業道德培養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愛在字里行間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錯題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有效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